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趣味成语活动竞赛

趣味成语活动竞赛


成语历史知识竞赛
13.请给所列成语各写出一条意思相反的成语 。 ⑴当机立断 ⑵拔刀相助 ⑶万古流芳 ⑷救死扶伤
答案:⑴优柔寡断 ⑷落井下石
⑵袖手旁观
⑶遗臭万年
成语历史知识竞赛
14.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人物姓名组成成语 。
⑴_____追日
⑷ _____自荐
⑵ _____填海
⑸ _____舞剑
请回答: ⑴ 故事讲述的成语是什么?
⑵故事向我们讲述了刻苦求学的楷模,在古代还有很多 这样的楷模,请举出两位以及和他们相关的成语。
答案:⑴悬梁刺股;⑵匡衡:凿壁偷光;
车胤、孙康:囊萤蝇雪;祖逖:闻鸡起舞
历史故事:公元前206年,刘邦占领了秦都咸阳。为了 严明法纪,安定人心,刘邦宣布废除秦朝严刑酷法,施行新 法令。他制定三条法律:第一条,任意杀人者判死刑;第二 条,伤害别人的要办罪;第三条,对抢劫偷盗的人也要惩罚。 请回答: ⑴ 故事讲述的成语是什么?
⑵请总结刘邦能够在楚汉之争中取胜的原因。
答案:⑴约法三章; ⑵顺从民意,安定民心;有 稳固的根据地;重视人才,善于用人。
6 守口如瓶
7 废寝忘食
8 落落大方
9 伶牙俐齿
10 完璧归赵
第十组
1 手舞足蹈
2 生死相依
3 铺天盖地
4 冰天雪地
5 巧夺天工
6 舍近求远
7 津津有味
8 对牛弹琴
9 黔驴技穷
10 龙飞凤舞
二、成语接龙。请就第一个成语中的最后一 个字接成语,在二分钟的时间内完成,按续 接的成语个数加分,每个十分。可谐音。从 第一组开始:
⑷焉得虎子
成语历史知识竞赛
6.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中出现了很多诸 侯国的国号,如秦晋之好、围魏救赵等,请找出4 个含有诸侯国国号的成语。
答案:见贤思齐、完璧归赵、朝秦暮楚、 四面楚歌、吴头楚尾、楚材晋用
成语历史知识竞赛
7.春秋时期一位军事家认为如果对敌我双方的 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 地。可是在战国时期却有一个空谈军事理论不能 解决实际问题的将领,使赵国在长平战役中惨败。 请指出这两位人物分别是谁,并说出与他们相关 的成语。
5 承前启后
6 战战兢兢
7 抱头鼠窜
8 袖手旁观
9 胡言乱语
10 急中生智
第八组
1 异想天开
2 千变万化
3 龙潭虎穴
4 惊弓之鸟
5 天外有天
6 入木三分
7 一步登天
8 鼠目寸光
9 孤陋寡闻
10 江山如画
第九组
1 百里挑一
2 烟消云散
3 故弄玄虚
4 闻鸡起舞
5 贪生怕死
历史故事:战国时有个叫苏秦的人,读书很认真,实 在疲倦的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刺得鲜血直流。他用 这种方法驱逐睡意,坚持学习。汉朝有个人叫孙敬,非常勤 奋,经常读书到深夜,他将绳子一头栓在屋梁上,另一头栓 在自己的头发上,当他打盹的时候,绳子就会拉疼头皮,使 他清醒。苏秦和孙敬后来都成了著名的政治家。
答案: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 太急?
成语历史知识竞赛
10. 一些重要的字词在不同的成语中出现时,其含义 有很大的差别,请将下列成语中“兵”的含义正确连线。
兵不血刃
用兵
兵不厌诈
兵器
兵连祸接
军队
兵临城下
战争
成语历史知识竞赛
11. 汉语成语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常常运用重言叠韵的表 达方式。请按照以下成语重叠类型再列举两条来。
趣味成语活动 竞赛
第一部分、一鸣惊人(必答题部分)
一、心有灵犀 猜成语 以两人为一组。一人从多媒体中读取题目并用肢体动作或语言(不能说
出成语中任何一个字)向同伴提示题目的内容,同伴根据提示猜出。限 时2分钟,每组只有10个成语,规定时间内,猜中一个得10分。(ps: 过难题目或实在无法猜出可以跳过此题目,继续抽取下个题目 ) 二、成语接龙。(请就第一个成语中的最后一个字接成语,在三分钟的 时间内完成,按续接的成语个数加分,每个十分。可谐音)
第二部分:尖峰时刻
所有题目都必须在“开始”后抢答, 本参赛队成员可在规定时间内补充答案, 回答正确的得分,回答错误的取消下一 题的抢答机会。(本部分每队每题可有 10秒的时间思考答题,每题十分。带 “ * ”的题目为选择题)
第三部分:风险提速
根据题目难度分别设置不同分档(二十分、 三十分、四十分 )题目,分别由各组参赛队 选定分档及题目进行回答,回答正确的得分, 反之则倒扣相应分数。(本部分每组每题可 有三分钟的答题时间)
⑶ _____效颦 ⑹ _____之心,路人皆知
答案:⑴夸父 ⑵精卫 ⑹ 司马昭
⑶东施 ⑷毛遂 ⑸项庄
成语历史知识竞赛
15. 相同或相近的意思往往可用多个成语来表达,但使用时 却有微妙的差异,充分体现了成语的语言魅力。请将下列成语 按释义正确分组归类。
⑴别出心裁 ⑵如法炮制 ⑶抱残守缺 ⑷萧规曹随 ⑸独辟蹊径 ⑹邯郸学步 ⑺标新立异 ⑻墨守成规 ⑼人云亦云 ⑽亦步亦趋 ⑾因循守旧 ⑿不落窠臼 A.守旧:___⑶__⑻__⑽__⑾_________ B.模仿:___⑵__⑷__⑹__⑼_________ C.创新:___⑴__⑸__⑺__⑿_________
第十一题*
“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 讲的两个人分别是谁?
A 蔺相如、刘备 B 孙权、张飞 C 诸葛亮、黄盖 D 蔺相如、廉颇
答案:D
第十二题
根据对话猜成语:
司马昭问刘禅:“你想不想回到蜀国老 家去啊?”刘禅答:“我在这里过得很 快活,并不想蜀国老家。”
·答案:乐不思蜀
第十三题*
这是一个成语,请根据提示回答: A 杜宣 B 酒杯 C 弓 D 疑神疑鬼
4 形影不离
5 如饥似渴
6 画龙点睛
7 迷迷糊糊
8 同甘共苦
9 嬉皮笑脸
10 一毛不拔
第六组
1 百发百中
2 生死攸关
3 一心一意
4 光明磊落
5 望梅止渴
6 张牙舞爪
7 肝胆相照
8 掩耳盗铃
9 秋高气爽
10 如狼似虎
第七组
1 风度翩翩
2 喜出望外
3 买椟还珠
4 长吁短叹
答案:因材施教、诲人不倦、不耻下问、文质彬彬、 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任重道远、见利思义 、己所不欲, 毋施于人 、言而有信 、举一反三、川流不息……
成语历史知识竞赛
4.一些普通的“小人物”往往却因为成语的 流传而家喻户晓,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趣事给我们 阐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说出与以下“小人物” 有关的成语。
答案: 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赵括、纸上谈兵
成语历史知识竞赛
8. 讲诚信道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现 实生活中也有少数因为利益而违背诺言,不讲道 义的伪君子,你能找出形容这种人的成语吗? (回答2个以上可得分)
答案: 背信弃义、忘恩负义、见利忘义、出尔反尔、利令智昏
成语历史知识竞赛 9.成语“煮豆燃萁”源自曹植著名的《七步 诗》,请说出这首诗的内容。
答案:看法:精神可取,但做 法不科学。 表演:注意“股” 指大腿,不是屁股。
*

321 、、、
对“ 谁退
秦赵楚 成
王王王
做避 出三 的舍 承”
第 十 七
诺是 题
?晋


·答案:一、楚成王
第十八题
曹操带兵来到一个没水的地方,士兵多说口 渴,曹操骗他们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梅子 又大又甜又酸,士兵听了直流口水,忘了口 渴。后人由此得出一个成语来形容用空想安 慰自己。请指出这个成语,并再说处于此十 分类似的一个成语。
一心一意——
自 圆 其 说
可 圈 可 点
四 大 皆 空
四 脚 朝 天
扬 眉 吐 气
正 中 下 怀
德 尖峰时刻
抢答题在主持人读完题喊“开始”后, 方由可各组参赛队员按答器答题,抢答 或错答的倒扣题目相应分数。
第一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出处是什么?
⑴叶公 ⑵愚公 ⑶庸人 ⑷盲人 ⑸郑人 ⑹塞翁
答案: ⑴叶公好龙 ⑵愚公移山 ⑶庸人自扰 ⑷盲人摸象 ⑸郑人买履 ⑹塞翁失马
成语历史知识竞赛
5. 对联成语在成语中独树一帜,富有语言魅力。 以下所给的成语只有上联,请对出下联。
⑴士别三日
⑵鞠躬尽瘁
⑶前事不忘
⑷不入虎穴
答案:⑴刮目相看
⑵死而后已
⑶后事之师
心有灵犀 猜成语
比赛规则:
以两人为一组。一人从多媒体中读取 题目并用肢体动作或语言(不能说出成语 中任何一个字)向同伴提示题目的内容, 同伴根据提示猜出。限时2分钟,每组只有 10个成语,规定时间内,猜中一个得10分。 (ps:过难题目或实在无法猜出可以跳过
此题目,继续抽取下个题目 )
第一组
1 怒气冲冲
答案: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
第十九题
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写了一本书,放 在咸阳城门口展示,同时公开悬赏:如果有 人能增加或删除书中的一个字,就可以得到 黄金千两。请说出由此事概括出的一个成语, 并指出这本书的名称。
答案:一字千金, 《吕氏春秋》。
第二十题
学好一门学科除了要有好的学习方法之外, 一些基本的素养是不可缺少的,譬如要学好 历史,必须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功底,有些字 词古今解释是不一样的,请解释 “三思而行” 中的“三”和“固若金汤”中的“汤”的含 义。
答案:三—多次; 汤—城 池,护城河。
成语历史知识竞赛
2.许多成语来源于我国古代的神话或 传说,如女娲补天、牛郎织女等,请在举 出至少两个这样的成语来。
答案: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钻燧取火、天衣无缝
成语历史知识竞赛
3. 成千上万的成语记载于我国各类文献中, 《汉语成语词典》作过粗略统计,仅出自于《论 语》一书的成语就多达120多条,请举出几条源 自《论语》一书中的成语。(举出两条以上可得 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