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7届高三后期复习备考与尖子生培养策略概述
2017届高三后期复习备考与尖子生培养策略概述
(三)问题导向,提高教学效率
高三后期的教学应秉承的理念 以学定教,问题导向,能力立意
以考纲为标准 以学生问题为出发点 以训练为主线 以思维、能力提升为目标
30
后期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科知识方面 基础知识还不扎实。 知识点呈散点分布。 部分知识出现遗忘。 学科能力方面 审题能力普遍不足。 提取信息能力不足。 理科计算能力欠缺。 文科表述能力欠缺。 答题规范存在问题。
物理学科的专题复习设计
专 题
1.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
知识内容 专题 2.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
3.带电粒子的运动
4.功和能 5.电磁感应的综合应用 6.物理实验
能力技巧 专题
7.物理图象
8.高中物理解题的数学工具
9.高中物理解题的分析方法和技巧
化学学科的专题复习设计
知识篇 化学基本概念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电解质溶液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化学实验基础
13
(2)引导考生掌握答题范式或术语
评卷老师的“偏爱范式和术语倾向”。 所谓“范式”,就是解题的过程和步骤的规范的格式。理科 的计算题都有范式,理科的解答题和文科的简答题也有一定的格 式,即我们常说的先答什么,再答什么,最后总结什么。 所谓“术语”,就是为学科而产生的专用词语、为学科教学 产生的专用词语。
从学生做题入 手,生成问题, 激发思考。 归纳方法、 思路、规律。 再让学生 举一反三、 变式训练。
“先考后教”的教学模式
先考 先 学 预 学 , 先 思 先 练
后教
再考
再练
40
发现问题
40 分 钟 小 考
点 拨 讲 解
考 点 透 析
归 纳 拓 展
分 钟 提 升 小 考
发 现 问 题
补 偿 训 练
化学
生物
删去“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从 “4选1”变为“2选1”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 任选1个作答 在考试大纲中删去选修1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考试说明选 修1中增加“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选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调整成“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 PCR)”。 “3选1”变为“2选1” 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生从“旅游地 理”和“环境保护”任选1个作答
高三后期备考策略
——暨尖子生培养期复习备考的重要性
备考后期,是学生复习迎考的攻坚期 备考后期,是教师指导备考的关键期
备考后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心期
2
高三三轮次备考的定位
复习阶段 第一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 第三轮复习
时间安排
内容安排
16年8月---17年2月
全面覆盖 打牢基础
地理
历史
删去“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探索 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从 “6选1”为“3选1”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20世纪的战争与和 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任选1个作答
政治
对学科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 证和探究问题”四项能力考核目标的解析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补充试 题样例加以说明,进一步明确考查要求。
技能篇
选择题题型应对策略 反应原理主观题型应对策略 无机综合题型应对策略 实验设计与探究题型应对策略
生物学科的专题复习设计
第一部分 知识与能力专题 专题一 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细胞工程 专题二 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发酵工程 专题三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四 细胞的生命历程和生物的生殖发育 专题五 遗传.变异.进化和基因工程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七 生物学与STSE 第二部分 方法与技巧专题 专题八 生物图形.图表信息题 专题九 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
数学学科的专题复习设计
知识专题 ①不等式 解题方法专题 高考中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高考中填空题的解题方法 高考中解答题的解题方法
②函数与导数
③数列 ④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⑤解析几何 ⑥立体几何 ⑦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数学思想专题
高考解题中的数学思想
高考解题中的数学能力 数学文化专题
英语学科的专题复习设计
考试技巧
学生答题常出现的问题(高考阅卷的经验)
书写字迹不佳(最佳字体?) 答题位置超出扫描切割区 学科专业术语书写错误 口语化答题 答题没有逻辑顺序
学习心态
激情不够 松懈放弃 紧张焦虑
高考学生丢分因素分析
(1)阅读能力的不足 考生的阅读能力即审题与读题能力不足,不能从试
2016年10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
语文
数学 物理
删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 读”,均改为必考 删去“几何证明选讲”,从“坐标系与参数 “3选1”变为“2选1” 方程”和“不等式选讲”任选1个作答 “选考”变“必考”
“4选1”变为“2选1”
删去“选修2-2”,将“选修3-5”列为必考, 从“选修3-3”和“选修3-4”任选1个作答
第二部分 技能篇 专题五 定位与定量分析 专题六 地理图表分析 专题七 地理解题技巧 第三部分 热点篇 专题八 热点透析
政治学科的专题复习设计
1.知识专题 《经济生活》:基本经济理论 《政治生活》:国家和国际社会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文化生活》:文化的作用及发展、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 《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热点专题 根据一年内社会热点概括8个左右的热点专题,用问题切入的方式进 行热点解读。
历史学科的专题复习设计
第一部分 专题1 中国传统文明的形成-----先秦 专题2 中国传统文明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 专题3 中国传统文明的繁荣-----隋唐、宋元 专题4 中国传统文明的衰落-----明清 专题5 工业文明的冲击-----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专题6 觉醒与探索-----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 专题7 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专题8 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9 中国特色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10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希腊、罗马 专题11 西方近代文明的兴起-----工业革命前的资本主义 专题12 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 专题13 二战前的世界-----社会主义建立和资本主义的变化 专题14 二战后的世界-----当代世界的发展与局势
17年3月---17年4月
能力提升 重点突破
17年5月--精准把握 状态调整
目标要求
夯实基础知识; 掌握基本技能
强化系统建构; 提高综合能力
把准高考脉搏 积极心态迎考
教师在备考中的关键作用
把握高考方向; 精选试题训练;
能力突破提升;
归纳总结提炼;
(一)研究高考,把握命题方向 (二)专题突破,考教练相结合 (三)问题导向,提高课堂效率 (四)精选习题,有效进行训练 (五)科学有效,培养优秀学生
第二部分 专题15 新题型示例 专题16 能力与技巧 专题17 史观与素养 专题18 国内外热点
地理学科的专题复习设计
第一部分 知识篇 专题一 地理过程的原理和规律 第一讲 地球运动原理和规律 第二讲 大气运动原理及规律 第三讲 水体运动原理及规律 第四讲 地壳及地表物质运动原理及规律 专题二 地域差异的特征及成因 第五讲 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特征及成因 第六讲 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结构及区位分析 专题三 人地关系的问题及协 专题四 区域及其可持续发展
模拟考试 专题测试 题型训练
学 生 错 误
提炼 共性 问题
确定 补漏 专题
专题 教学 专题 训练
明确后期复习的着力点
专题、板块——载体
思路、方法——重点
熟练、规范——增分点
语文学科的专题复习设计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板块 第二部分 能力技巧板块 第一专题 古诗文及文化经典专项突破 第二专题 现代文阅读专项突破 第三部分 写作专项 作文训练一 思考生活 作文训练二 哲理思辨 作文训练三 道德品行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专题1 名词和动词(短语) 专题2 形容词和副词 专题3 动词时态和语态 专题4 非谓语动词 专题5 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 专题6 介词和连词 专题7 代词和冠词 专题8 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 专题9 特殊句式和情景交际
第二部分 能力技巧 专题1 完形填空 专题2 阅读理解 专题3 补全短文 专题4 短文改错 专题5 书面表达
2、研究高考命题的规律
做法:一“做”、二“比”、三“找”、四“研”
9
“做”考题
• 不能仅仅把高考题当做一般练习题,而是研究的标本。 高考研究的主要视角: 一看材料维度; 二看题型变化; 三看知识广度; 四看能力要求;
“比”考题
还原命题双向细目表
对比历年高考试题 ——找共性、找趋势 对比相同考点试题 ——找规律、找变化 对比不同考卷试题 ——找特点、找风格
题中获取和解读信息,是近年高考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都比较突出。其中文科占失分总 量的1/2左右,理科占失分总量的1/3左右。
2、分析、推理、概括能力欠缺
• 进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纳、推理与判断、 抽象与概括等思维和论证的能力不足,仍然是考生 失分的重要原因,这在理科差不多是考生失分的最 主要原因。文科则在主观题的表现尤为突出。
34
3. 书面表达水平不高
• 高考作为一种书面考试,其非选择题部分,最终 是体现在应试者的书面表达。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不足,仍然是各学科不可小视的一个重要失分原因。 • • 文科答卷主要表现为废话太多,词不达意; 理科答卷多表现为步骤不完整和表达不准确。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