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色南方稀土(新丰)有限公司7000t/a稀土分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本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二〇〇八年十月目录前言广东珠江稀土有限公司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是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建设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于2001年10月由广州珠江冶炼厂改制而成。
原广州珠江冶炼厂于1966年建厂,是一家有着40多年历史的老牌稀土企业,也是我国最早实现稀土萃取全分离的稀土骨干企业,曾为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
目前,珠江稀土公司的劣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工及其他加工成本高,失去了价格竞争优势。
2)企业建厂时间长,厂房、设备严重老化,工艺流程不合理,产品质量不稳定,工艺改造和产品升级困难。
3)公司地处广州市区,受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制约越来越大。
4)无原料基地,稀土矿的采购越来越受限制。
5)工厂厂房分散、生产系统多,造成水、电、蒸汽消耗量大、能耗高。
基于上述背景,广东珠江稀土有限公司提出了将本公司3000t/a稀土项目整体搬迁的发展思路,并获得国家发改委稀土办[2007]26号文件的批复同意。
根据国家发改委规范稀土行业管理,提高稀土生产集中度,开展集约化生产经营的行业发展要求,广东珠江稀土有限公司联合了江苏卓群纳米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民营企业,稀土分离能力为南方离子型稀土2000t/a)、常熟盛昌稀土材料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常熟市,民营企业,稀土分离能力为南方离子型稀土2000t/a),三家公司一致同意整合,并联合成立中色南方稀土(新丰)有限公司,将总共7000t/a的生产能力集中搬迁至新的工厂。
本工程整个项目总投资47251.4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3441.7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3809.74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环保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要求,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应首先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为此,中国有色金属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和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担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总论1.1项目特点我国的稀土分离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本项目采用国内先进、成熟的箱式萃取工艺进行南方离子型稀土的分离,所产生“三废”的特征污染物如下:1)废气的主要特征污染物分别为工艺废气中的HCl气体、氨气和锅炉烟气、烟尘;中的SO22)废水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为pH、COD、氯离子和氨氮;Cr3)稀土矿伴生的放射性元素会在酸溶废渣中得到富集,但仍属于低放射性水平废渣。
1.2评价目的1)查清现有三家稀土企业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和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并开展相应的退役或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
2)在进行新厂址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工程分析、清洁生产分析的基础上,预测搬迁工程完成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从而提出避免或减少污染,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与建议;3)论证建设项目清洁生产水平,以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按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和清洁生产等的要求提出评价建议,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4)根据韶关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新丰县工业发展规划、回龙镇总体规划和国家有关产业技术政策,并结合区域环境资源,对选址的环境可行性和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予以评价,给出明确结论,提出评价建议或要求。
1.3环境保护目标评价区内环境保护目标及敏感因素见表1-1表1-1 评价区内环境保护目标1.3评价因子本评价根据环境要素的识别和拟建工程性质、生产工艺与污染物排放特点,确定本项目评价因子,具体见表1-2。
表1-2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结果表1.4评价标准根据工程排污特点和评价区域环境特征,本环评初步选定以下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具体实施标准以广东省环保局确认的标准为准。
1.4.1环境质量标准1)空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2)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标准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8455—2005);3)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中Ⅲ类水域标准;4)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5)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
1.4.2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排放分别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27—2001)、《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2)污水排放执行《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26—2001)一级排放标准;3)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Ⅱ类标准;施工噪声限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4)工业固废分别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7—2007)。
1.4.3辐射环境标准1)《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
2)《放射性废物的分类》(GB9133—1995)。
3)《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暂时贮存规定》(GB11928—89)。
4)《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
5)《稀土生产场所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39-2001);1.5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表1-4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2.工程概况2.1项目基本情况1)建设项目名称:中国南方稀土(新丰)有限公司7000t/a稀土分离项目。
2)建设单位:中国南方稀土(新丰)有限公司。
3)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厂址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回龙镇回龙村以西的丘陵地带,紧靠省道347公路,距回龙镇约 1.5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4′13″~113°54′32″, 北纬24°09′25″~24°09′27″。
当地交通以公路为主,经省道347线北至韶关约130km,南至广州约160km。
当地主要地表水回龙河位于项目以东约700m。
4)建设性质:搬迁改造。
5)建设规模:年处理南方离子型混合氧化稀土7000t(折合为TREO)。
6)主要建设内容见表2-1。
7)产品方案本项目的主要产品及产量列于表2-2。
表2-2 产品方案一览表2.2工艺概述[2-(2-乙基己基)磷酸-2-乙基己基酯]—煤油—HCl体系对离采用P507子型混合氧化稀土进行萃取分离。
工艺过程均为:酸溶—萃取—沉淀—灼烧—筛混—包装。
主要工艺流程概述如下:1)酸溶除杂工序。
在机械搅拌反应槽中将稀土原料用盐酸溶解,控制一定2-,的溶液pH值使Fe、Al等水解沉淀,并在溶解完全后投加定量氯化钡去除SO4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压滤,得稀土酸溶液送萃取工序。
压滤渣定点堆放。
2)萃取工序。
以来自酸溶除杂工序的稀土酸溶液为原料,盐酸和氨水为辅和环烷酸为萃取剂,采用模糊萃取与串联萃取技术,经多层萃取分离,助料、P507产出各种单一稀土氯化物料液送草沉工序。
3)草沉工序。
以萃取产出的各种单一稀土氯化物溶液为原料,草酸为沉淀剂,将各稀土元素从液态转化成固体沉淀,并用纯水(去离子水)洗涤,得到合格的各单一稀土草酸盐送灼烧工序。
4)灼烧工序。
采用电热辊道窑或电热隧道炉,在一定的温度下,将稀土草酸盐灼烧转化成稀土氧化物。
5)过筛、混料包装工序。
将灼烧后的稀土氧化物通过一定目数的筛网,去除粗粒杂物,并以批量混合均匀,包装入库。
2.3污染源、污染物与污染控制措施2.3.1大气污染及治理措施废气污染源主要有锅炉燃煤烟气、灼烧窑烟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HCl废气及少量的含NH废气、含萃取剂和煤油的有机气体。
3本工程对各类大气污染物均采取了有效的污染控制治理措施,确保达标排放。
各污染源名称、所排放污染物、治理措施及排放情况见表2-3。
2.3.2污废水污染及治理措施生产废水主要有皂化废水、稀土反萃有机相洗涤水、稀土沉淀母液及稀土沉淀洗涤水、生产车间地面冲洗水、纯水站制备废水以及研发检测车间废水等,生产废水总产生量1161.9m3/d。
主要废水治理措施:1)草酸母液处理:采用三效蒸发浓缩设备治理,分离后的滤液排入废水处理站处理,蒸发过程中回收的蒸馏酸水返回配酸工段使用。
2)废水处理: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统一处理,采用广州中大环境治理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的脱氨+生化处理新工艺,废水处理后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一级标准。
2.3.3固体废物污染及治理措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有:1)离子型稀土酸溶渣。
主要成分为SiO2、Fe2O3、Al2O3和少量稀土,具有低放射性,产生量约478.5t/a。
2)废水处理沉淀渣。
主要成分为草酸钙,氯化钙,产生量约2500t/a。
根据对废水处理沉淀渣毒性浸出试验检验结果,本项目废水处理渣属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3)废气脱硫除尘渣和煤渣。
来自锅炉房和水膜收尘器,产生量约6340t/a,根据类比调查,本项目煤渣属于第I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主要治理措施:1)酸溶渣(具有低放射性)用双层袋(内塑外麻)包装临时存于渣场的混凝土渣池内,然后定期集中送至放射性废物填埋场进行填埋。
2)废水处理站产生的沉淀渣属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送新丰县垃圾填埋场。
3)废气脱硫除尘渣和煤渣外售给当地水泥厂或做制砖原料进行综合利用。
2.3.4噪声污染及防治措施高噪声设备主要有:锅炉房鼓风机(2台)95dB(A)、引风机(2台)90dB(A)、除尘水泵(1台)80~90dB(A);酸溶、沉淀车间空气压缩机(13台)85~90dB(A);污水处理站提升泵、水泵等80~90dB(A)。
主要防治措施:各噪声设备声级均超过85dB(A),对高噪声设备的降噪措施以“隔声减振为主,吸声为辅”的原则,首先是在设备选型方面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其次是采用消声器(如在风机的进风口、出风口设消声器、安装吸声材料、在管道上用保温棉吸声材料作隔声处理等)、隔声、基础防振减振、建筑物隔离和设立隔音休息室等措施减噪。
2.3.5放射性污染及防治措施针对生产原料、酸溶渣及废水处理泥渣、酸性废水的放射性污染特点,采取有效、安全的处置方式,以控制和减轻放射性的污染。
3 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由建设期的环境影响分析可知,虽然建设期的环境影响基本上都是短期的、局部的和可逆的,但若不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建设单位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尽量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并必须在施工合同中明确有关内容,对施工单位提出具体要求,同时建设单位和当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污染防治措施得到充分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