作文听课心得体会篇一:作文优质课听课心得作文优质课听课心得龙王庄镇大屯中学黄雨婷一直以来,作文都是一大部分学生的硬伤,所以每次作文课好多同学都是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可最终写出的文章要么就是苍白无力,缺乏真情实感;要么就是东拼西凑,中心不明等问题,这也让众多语文老师极为头疼。
XX年10月28日,我有幸前往濮阳市第六中学观摩了“濮阳市第五届中小学语文新概念快速作文优质课比赛”,这次经历让我对快速作文及一些写作技巧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总结起来,我有以下几点心得及体会:一、重视写作技巧的运用“于细微之处见神韵”,本次作文优质课比赛中,几乎每个老师都提到了这句话,意即在写作中要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例如《背影》一文关于父亲买橘子的情景原文是这样写的: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经历了千辛万苦,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为我买来了几个橘子。
但之后作者又作了改动: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改过后的文章,作者不施浓墨,不用重彩,只是记写了当时父亲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重点描绘过铁道的情景,怎样走去,怎样探身,怎样爬月台,攀上攀下,移脚微倾,都细细的如实写下,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
由此可以看出,在记叙文中关于人物的刻画可以适当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为饱满。
二、重视文章字、词、句的锤炼,力求用词准确,语句简洁写作的基本功即:字、词、句、表达、基本文体的掌握。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然而,不管是“情”还是“意”,如果离开了字、词、句、表达、文体等这些物质外壳的支撑,试想,能够“满”得出来吗?言不达意,这正是没有拥有这些写作所应具备的物质外壳的结果。
所以在作文前,学生要能够识字、写字、组词、造句。
1.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句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
写上段文字的同学经蒋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
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
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
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
”这样读起来就舒服多。
2.写说不出现“说”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张三无可奈何地说:“……”;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3.写想不出现“想”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
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
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
天哪!这该怎么办呢?”这样更简洁精练,并且还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三、重视课堂片段练习及当堂评改作文只有多观察、多练习、多修改才会慢慢进步,因而在平时作文写作时要注重片段练习,这样片断练习写好之后才会能真正做到积木成林。
凡景小事皆入文,最是细微能动情。
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美丽无比的大千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
细心就能发现,用情就能感动,用心就能感悟。
“生活即文章”,“文章就是艺术地浓缩地表现生活”只要我们留心生活,选材真实..一点;围绕中心,选材典型一点;关注动情,选材细微;一点。
就一定能让你的文章真情飞扬,魅力无穷!作文的评价要因人而异,以鼓励为主。
教师在评价、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要注重因人而异、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作文必须“求精”,而对另一些学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万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刀切”。
教师批改作文时要把严格要求与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眼光对学生作文进行公正的评价。
我们在批改作文时要学会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取得的成绩,而不是用显微镜去寻找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要努力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进步,恰当地指出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循序渐进的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篇二:作文听课心得作文听课心得XX年5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虎台小学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第三届作文节。
这次活动的第四项是作文课堂教学展示,我听了二节作文课,都是虎台小学优秀的语文教师执教。
课堂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现将这次听课学习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让学生写作文首先要培养写作兴趣。
在观摩的二节作文课中,教师们巧妙地设计了吸引学生而且是与本节作文课息息相关的导入活动,引起学生对课堂的极大兴趣。
如第二节三(4)班作文课上老师一开始让学生做折筷子游戏,这一有趣的活动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他们不知不觉地被老师带进了作文课堂。
这个导入非常地巧妙,非常地精彩,我觉得对于这节情境作文课,这样的设计是非常成功的。
二、精心创设写作情景作文教学难,主要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
我觉得精心创设情景,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如三(4)班的作文课上老师一开始让学生做折筷子游戏,第一轮活动中折一双筷子,第二轮活动中折一把筷子表演动作,让其他学生注意观察他的动作、表情,并猜猜他在想什么,同时注意观察周围同学的表现。
课堂上折筷子的情景表演,让学生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然后让学生写,学生觉得有事可写,眼前刚刚发生的事容易写,能写好。
三、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如方海霞老师执教的作文课,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来练写“生气”这样一首小诗。
课堂上先让学生做各种生气的情景表演,然后引导学生说说生气时的样子、声音等,尝一尝、闻一闻声音的味道,最后让学生尝试写诗。
三、发挥想像,培养学生有创意的表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由地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听了虎台小学教师的二节作文课,我觉得,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自由表达”时,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
”听两位老师的作文课是一种享受,那像好朋友聊天似的作文指导过程,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想会得到解放,放飞想象的翅膀,作文时就像有源头活水,汩汩流出学习别人的东西是为了成就自己的东西。
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我将学习本次作文课的好的指导方法,探索作文指导方法,让孩子敢写作文,乐于写作文,写好作文,真正爱上作文。
XX年5月10日篇三:小学作文课教学听课心得小学作文课教学听课心得王玉霞XX年3月20日,我受镇教研室安排,前去小南坑小学聆听了市教育局教研室举办的“小学优质作文课教学观摩”,其间数位我市语文教学能手,精心准备了习作课教学,令我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感觉作文教学是最不易教的;这一次的公开课,;参赛教师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他们的课堂不但吸引了上课的学生,也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知道作文课能上得如此精彩,下面谈谈我听了这一节作文课的一点心得体会:一、吸引学生的课堂导入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让学生写作文首先要培养写作兴趣。
在观摩的几节作文课中,教师们都很巧妙地设计了吸引学生而且是与本节作文课息息相关的导入活动,引起学生对课堂的极大兴趣。
如陈彩月老师一开始让一个学生表演动作,让其他学生猜做做的动作名称,学生因为感兴趣,马上参与到课堂,即便他一开始可能会抗拒上作文课,但这一有趣的活动引起了他的兴趣,他不知不觉地被老师带进了作文课堂。
如果仅仅是把学生带进了课堂是一个小成功,那陈老师创设的蒙上眼睛画自己,就是把学生带进了课堂作文,这是一个大成功,让学生有事可写,眼前刚刚发生的事容易写,能写好。
这两个导入都非常地巧妙,非常地精彩,我觉得对于这节情境作文课,这样的设计是非常成功的。
二、巧妙地引导,“帮”学生想要想让孩子写东西,就得先让他的小脑袋里有东西。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平时看书也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但一旦让他们运用到作文中就有一定的难度,一可能是想不起来,二是不知道如何应用。
但在陈老师的课堂上,她让孩子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自己蒙眼画画的情景、心情等,这样就帮孩子把他们小脑袋里的好词好句都挖出来,挖出来后一个个板书在黑板上,引学生的回忆,帮助学生再次理解词语。
三、有条理的板书,引导写作方式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一篇有条理的记叙文,难度应该不大,但为了要照顾全班的学生,陈老师通过清晰的板书,蒙眼画画前、蒙眼画画时、蒙眼画画后、蒙眼画画的体会四部分提醒学生写作时可运用的写作方式。
作文课上到此,我手写我心,下笔写作文就这样水到渠成了。
一节作文课,学生不但不感觉到累,而且感到乐趣无穷,收获甚大,这就是一节成功的作文课。
学习贵在内化。
学习别人的东西是为了成就自己的东西;在未来的作文教学中,我要将本次作文大赛中好的教学方法好好运用,并不断探索新的作文指导方法,让孩子敢写作文,乐于写作文,能写好作文!篇四:作文课听课心得体会作文课听课心得体会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推进,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不断发生着质的变化,我们在不断探索文本教学的同时,也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作文教学改革。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作文变得空而无味?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变得谈写色变?通过本次听吴轶娜老师的作文课,我有几点收获:一、激发兴趣,乐于表达《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的设定上强调对写作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因此,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有了兴趣,才有表达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吴老师的作文课采用了图画、视频、教师现场表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生在思考和讨论后就会逐渐产生表达和写作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