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授课要点
蔡新华
三、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
(一)个人独资企业
1、与一人有限公司不同,个人独资企业不是法人,个人独资企业的责任就是个人的责任,要由个人承担,实务上是先由企业的财产承担,不足部分再由个人财产承担。
2、法律也允许个人独资企业由家庭共有财产出资设立,如果这样做,出资设立的这部分共有财产也要用于承担企业的责任。
3、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是自然人,并且是中国人,显然掌握公权力的公务员是不允许办个人独资企业的;注意一人有限公司的投资者既可是自然人亦可是法人。
4、个人独资企业的出资是个人或家庭的共有财产,没有注册资本的概念;公司法修改后,一人有限公司的法定最低注册资本取消,但注册资本并未取消。
5、个人独资企业工商登记注册非常简单,如果开展异地经营,依照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的要求,需要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的分支机构,与个人独资企业是一样的没有法人地位。
6、个人独资企业通常自己管理,但是投资者也可以委托管理,基于投资者的信任,受托管理人对企业负有忠实义务(未经许可,不得自我交易或有为竞业行为);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协议限制受托管理人的权限,但是这样的限制对善意的第三人(不知情的第三人)不具有约束力,如果第三人主张管理人代理企业签订的生意合同有效,投资者的抗辩是不能成立的。
7、个人独资企业解散清算偿债顺序是:职工工资和社保、企业所欠税款、其他债务,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要由个人财产或家庭共有财产承担责任;个人独资企业不存在破产的问题。
(二)合伙企业基础
8、合伙企业与公司不同,与个人独资企业相同的是,仍然不是法人,合伙企业的责任要由全体合伙人共同负责,当然实务上也是先由企业的财产承担,不足部分再由全体合伙人的个人财产承担,叫做无限连带责任:债权人有权向其中之一或部分合伙人单独主张权利,不得拒绝或抗辩,合伙人承担全部责任后可以向其他合伙人追偿,但这不是债权人关心的问题。
9、全体合伙人之间是合伙关系: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出资形式多种多样,收益风险分配并不强调出资比例,原则上每一合伙人都有权参与合伙经营管理,经营风险共担并且对外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此合伙人之间具有极强的信任关系即人合性。
10、我国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为两类: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其中有限合伙人的法律地位类似于公司的股东,仅对合伙企业的债务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三)普通合伙企业
11、普通合伙企业设立与公司设立的重要不同是,允许合伙人用劳务出资(人力资本),条件是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与个人独资企业相同的是没有资本的概念。
12、普通合伙企业的财产与全体合伙人的个人财产在法律责任的承担上是不区分的,不过经营上两者是应当区分的,普通合伙企业的财产由合伙人的出资、以合伙人名义取得的收益和依法取得的其他财产组成,是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由全体合伙人共同共有,即管理、使用和处分由全体合伙人共同决定。
13、合伙人的法律地位可以用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来描述,它不是指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具体财产或价值的拥有,除财产内容外还代表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法律身份地位;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合伙人的财产份额可以转让给原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后失去合伙人的身份,但是要对转让前合伙企业的债务(对外)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受让人取得财产份额成为合伙人,也要对受让前合伙企业的债务(对外)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人之间责任的分担是内部问题,并非债权人所关心。
合伙人以自己的财产份额出质,由于面临无法偿还债务从而导致财产份额转让的问题,因此也需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否则出质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
14、合伙企业的事务原则上由全体合伙人共同执行,但合伙协议或全体合伙人也可共同决定委托部分合伙人执行,甚至委托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管理人员执行,条件是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合伙企业法规定有些事项必须由全体合伙人一致决定,不能采用委托方式执行。
15、合伙事务采用委托执行方式管理时,执行合伙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非执行合伙人有知情权、监督权、提出异议的权利并可以撤销委托;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具有忠实义务,需要注意的是,自我交易是相对禁止事项,竞业行为是绝对禁止事项,这与个人独资企业(被聘管理人)和公司法(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中的规定都是有差别的。
16、合伙企业中的许多事务需要合伙人共同决定,合伙企业法规定的原则是:一人一票,一般事项全体合伙人过半数通过,重大事项除非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否则需全体合伙人一致通过。
17、合伙企业内部全体合伙人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原则的具体规定是:有约定依约定、无约定按出资比例、出资比例不清楚时平均分配。
18、对于非合伙人参与经营管理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承担的法律原则是,故意或重大过失应该赔偿合伙企业;要注意的是对外并不对债权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19、合伙企业债务清偿的原则是,先以合伙企业的财产清偿,当合伙企业的财产不足时,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人因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所超出应承担损失份额可以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20、当合伙人的个人债务需要用合伙人的财产份额进行清偿时,债权人并不能当然地取得欠债合伙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原则是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欠债合伙人的财产份额,出于维护合伙企业的人合性,同等条件下其他合伙人具有优先购买权。
21、合伙企业成立后可以扩充合伙人,要取得合伙人的资格,必须取得全体合伙人的一致同意;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无论新加入的合伙人是否知晓,对外都将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对内即合伙人之间则依入伙协议的约定处理。
22、与有限公司不同(股东原则上不允许退股),合伙原则上可以退伙,不过出于维护合伙企业组织的稳定,合伙企业法对退伙也有比较严格限制规定,包括自愿退伙(协议退伙、通知退伙)和法定
退伙(当然退伙、除名);由于合伙企业的人合性,普通合伙人原则上不能继承,也无继承的义务,因此,当合伙人死亡时,继承人可以要求结算被继承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
23、会计师事务所或律师事务所可以采用合伙企业形式从事执业活动,因为是以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向客房提供服务,法律将其定位为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特殊之处主要包括两点:第一、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合伙企业造成的损失,其他合伙人仅以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承担(有限)责任;第二、法律强制性要求这类合伙企业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即建立执业风险基金和购买执业保险。
(四)有限合伙企业
24、有限合伙企业中普通合伙人(对外)承担无限责任,有限合伙人仅以出资为限(对外)承担(有限)责任,实务当中主要是满足风险投资的需要。
25、有限合伙人享有类似有限公司股东有限责任的好处,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法律对有限合伙人施加了若干限制:有限合伙人不得劳务出资,不得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不得对外代表合伙企业等。
当然出于激励投资者做有限合伙人投资有限合伙企业,法律专门划定界线范围,明确规定对若干事务的干涉或执行,排除在执行合伙事务的范围之外,从而仍享有有限合伙人法律地位的好处。
26、由于有限合伙人不能执行合伙事务,因此法律角色类似于有限责任的股东,故有限合伙人财产份额转让原则上勿需其他合伙人同意,法律原则上也未规定有限合伙人的忠实义务(未经许可,不得自我交易或有为竞业行为等)以及其他要求。
27、合伙企业法允许有限合伙企业中的普通合伙人或有限合伙人转换身份,法律规则是有限合伙人转换为普通合伙人时要对转换前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普通合伙人转换为有限合伙人时仍对转换前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五)合伙企业其他
28、合伙企业与个人独资企业一样不存在破产的问题;合伙企业解散前应当进行清算,清算财产分配规则是:职工工资和社保、企业所欠税款(因企业非法人,所以不是企业所得税)、普通债务,剩余财产在全体合伙人中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