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冯强松(广宗县东召中心小学,河北广宗054600)
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
在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
语文学科的过程中,要学会阅读和写作等基本的素养。
而小学语
文的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好的阅读技巧,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这样才能为他们在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这个教学过程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此阶段养成爱写、想写、乐写的优良习惯,最终达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的目的,为他们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基。
而要让小学生有一个好的写作基础,就必须要让他们有一个
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读与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读写联系的教学,要做到读与写地渗透,读与写相结合。
读与写的结合是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
能力的,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
因此,如何把阅读与写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就成了最为关键的一步,当然这也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一直正在探索的问题。
笔者现根据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几条有效的方法,以供同行们参考。
一、借用教材,进行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的内涵就是要在“读中学写”“读后练写”。
这说明读是写的基础,大量的阅读对于写作来说很重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写好文章来说很关键。
因为写作的根在阅读。
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去领悟好的写作方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小学课本中所选的教材都是中华民族中最经典、最优秀的、最值得朗诵的文章。
教师如能从教材入手,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去领悟其中的真谛,让学生领略作者的思路,体验作者的情感,从而解决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等问题,并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到作者的思路,理解课文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和写作方法的,以及如何安排篇章结构的,让学生真正去体会作者字里行间传递出来的情感,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
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理解教材,掌握课文内容,并且还对作者如何布局,如何运用语言和写作方法来展开自己的情感。
学生学会了写作方法,自然也会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去运用。
二、以单元为块,进行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的教材都是以单元为单位的,每个单元体验的主题
是不同的。
可能每一单元的课文在表达方式上会有所差异,在积
累方面、读写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在对学生的读写训练的形式上会有差异。
但是,一个单元中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其内容却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
所以,教师在安排的每个单元的读写练习时,一定要有效地运用各个单元的这些训练,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想说就说,要说就给机会说,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凭借教材,以阅读为基础,把握课文的文路,理解内容,领会课文中那些写作方法。
等到在单元训练中教师让写类似的文章时,他们就能很轻松地按照写作写出自己的习作。
可见,以单元为块,训练学生的读写结合,是一种很好
的训练方式。
54 ◎
三、选准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
任何知识都不光只是在课堂上摄取的,虽然每个学期都会开展作
文训练,进行几次单元的写作练习,但只有这个显然是不够的。
教师
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每篇课文中蕴含的读写资源。
因为,课本
中所选的课文都是经典中的经典,都蕴藏着丰富的读写资源,只要教
师把握好时机,选准读写的结合点,经常性地去鼓励学生进行类似的
练习,比如进行仿写、改写、续写、扩写、插补写等形式各异的且具有创新性质的练习,就一定能够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很好地培养和
锻炼,进而达到在读写结合中创新教育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教学进行仿写练习时,要注意这种方法对于低年级、中年级的学生来时是适合的。
所以教师在教低、中年级的学生练习写
作时要注意细心地引导、耐心地帮助,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否则,学生在以后将出现怕写作文的现象。
四、拓宽阅读面,进行读写练习
尽管小学语文课文是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但毕竟篇数有限,学
生从中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阅读面是狭窄的。
这样就从某种程度上
限制了学生写作水平的发挥和提高。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任务,不
仅仅是教好课本中的课文的阅读,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扩大其阅读量。
郭沫若先生主张“多读名著”,其原因是名著里的内容丰富、深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儿童作品可以称为是作文的典范,因为
这些文章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很有创意。
诗歌、寓言、漫画
等这些作品里面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创新元素,对触发学生的灵性有很
大的益处。
每当学生阅读完,都会受到启迪,在构思上、语言上会有
所感悟、有所熏陶。
五、鼓励学生日记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让学生有意识地
去丰富自己的见闻、见识,感悟自己,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从而积
累习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要想写一手好
文章,就应对周围的事物、周围的环境养成观察的习惯,去对生活中
一草一木、景物、天气、人物进行观察,去感受生活百味,然后把所
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从而积累素材。
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相辅,整体推进,对于提高小学生的
综合的语文素养,提高整体的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及提升学生的人生品味都有极大的益处。
可见,学生只有经过大量地
读写练习,多多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才能真正地掌握祖国的语言,让这种美妙的音符传递下去,让祖国的语言更美好。
【责编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