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调研报告( 2017 级 )题目:关于有机农产品安全性及其民意的调研报告系别:外语系专业:商务英语姓名:学号:团队成员:、、、指导教师:职称:讲师成绩:评阅教师签名: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实践教学中心制前言目前,随着老百姓对健康的重视,有机农产品的销售也是越来越好,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导致了有机市场的鱼龙混杂。
此次调研的对象是有机农产品。
调研目的是想知道大家对有机农产品到底知道多少,有机农产品是否真的安全以及有机农产品的市场是怎样的一系列问题。
调研时间是2018年8月2日到2018年8月13日。
调研地点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的湖州三零科技有限公司、三零青创农场、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
本次调研采用去农场实地考察、询问农场经营者、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和问卷星发布问卷调查获取数据等一系列调研方法。
一、三个概念首先,要知道到底什么是有机农产品,什么是绿色农产品,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
(一)有机农产品的概念有机农产品是纯天然、无污染、高品质、高质量、安全营养的高级食品。
它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
(二)绿色农产品的概念绿色农产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农产品。
如绿色小麦、绿色水稻、绿色蔬菜、绿色水果、绿色畜禽肉、绿色水产品等。
(三)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无公害农产品是指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农产品,或以此为主要原料并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加工的农产品,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
二、调研材料(一)三零青创农场我所在农场的生产的农产品是“三零”农产品,即零农药残留、零化肥使用、零环境污染的农产品。
农场采用的是“三零种植服务综合体”,在种植过程中使用纯植物源有机肥,对耕地土壤零伤害;种植全程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病虫害防控,作物零农药残留;种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实现100%循环利用,零污染排放。
从有机农产品的定义来说我们农场的农产品是符合有机标准的。
有机农业的原则是,在农业能量的封闭循环状态下生产,全部过程都利用农业资源,而不是利用农业以外的能源(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和添加剂等)影响和改变农业的能量循环。
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是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4种生产因素的有效循环,不打破生物循环链的生产方式。
这样说来,我们农场的农产品也是符合有机标准的,可是,这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机农产品。
有机食品在土地在生产转型方面有比较明确的要求,比如考虑到某些物质在环境中可能会残留一段时间,所以有机农产品生长的这块土地,比如原本不是用来生产有机农产品的,这一季我确实不用化肥、农药和转基因了,也不行。
为什么呢?因为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包括空气也有要求,水也要检测,因为生产有机需要对阳光、水、大气、土壤都进行检测,所以靠近路边的也不行,尤其是公路。
所以换句话说,我们农场虽然在乡村,可是由于水、空气和土壤不达标,我们的农产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机农产品,只能称之为低有机一等的AA级绿色农产品。
(二)问卷星数据调查问题:您知道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与无公害农产品是不同的吗?30%59%11%此表格为问卷一的部分数据在问卷星上回收的100份关于绿色农产品的问卷调查(问卷一)显示90%以上18到40岁的成年人80%听说过绿色农产品,超过一半的人认为绿色农产品吃起来一般般卖相也一般般,价钱也可以接受。
出乎意料的是只有一成的人了解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之间的差别。
问题:你认为有机农产品安全吗?14.67%50%35.33%此表格为问卷二的部分数据问题:你是怎样知道这是有机农产品的?11.3324.6756%8%此表格为问卷二的部分数据在另外一份关于针对有机农产品购买者的150份调查问卷中显示,近90%的购买者为女性,可见,女性依旧是有机农农产品的有力购买者。
认为有机农产品安全的只占35%;超过一半的人是通过有机标签来判断该农产品是否为有机农产品的;只有不到4成的人认为有机农产品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大家大多是在大超市和有机蔬菜店里买的。
出于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人们才愿意支付比普通农产品贵50%甚至更多的价格去购买有机农产品的。
然而在这份统计数据中,显示的最出乎意料的数据是仅有6%的人认为市面上的有机农产品是真的,而70%的有机农产品消费者则根本不清楚有机农产品的真假性。
这两份调查问卷的唯一优势共同点就是大家对这个行业还是比较看好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三)网络资料关于有机农产品安全的问题,的确,有机农产品真的不一定比普通农产品要更安全健康。
主要的问题在于生产过程。
从播种到管理、收获、包装、销售,涉及到的过程太多,并不能保证其每个环节都是无污染的。
比如,有机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粪肥,大部分来源于养殖场,这些粪肥可能会含油动物生长激素等,并不一定是毫无危害的。
另外,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较少,土壤可能会缺乏某种作物生产需要的元素,影响产量不说,作物本身的含量更少了。
所以,有机农产品并不一定就是最健康的产品。
这还不包括包装、运输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
有机农产品营养不一定更好。
所谓的“有机“食品,从理论上讲就是不使用人工添加的化学合成物质的食品。
从发展角度讲,这是最近食物不那么短缺之后才被提出的观念,因为这意味着农业的局限性又将恢复。
好处当然有,不论从对环境友好还是从食物自然生长的方面都有优势,但是,对于健康和口味方面来说一定有好处,却是现在科学还无法明确证明的。
而且对于产量和营养角度来说,”有机“蔬菜往往还不如普通施加化肥的普通蔬菜。
(四)互联网销售,以某宝为例所以在各大电商平台上,以某宝为例,新鲜短保易磕碰的普通农产品的价格都是偏高的,更不用说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尤其是用来做沙拉的生食蔬菜,上百块钱一大袋,送到消费者手中往往就不那么新鲜了,以至于好评率不尽如人意,尽管如此,销量还是很高,可以说,这块市场还是很好的,对于不愿意出门采购新鲜蔬菜和不方便去超市购买新鲜蔬菜的人来说她们更愿意选择网购。
网购有机农产品价格摆在那里的高,销量摆在那里的好,是否真的有机,是否真的安全还是一个问题,很少有消费者会刨根问题的,买东西也抱着怀疑的心态。
(五)对比,以邻国日本为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了解对比一下离我们很近的亚洲国家:日本。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蔬菜水果卖的都是天价,一个青椒约5元人民币,一个桃子近10块人民币,不得不说说日本的网纹瓜,便宜点的一个100多人民币,贵一点的几百上千不等的人民币。
那么为什么日本的农产品能卖的那么贵,难不成都是有机的,可是即便都是有机的也还是好贵啊。
我所在的农场提供给政府食堂的蔬菜水果这个7月份的定价是:青椒,5元一斤;茄子,8块一斤;番茄,10块一斤。
这些无农药无各种污染的农产品卖的价位也还合理,虽然相对现在农贸市场上2块5一斤的青椒3块一斤的番茄这些普通农产品来说贵一些,也还不至于买不起。
日本蔬果价格差会很大,原因在于产地。
日本的农产品很注重产地的,不同的产地,代表品质不同,价格差别很大,哪怕是你个头大,牌子不硬也不行。
牌子就是品质,就是价格,所以种植者很珍惜自己的名声,如果出现什么事情砸了牌子,就再也卖不出高价了。
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日本严格的管理方式。
在市场上,所有待销的农产品都是经过精心整理包装的,没有散装,更没有带泥、带枯叶出售的。
为了增加民众对于农作物食品安全的信任度、提高农民在种植时的责任意识,日本还推行实名制销售。
超市里售卖的水果蔬菜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一方面,产品的名称、产地、商户号、采摘时间、土壤情况等信息必须贴在包装上;另一方面,生产者要在蔬菜上挂上自己的名字或家里的照片,同时还会公布在官方网站上,向消费者公开的同时也向农户公开。
二、产生的问题、来源及其解决方案(一)产生的问题从这些调研材料明显看出大家对有机农产品这块了解甚少,就算花了有机蔬菜的高价格,也不一定能买到真正与价格对应品质的真正的有机蔬菜。
消费者对购买的有机农产品也持怀疑态度,这说明中国消费者与有机农产品之间缺少信任,这一点日本就做得很好,这不仅仅是我们对食品行业信任感的缺失,更是对市场信任的缺失。
我们的食品行业一直备受争议,除了一些大品牌大超市,消费者很少能购买到放心的食品,农产品亦是如此。
大家对相关农产品的了解不多,容易跟风容易听信谣言,容易被表面迷惑。
(二)问题来源1.有机认证市场有机认证市场不是很规范,由于是第三方认证机构的有机认证,所以市面上很多有机食品可信度不高。
一方面,有些机构(少数不正规机构)可以花钱购买证书,另一方面,有机认证不是对所有产品,只要某一批次检测的是合格的,就可以拿到有机认证,显然这个认证机制存在慢慢的漏洞。
更为惊人的是,市场上竟然有售3分钱一个的有机标签,一贴上这种贴纸,价格就翻了好几倍,如果不清楚这些标志,吃亏也只有消费者了。
这种农产品是否有机让人不得不强烈怀疑,甚至这些所谓的有机农产品农药残留比普通农产品还要高。
2.生产者众所周知有机农产品产量不会太高,商家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提高产量是第一位,如何不用农药?反正适量的农药不会对作物产生伤害,甚至会提高食物的口感和卖相。
且有些小户生产的有机农产品他们自己认为没打农药是有机的,实则不符合标准。
3.消费者市面上农产品的消费者多为女性,知识分子不占多数,很多人并不了解她们购买的有机农产品是否为真正的有机农产品,仅通过有机标签是不够的。
可见消费者对于有机这方面的了解还是太少,不能有效地辨别真假。
浅显的认识又让作假者有机可趁。
(三)解决方案1.建立农产品可追溯机制农产品质量溯源的标准认定认为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用于追踪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全过程,包涵了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直到终端用户等过程,是由IS09000 认证、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点分析系统)、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GMP(良好操作规范)等组成的综合管理体系。
建立农产品可追溯系统,采用二维码,条形码等形式实现过程可追溯,让消费者通过“扫一扫”就知道这个有机农产品出自于哪个农场,是怎样的生产过程,消费者一目了然也买的放心。
不仅是有机农产品,市面上的各种食品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我相信能很大程度上减小食品不安全的比例。
出于市场竞争,各个生产商就会更愿意把自己的资金投入到如何使自己的生产环境更好,如何使自己的产品品质更好,而不是单纯追求产量和销量的粗放型生长模式。
企业也可以更好地转型。
2.加强宣传力度现在微信的使用频率那么高,建立一个专门的公众号向广大市民介绍相关的科普知识。
在农村,通过广播、电视、乡村讲座向村民科普这些食品安全、食品标志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