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含答案

新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含答案

新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练习1.在语文学习的旅程中,我们可以感受自然山水的魅力,可以品味名胜古迹的意蕴…… (1)仿照所给句子,写两句话。

春天其实是个好季节。

假如我是诗人,我就要写一首长诗来赞美它的生机勃勃;假如我是________,我________;假如我是________,我________。

(2)在我国许多旅游胜地,精彩的对联比比皆是,自成一道风景。

下面这剖对联来自武汉蛇山之巅的黄鹤楼,上联已给出,下联有待整理,请将整理后的下联填到横线上。

红画廊映山枫长上联:楼月共随江浪白下联:________【答案】(1)音乐家;就要做出一首乐曲,来讴歌它的红情绿意;画家;就要用各种长短不一的画笔,描绘出它的鸟语花香(2)山枫长映画廊红【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仿写,仿写的关键是要找到仿点,假如我是诗人,我就要写一首长诗来赞美它的生机勃勃,这句话的内容是赞美春天。

这句话假定是一个诗人,诗人用诗歌颂春天。

可以把自己假设成画家,画家用画笔描绘春天的美;还可以把自己假设成音乐家,音乐家用乐曲来讴歌春天。

(2)根据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同、内容相关、平仄相对的原则,上联楼月共随江浪白,意思是皎洁的月色洒下来,黄鹤楼和长江都是一片洁白。

其中“白”是因为“月”。

那么下联的“红”是因为“枫”,就要把这两个字放在相应位置上。

因为“红”只能放在句末,“山枫”只能放在句首,画廊应在红的前面,“共”是限制“随”的,那么,“长”和“映”也应该是长映。

根据以上分析,这首对联的下联应为:山枫长映画廊红。

故答案为:⑴音乐家;就要做出一首乐曲,来讴歌它的红情绿意;画家;就要用各种长短不一的画笔,描绘出它的鸟语花香⑵山枫长映画廊红【点评】⑴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解答“仿写”题要四注意:①话题:是沿用原来话题,还是变换话题。

②修辞:题干对修辞有无限制,例句使用了何种修辞。

③句式:主要审清例句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属何种复句,仿写句子要与例句尽最大可能保持一致。

④内容:例句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何内在联系,这对仿写句的内容隐含了哪些要求。

如果是仿写语段的某一部分,续写语段,那就要求仿写句不仅要与被仿写部分在句式结构、思想内容等⑵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要求是: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③位置相同,词性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②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diàn下来了,沉diàn在最嫩最小的花包里。

③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不住笑)________绽开似的。

④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想摘一朵,凑上去。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划线的字注音。

diàn________________沉________最嫩绽开(2)将第②句中的一个错别字改正过来。

(3)根据所给的意思,在第③句横线处填上一个成语。

(4)调整第④句的语序。

【答案】(1)淀;nèn;zhàn(2)“包”改为“苞”。

(3)忍俊不禁(4)“凑上去”和“想摘一朵”互换位置。

【解析】【分析】(1)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如“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的沉淀物;把溶液中不易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

注意据义定形。

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嫩”:初生而柔弱;幼稚,不老练。

读“nèn”,注意据义定音。

(2)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花苞”都是上下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3)答此题,没有什么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学生平时的积累。

对成语含义的把握,对成语字眼的记忆。

根据成语含义去推断应是哪个成语。

如忍不住笑的意思可概括为“忍俊不禁”这一成语。

(4)“我想摘一朵,凑上去”显然是语序不当。

注意其先后顺序。

改为“我凑上去,想摘一朵”即可。

故答案为:⑴淀; nèn ; zhàn⑵ “包”改为“苞”。

⑶忍俊不禁⑷ “凑上去”和“想摘一朵”互换位置。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

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汉字的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确定读音及字形。

⑵本题考查易错字的把握,注意同音字的辨析。

⑶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注意根据释义明确涉及的成语。

⑷本题考查语序的把握,注意结合句意揣摩动作的先后。

3.同学们在新的学校,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老师组织学生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关于友谊的故事流传下来,他们之间的赤子情怀不是我们用简单的词汇可以描述的。

他们的故事与他们所处的时代一起,在历史的深处闪烁着光芒,直到今天,依然让我们敬佩。

仿照示例,写出一个古代交友的称谓。

示例: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或者情投意合的朋友。

________之交:________。

(2)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人生中排遣忧愁、倾述心声的对象,请仿照下面示例,写一个句子。

示例: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答案】(1)生死;同生共死的交情(2)略【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句式相同;内容相关。

示例:刎颈之交:指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2)仿写句子要仔细分析所给的句子,修辞、句式、结构、字数都要与所仿写的句子相同或基本相同,还要注意内容通顺连贯。

示例:朋友是生命失意时的一轮太阳,温暖地给你带来前行的力量。

故答案为:⑴生死;同生共死的交情⑵略【点评】⑴本题考查词语的积累,注意写出一个古代交友的称谓,并解释。

⑵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写要看示例,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言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作答。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传(chéng)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

家风中(yùn)藏着先人所恪守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pǔ)素的为人准则。

良好家风的形成并非一朝一昔,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diàn)。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传递、沿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chéng yùn pǔdiàn传________________藏________素积________(2)上面的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答案】(1)承;蕴;朴;淀(2)昔;夕;沿;延【解析】【分析】(1)传承: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朴素:意思是质朴,无文采(衣着);俭朴,不奢侈(生活)。

积淀:①长期积累沉淀(多指某种思想、文化、经验等);②积累沉淀形成的思想、文化、经验等。

(2)一朝一夕: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

形容很短的时间。

延续:照原来样子继续下去。

注意区分字形。

故答案为:⑴承;蕴;朴;淀⑵昔 - 夕;沿 - 延【点评】⑴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时要读懂上下文,结合语境的意思,填写正确的字形。

所以根据句意填写字形至关重要。

⑵本题考查易错字的把握,注意同音字的把握。

5.阅读下面图片,完成小题。

(1)阅读图片内容,说说该图片的主要意图是什么?(2)下列对图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一般来说,灭火器比较轻便,皆可单手操作。

B.使用灭火器和消火栓都需要按照一定操作步骤。

C.消火栓水压较高,可以用来洗地、洗车等。

D.校园消火栓箱的玻璃箱门易碎,应当在其前放张隔离桌。

(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你对图片的理解,对材料中两位同学的做法加以评析。

2017年11月9日“消防日”,某校展开消防灭火演练,七年级甲同学拿起灭火器面对风向,距火源5米开外,对准火焰顶部喷射,未能灭火;乙同学迅速打开消火栓灭火成功,快速收起消防水带恢复原状态。

在最后演练点评中,这两位同学都受到批评。

(4)该图片设计者是如何让人们能够更容易看懂图片所表达的意思?【答案】(1)教会人们(如何)操作灭火器材。

(2)B(3)甲同学主要问题在于站在下风向,应当站在上风向距火源3米左右,对准火焰根部,对准火焰根部喷射;乙同学主要问题在于灭火后没有将消防水带晾干就恢复原始状态。

(4)①图文结合;②分步骤介绍;③分类型介绍(灭火器、消火栓)。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概括图表的主要内容。

要尽可能地准确把握把画面的信息全部介绍出来,组织答题时要做到抓住内容要点。

两幅示意图分别是“灭火器使用图解”,4个步骤;“消火栓使用图解”,6个步骤和3个注意事项。

据此归纳为:教会人们(如何)操作灭火器材。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A、使用灭火器时,一手握住压把,一手握住喷管,不能单手操作,此项错误;B、说法正确;C、消火栓在非火灾时不能使用,更不能洗地、洗车等,C 项错误;D、消火栓前面两米不许堆放任何物品,“放张隔离桌”的说法错误。

故选B。

(3)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和评价做法。

仔细读图,明白图表显示的各个信息,理解准确把握灭火器、消火栓正确使用方法,然后评价做法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甲同学主要问题在于站在下风向,应当站在上风向距火源3米左右,对准火焰根部,对准火焰根部喷射;乙同学主要问题在于灭火后没有将消防水带晾干就恢复原始状态。

(4)本题考查分析示意图的设计思路。

设计者运用图片,宣传消防器材使用和保存方法,目的是是让人们能够更容易看懂图片,明白操作规范正确使用。

为了达到这个设计目的,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分步骤介绍,详细列举,通俗明白;分类型介绍(灭火器、消火栓),有使用步骤的图解,也有保存的注意事项。

故答案为:(1)教会人们(如何)操作灭火器材。

(2)B(3)甲同学主要问题在于站在下风向,应当站在上风向距火源3米左右,对准火焰根部,对准火焰根部喷射;乙同学主要问题在于灭火后没有将消防水带晾干就恢复原始状态。

(4)①图文结合;②分步骤介绍;③分类型介绍(灭火器、消火栓)。

【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图表的主要内容。

答题时应注意,要求考生答题时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把握图画的本质一要扣题旨,二要找规律,三要简洁表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