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电能计量方式

第五章 电能计量方式

第五章电能计量方式本章重点讲述单相和三相有功电能以及无功电能的计量方式和适用范围。

电能计量包括单相、三相三线和三相四线制电路中有功电能和无功电能的计量。

测量电路中电能表除了直接接入式的以外,还有经互感器接入的,即电能表和互感器的联合接线。

第一节单相有功电能的计量单相交流电路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为图5-1所示为测量单相电路有功电能的接线。

电能表的电流线圈或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必须与电源相线串联,而电能表的电压线圈应跨接在电源端的相线与零线(中线)之间。

电流、电压线圈标有黑点“*”的一端(称为电源端)应与电源端的相线连接。

当负载电流I和流经电压线圈的电流I U,都由黑点这端流入相应的线圈时,电能表的驱动力矩M Q可由相量图得到,即因此,按此接线电能表可以正确计量电能。

如图5-2所示,若有一个线圈极性接反,例如电流线圈极性接反时,则流入电能表电流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与图5-1中的相反,产生的电流磁通方向也相反,在这种情况下,电能表的驱动力矩为驱动力矩为负值,导致电能表反转。

如图5-3所示的电能表接线,电压线圈跨接在负载端时,电能表测量的电能包括负载和电压线圈消耗的电能。

当用户不用电时,由于电能表的电流、电压线圈中仍有电流存在,使电能表产生转动,这种现象称为正向潜动。

在实际中这种接线是不被采用的。

第二节三相有功电能的计量一、三相三线制电路有功电能的测量(一)三相电路中的功率如图5-4所示,三相三线制电路的负载可以连接成星形和三角形两种接线。

由交流电路的理论得知,无论三相电路对称与否。

三相电路的瞬时功率p总是等于各相瞬时功率之和,即当负载连接成星形时,则三相电路的瞬时功率p为式中u各相电压的瞬时值;i各相电流的瞬时值。

根据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三相三线制电路中有可得到式中U AB UCB线电压的瞬时值。

同理可得到三相电路的瞬时功率p 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就是三相电路的平均功率P式中UAB U BCUCA线电压的有效值;I A I B IC 线电流的有效值。

若负载连接成三角形,同样可得到上述结论。

当三相电路完全对称,即三相电源电压对称、三相负载对称时,则则三相电路总功率为式中U PH相电压;IPH相电流;U线电压;I线电流;φ相电压和相电流之间的相位角,即功率因数角。

当三相电压对称、电流不对称时,则根据图5-5,式可改写成由此可见,三相总功率为两只功率表分别测得的功率之代数和。

当三相电路完全对称,则三相功率为可看出,每只表计的指示值与负载功率因数有关,即三相电路的总功率与负载功率因数有关。

当φ角变化,P1和P2分别按变化规律而变化。

变化曲线如图5-6所示。

图5-6(a)横坐标为φ值,表示容性负载;表示感性负载纵坐标为三相总功率P。

分析如下:如图5-6(b)所示,以COSφ的值为横坐标,三相总功率P为纵坐标。

当COS φ为某值时,可直接查出P1,P2是正值还是负值,以判断相应的单相电能表是正转还是反转。

如当COSφ=0.5时,P1=0,表计1停转,P2为+,表计2正转。

从图5-6(a) 中还可以看出,若采用三相三线有功功率表测量三相总功率时,不论负载功率因数如何变化,表计都不会反转。

根据式还可以得到另外两组接线方式,但从用电管理出发,为了统一起见,规定按式得出的接线方式为标准形式。

由此可见,三相三线制电路有功功率的测量可采用一表法和二表法。

一表法适用于三相完全对称电路。

二表法不论三相电路是否对称,只要是三相三线制电路均适用。

(二)三相三线制电路有功电能的测量根据上面讨论,测量三相有功电能也可以采用一表法和二表法。

由于工程中大都是三相不对称电路,因此一表法无工程实际意义,经常采用两只单相有功电能表(DD型)或三相两元件有功电能表(DS型)计量电能。

根据电能表的理想相量图画出三相二元件电能表的相量图,如图5-7所示。

当三相电压对称时,驱动力矩为当三相电路完全对称时,驱动力矩为假设三相二元件有功电能表的结构完全相同,则K1=K2=K,进一步化简上式,驱动力矩为由此可见,三相两元件有功电能表或两只单相有功电能表的驱动力矩正比于三相电路总功率。

二、三相四线制电路有功电能的测量三相四线制电路可以看成由三个单相电路组成,其平均功率P等于各相有功功率之和,即无论三相电路是否对称,上述公式均可成立。

如图5-8所示,常用三相四线式有功电能表(DT型)或三只单相有功电能表(DD型)按此接线方式进行三相四线制电路有功电能的测量。

当三相负载不对称时,例如在任何两相之间接有负载,如图5-9所示,在A,B两相之间接有负载D,设流过负载D 的电流为I D,功率因数为COSφD,负载消耗的功率为则三相电路总功率为其中所以由此可见,在三相四线制电路中,无论负载是否对称,均能采用三表法或三相四线式有功电能表计量三相总的电能。

注意,三相四线制电路不能采用二表法测量电能,只有在三相电路完全对称的情况下,即时才允许,否则计量电能会产生误差。

分析如下:一般三相四线制电路中,三相电流之和因此,各相负载消耗的瞬时功率为而二表法测量的三相瞬时功率只能是因此按图5-10所示的接线方式测量三相瞬时功率时,将引起误差。

第三节无功电能计量方式单相电路中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为三相电路中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为当三相电压对称时,即时,三相电路中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为当三相电路完全对称时,即时,三相电路中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为有功电能表转盘上的驱动力矩与电路中的有功功率成正比。

若制造出一种电能表或改变有功电能表的接线方式,使电能表的驱动力矩与无功功率成正比,则此电能表就能计量无功电能。

因此,无功电能可采用无功电能表直接测量,也可采用有功电能表通过接线变化间接测量。

下面对各种类型的无功电能表分别作介绍。

一、正弦式无功电能表如图5-11,感应式电能表的简化相量图,即电流线圈产生的磁通滞后于负载电流αI角,电压线圈产生的磁通滞后于电压一个β角。

由感应式电能表的基本公式可知,其驱动力矩与磁通ΦI,ΦU的乘积以及它们之间夹角φ的正弦成正比。

如果人为地创造一种条件,使得驱动力矩与磁通ΦI ,ΦU的乘积以及负载功率因数角的正弦通成正比,则这只电能表就可以直接反映出无功电能。

正弦式无功电能表就是基于这样一种原理而制造的。

图5-12 所示为单相正弦式无功电能表的接线。

在电能表的电压线圈回路中串入电阻R,以增大并联电路的电阻分量,使β角减小。

在电流线圈回路中U并联电阻RI,使负载电流的一部分IR通过电阻R I,另一部分IQ通过电流线圈。

因为电流线圈中有感抗,所以流过电流线圈的电流I Q滞后于IR,并且由I Q产生电流工作磁通滞后于ΦI,ΦI滞后于I Q,从而加大了负载电流I与电流线圈磁通之间的夹角αI。

根据电能表工作原理及图5-12所示相量图可得适当调节R U,R I,使得β=αI,上式化简为由于则得到式中负号表明电压磁通超前于电流磁通,电能表反转。

将电压或电流线圈的任意一对端钮反接,则电能表正转,即电能表的驱动力矩与电路中的无功功率成正比,因此,此表可以正确计量单相无功电能。

如图5-13所示,三相二元件正弦式无功电能表也可以用来测量三相无功电能。

由于此表的驱动力矩与UISINφ成正比,所以当把两只单相正弦式无功电能表或一只三相两元件的正弦式无功电能表按三相三线有功方式接线,可以计量三相三线无功电能。

根据图5-13可知假设两元件结构相同,则K1=K2=K。

当三相电路完全对称时由此可见,驱动力矩的大小与三相电路中无功功率成正比,此表可以计量三相三线无功电能,即用两只单相正弦式无功电能表或一只三相二元件正弦式无功电能表在对称或不对称的三相三线电路里均能正确地计量无功电能。

同理,用三只单相正弦式无功电能表或一只三相三元件的正弦式无功电能表按计量三相四线有功电能相同的方式接线,可以正确计量三相四线电路中的无功电能。

正弦式无功电能表的最大优点是:三相电路中任何不对称的情况下(电压、电流中仅有一者不对称,称之为简单不对称;两者都不对称,称之为复杂不对称),都能正确计量无功电能,没有附加误差。

因而准确度较高,可达到1%,然而由于这种表本身消耗的功率大、制造复杂,所以近年来已很少生产和使用了。

二、内相角为的三相二元件无功电能表感应式电能表中,内相角如果在有功电能表的每个电压线圈回路中串接一个附加电阻R,并且加大电压铁芯工作磁通磁路中的空气隙,以降低电压线圈的电感量,使得电压铁芯上的工作磁通ΦU不再滞后于电压,而是,这项工作是可以做到的。

如图5-14所示,内相角为60度的无功电能表电压元件的等值电路图和相量图。

在电压线圈回路中,感抗分量X与电阻分量R+R 之间的关系为U式中R 附加电阻;R U电压线圈的直流电阻。

合理选择R,保证内相角为60度。

如图5-15所示,内相角为60度的三相二元件无功电能表测量三相无功电能的接线图。

在三相三线制电路中,从图5-15的相量图中可以得出,电能表两组元件的驱动力矩分别为当三相两元件电能表的结构相同,且三相电路电压也对称时,总驱动力矩可以化简为因为线电压U等于倍相电压U ph,所以上式可以化简为在三相三线制电路中,无论三相电流是否对称,总有因此各相电流在U垂直的纵坐标线投影为B因此,其合成驱动力矩又可化简为即合成驱动力矩与三相无功功率成正比。

从推导过程中可知,具有内相角为60的三相两元件无功电能表在三相三线制电路计量无功电能时,只要电压对称,无论三相电流是否对称,都可以正确计量。

这个结论是在负载为Y形接线的条件下得出的,同样负载为△形接线时,这个结论仍是正确的。

在三相四线电路中,由于三相电流的相量和不为零,所以图5-15所示的三相二元件制无功电能表用在三相四线制电路计量无功电能时将有附加误差。

但是若用60度相角差原理制成的三相三元件电能表,将第一个元件接到UBI A ,第二个元件接到U CIB,第三个元件接到UA I C时,则可以计量三相四线制电路的无功电能。

根据图5-15的相量图可以求出其合成转矩为当三相电压对称时,,则上式表明,当三相电压对称时,无论负载是否对称,用60度相角差原理制成的三相三元件电能表都可以正确计量无功电能。

三、带有附加电流线圈的三相无功电能表图5-16所示为带有附加电流线圈的三相无功电能表的接线图。

在三相二元件电能表的电流铁芯上, 绕有绕制方向和匝数相同的两个电流线圈。

通入电流的电流线圈为基本电流线圈,电流从电源端(标黑点的一端)流入基本电流线圈。

通入电流的电流线圈为附加电流线圈,从非电源端(没有标黑点的一端)流入附加电流线圈。

第一个电流元件所通过的合成电流为,电压元件对应的线电压为,第二个电流元件的合成电流,电压元件对应的线电压为,由此可得,两组元件的转矩分别为当两组元件结构相同,三相电压对称时,总的驱动力矩可以化简为由此可见,此电能表可以计量三相三线无功电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