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家风家训典型事迹材料汇总篇

精选家风家训典型事迹材料汇总篇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徳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家风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萃深孚众望而为家族英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其懿行嘉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训,流风余韵,代代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徳风貌和审美风范。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家风家训典型事迹材料,欢迎阅读。

家风家训典型事迹材料一盛章华,今年岁,于年退休,现今居住在瑞华社区大兴星城。

全家人,公公、夫妻俩、儿子、媳妇、孙子。

她为人和气,待人热情,在家孝敬公公,相夫教子,左邻右舍都认为她是一个好心人、好媳妇。

一、百善孝为先,弘扬家庭美徳常育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孝和爱,它们才是幸福的源泉。

盛章华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也是亲身去做的。

在家里全家人和睦相处,相敬如宾。

有事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而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家庭。

盛章华的公公常常生病,丈夫和公公都是企业退休的,没有多少积蓄,家庭负担重。

儿子媳妇又是自主创业,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在了她的肩上。

她一边要一日三餐做饭,一边还要给公公送饭,并且揽下整个家务。

忙得像旋转的螺,她也没有任何怨言。

她贤惠豁达,从结婚至今从未和公婆红过脸,从未和单位的同志及邻居们拌过嘴。

年她的媳妇生了小孩,她的负担更重了,但她对媳妇就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全天伺候,媳妇爱吃什么,她就买什么,把媳妇照顾得非常周到,月子坐下来身体养得白白胖胖的,恢复得很快。

连媳妇的娘家人都说,这个婆婆打着灯笼都难找。

并教育女儿要好好孝敬公婆,要把家庭的这种美徳传承下去。

二、家庭和睦,父慈子孝盛章华的贤淑还表现在,公公的每一个生日,她都不会挪下,都给老人过好一个个愉快的生日。

老人的衣服脏了也是主动洗,还立期督促老人洗澡换衣,左期给老人换被子。

她的公公常常爱到航天园去与一帮老朋友打牌,一般情况下是丈夫去接,若丈夫不在家,她不管天晴下雨都去五里外的航天恫接老人回家。

老人逢人便说,有这样的儿媳感到太幸福知足了。

公公身体好的时候,也担心一家人的身体,现在水管里的水质不好,他就去山上背矿泉水,供一家人饮用,一直坚持不懈。

盛章华带领广大妇女锻炼身体的行为,也得到了从公公、丈夫直至儿子、儿媳全家人的大力支持。

一到晚饭后,公公或丈夫就把音响提到了锻炼的场地, 儿子和媳妇就下载音乐和舞蹈,有时还给她端水拿衣服。

多年来,在盛章华的精心操持下,家庭气氛越来越活跃,公公活得越来越有精神,家庭关系也越来越和睦。

三、热爱生活,无私奉献盛章华退休以后,就到大兴星城居住,优雅的环境,宜人的空气,触发了她那颗好动的神经,也激发了她决心把大家带动起来,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热情。

大兴星城是一个新建的小区,有五千户人家,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自然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生活环境,而且彼此互不相识,以老人和小孩居多,很多老人都年过花甲,生活也相对单一和无聊,除了做一天三餐饭以外,没有什么有趣的活动。

于是盛章华逐家逐户去动员,要好好锻炼身体,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她和几位阿姨找场地,组织大家跳广场舞,任队长兼舞蹈教师。

并且首先自掏腰包,买了音响,和大家一起有时跳舞,有时做医疗保健操,有时到郊外去郊游。

也组织阿姨们参加社区的各种文体活动。

为小区居民的生活营造很好的氛带I。

她还努力提高自己艺术水平,首先自己在家把每一个舞蹈练习熟炼后才去教其他的人,常常是练得汗流泱背, 晚上才去教大家。

她为大家做了那么多,一点没有计较报酬,完全是无私奉献。

她还热心公益事业,枳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配合社区开展相关工作。

她是居委会属下的文体队的负责人之一,还积极参加联席会议事,自觉维护居住区的公共卫生和公共利益。

我们从盛章华的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传统女性勒劳、善良、慈爱、孝敬的美徳。

同时也愿天下所有家庭都能这样和谐、幸福,都像盛章华这样贤徳、善良,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更加美满。

家风家训典型事迹材料二吴向东、张道珍夫妇系油坊岗社区房小郢居民组居民,夫妇两弃有一子,并且儿子已于前两年结婚成家,今年份,家中再添一新成员一一可爱的小孙女。

吴向东是常青机械厂的一爼职工,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妻子张逍珍也是该厂的一名普通工人,夫妻两人在工作上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几年前妻子张道珍在工作之余爱上了广场舞。

为了丰富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决定组建舞蹈队,得知该消息后,她多次跑来社区要求加入到社区舞蹈队C舞蹈队组建成功后,又因无人领队导致舞蹈队活动一直开展不起来,于是她毅然决左挑起领队的重担。

然而要当好领队并非那么容易,首先自己要学习新舞,为了能够更好地教会其他队员舞蹈动作,她总是对着电脑视频一颯又i遍的练习,每个细小的动作都要求近乎完美,尽量做到和电脑视频上的一致,和舞蹈音乐无缝对接。

平日里夫妻两人从不吵闹,自从妻子有了这一爱好后,丈夫总是全力支持。

为了不耽误其他队员练舞,每天晚饭时,妻子总是急匆匆地扒上两口饭菜,连锅碗也来不及洗便拖着播放器岀门了。

每当妻子他们有演出任务,需要加班排练时,他和儿子、儿媳就把所有的家务都包了。

遇到妻子排练到很晚时,自己还要扮演起护花使者的角色,岀门接妻子回家。

因为是刚成立的舞蹈队,没有什么活动经费,常常需要自己自掏腰包解决,有时光一个月的话费就高达五六百元。

她也并没有因此而斤斤计较,同队的队员经常说她傻,她却笑着说道“既然自己身为领队,就要发挥领队的作用,尽全力带好这支队伍,平日里有点开销什么的也属正常,垫点钱就垫点钱呗,谁叫自己有这个爱好呢?”今年下旬,她带领着社区舞蹈队参加包河区举办一场广场舞大赛,为了能够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她天天晚上带着队员们排练到很晚,把家里而的大小事务全部丢给了丈夫一个人,一心一意地和队员们排练舞蹈。

演出前更是为了队员们的演出服装跑前跑后,忙得不可开交。

队员们的身材不一,有胖有瘦,她就亲自帮队员们修改服装,每个细肖都认真对待。

虽然经过一个多月辛苦的排练没有得到好成绩,大家心里都不好受,而作为领队更是自责起没有把大家带好。

看到妻子这么难过,于是丈夫和孩子便做起了她的思想工作,丈夫语重心长地劝道“比赛重在参与,只要尽力了没人会责备你,更何况以后机会多得是,下次再努力相信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儿子吴明超在夫妇两的悉心教导下也表现得相当优秀,大学时期就被纳入了党组织,成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

事业上更是不让父母操心,大学毕业后便经营起一家网吧,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作为儿子,虽身为男儿,对待自己的父母却比一般的女孩都要体贴细心。

工作之余,常常对父母嘘寒问暧,平日里主动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虽然母亲经常忙着舞蹈队里大小事务,顾不了家里的琐碎事情,但是在儿子和丈夫的帮忙下,家里的一切事务被打理得有条有理。

夫妇两常常教冇自己儿子,不图你对社会有多大贡献,但起码要坚持做人的原则,违法的事不做,有悖道徳伦理的事不做。

更何况你现在已经成家立业了,作为丈夫你要挑起家中的重任,好好疼惜妻子,作为父亲你更要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儿媳施冬琴于去年与儿子结婚,成为家庭的一份子。

平日里对公公婆婆很是尊敬,自结婚以来,从未和公婆红过一次脸,顶过一次嘴,耍过一次脾气,不管大事小事都主动征求公婆的意见,耙公婆真正地当成了自己的父母来对待。

对于婆婆的爱好,作为儿媳更是从头到尾都全力支持。

虽然婆婆平日里忙着排练舞蹈,不能帮自己照看孩子,但是身为儿媳的她从未有过一次怨言,她总是说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爱好,就像我自己也有自己的爱好,父母已经辛苦一辈子把我们抚养成人成家,作为儿女们我们更应该支持和理解他们!”组建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经营,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强调精神上的诸如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帀;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老爱幼、坦诚相待,传承良好的家风家训;只有继承这种光荣的传统才能把家庭生活过的更加幸福美满。

家风家训典型事迹材料三“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与人为善,孝敬长辈”这十六个字的家风家训,是冯村乡中阳村张重轩的曾祖父订立的。

还在他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就给他讲解这十六个字的深刻含义,并以闫景村的“李善人”为例,教育他如何做一个有所作为而且心地善良的人。

从此这十六个字的家风家训在张重轩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学校里,张重轩不仅刻苦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慷慨无私,乐于助人。

六十年代初期,正值国家困难时期,每当星期一走学校时,母亲总要给他准备一些干粮,作为生活补贴,可是到了学校等不到天黑,他就把所有的干粮分发给同学们,善良之心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

步入青年之后,由于兄弟姐妹多,父母亲实在无力抚养,便把他过继给了中阳村的姑姑, 这时候的张重轩虽然只有十八、九岁,但已经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他干活舍得出力,而且手中出活,同伴们都愿意和他搭班干活。

当时他的义父义母年老多病,别说是到地里干农活,就是干家务活也力不从心。

张重轩特別有耐心,从地里干活回来,不是提水扫院,就是烧火做饭,全家人的脏衣服他总是利用晚上时间来洗,他的所作所为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二老生病,他总是及时给二老请医治病、熬药喂汤,从不急躁。

二十二岁那年,在众亲友的帮助下,他成了家,娶回了一位聪明、贤惠、宽容、大度而且特别能体贴他人的好媳妇冯素贞。

冯素贞可真是一位贤内助,她不仅心灵手巧,而且有文化、有智葱。

在学校担任民办教师那几年,年年彼评为“优秀教师”。

后来公婆生活不能自理,她便辞掉学校的工作,回到家中专门侍奉公婆,使二老安详的度过晚年,后来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相继出生,她相夫教子,使儿女们个个成才,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尽管他们夫妻二人勤劳能干,但在那农业学大寨,吃大锅饭的年代里,别说是没钱花, 连填饱肚子都成了问题,为了摆脱困境,张重轩包过砖瓦厂、到冯村农机厂、家私厂跑过业务,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所得报酬连岀差补助加在一起也不过千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制泄了一系列富民政策,这一下,张重轩有了用武之地, 他凭着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孤身一人,到省城太原去闯天下。

他先到一家工厂打工,厂领导看到他有能力,专门安排他岀外跑业务,两三年时间,他协助厂领导,把工厂办得很有起色。

工人们不但每月能及时领到应得的报酬,而且还有非常可观的奖金。

厂里百十名工人,只有一提到张重轩,个个竖起大拇指,称赞他特能干。

后来政策有了更大的变化,允许私人办企业,张重轩辞掉了原来厂子的工作,多方融资在太原办起了自己的企业。

由于他善用人,会管理,企业效益十分可观,不仅年年及时给国家上缴税,而且按时足额给全厂职工发放工资和奖金,张重轩心地善良,关心职工,他一旦知道哪位职工家庭有了困难或得病住院,他都给予特殊照顾,及时送去现金和营养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