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理信息技术说》PPT课件
《地理信息技术说》PPT课件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环节2:遥感(RS)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由“站的高,看的远”引入遥感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环节2:遥感(RS)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由“站的高,看的远”引入遥感
结合实例,说出遥感的 主要特点有哪些?
遥感的特点
监测范围大 速度快等
动态监测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环节2:遥感(RS)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由“站的高,看的远”引入遥感
GIS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呢?
资源 管理
突城管市理出重点
GIS落实教学目标3
其他 领域
社会 经济
查询511路现行路线理 解GIS修改信息功能
介绍GIS在各领域 的应用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环节5:归纳区别,学以致用
列表比较 三种技术的区别
功能
RS 获取地理信息
GPS 定位 导航
GIS 分析处理信息
遥感的特点
遥感的应用
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卫星火情监测图 根据右图信息判 断火情发生的季 节和火点附近居 民的撤离方向.
火点
印度洋海啸前后的遥感影像
1999年的拉森冰架
观察南极冰架的变化, 并思考原因.
2007年的拉森冰架
199 7 4
5
图比对测监感遥势长麦小冬月至月年 区地海淮黄
2005年的北京奥运场馆
A.GPS卫星星座
B.地面监控系统
C.GPS信号接收机 D.雷达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环节3:全球定位系统(GPS)
阅读资料完成练习,熟悉全球定位 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
突出重点 落实教学目标2
视频展示GPS应用
学生交流GPS在日 常生活中的应用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环节4:地理信息系统(GIS)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三 学情分析
教能力;学过信息技术课, 具备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生心理分析: 喜好并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认知难度分析: 地理信息技术涉及领域多、知识抽象、专业 性强。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四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说出遥感在环境和灾害监测、农业 生产监测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
网页及软件操作可能遇到网速慢的问 题,要有应对措施。
参赛过程要注意细节,如说课与PPT 操作的同步性;说课措辞要严谨;声 音要洪亮;视频文件改成avi格式嵌入 可直接播放,节省时间等。
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2010/12/22
感谢下 载
1.关于遥感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遥感是人们利用肉眼在地面事物进行感。 B.遥感是人们利用一定技术装备,对遥远的
宇宙 C.遥事感物进的行关感键知装。置是航空器突或出卫星重。点 D.遥感技术能监测洪涝落灾实害的教发展学变目化,标便1
于人们及时安排防灾 、救灾工作。
2 .运用遥感监测森林火灾与人工监测相比,优点是 ① 获取资料快,可及时进行动态分析 ② 受地面限制少,避免人员伤亡 ③ 获取信息量大 ④ 探测范围大
2.结合学生实践,感受并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 统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
3.运用资料和实际操作,体验并说出地理信息 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结合实例归纳“3S”技术的区别。了解数字 地球的含义。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五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重点: 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使用GPS卫星定位时,全球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刻,地平面 上空GPS卫星至少有 A.3颗 B.4颗 C.24颗 D.21颗
2.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哪三个数据
A.经度、距离、海拔
B.经度、纬度、海拔
C.纬度、相对高度、距离 D.到两极、赤道的距离和等高线
3.属于全球定位系统用户设备部分的是
A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遥感的特点 遥感的应用 随堂练习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环节3:全球定位系统(GPS)
教学反思
归纳交流GPS应用 观看自制视频 完成学案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环节3:全球定位系统(GPS)
阅读资料完成练习,熟悉全球定位 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
行为条件
行为动词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二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地位与作用: 为必修3区域地理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内容结构: 分四部分,前三部分是三种技术的概念原理特点 及应用;最后介绍三种技术与数字地球的联系。
对教材的处理: 调整为1课时;简化原理;增加、删减并调整 教材案例,有选择性地使用了教材内容。
教学反思
学生操作网页
于应用中学 习GIS应用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环节4:地理信息系统(GIS)
教学反思
北京公交——地图查询
学生查询上学乘车路线,查看北京 实时路况理解GIS查询功能
查询511路现行路线理 解GIS修改信息功能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环节4:地理信息系统(GIS)
教学反思
学生查询上学乘车路线,查看北京 实时路况理解GIS查询功能
落实方法:在案例分析基础上逐步归纳
难点: 三种地理信息技术在应用中的区别。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对三种技术进行区别 (应用的范围、方法、具体作用等)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 提供资源 创设情境
4 解答问题 归纳总结
启发式 讲授法
2 提出问题 引发思考
3 案例分析 体验感悟
自制视频;学生操作网页和软件;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环节6:3S与数字地球
教学反思
全球定位系统 GPS
遥感 RS
地理信 息技术
3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落实教学目标4 数字地球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获取信息
RS
定位导航 GPS 地理信息 GIS 技术
数字地球
处理信息
背景分析
亮点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环节5:归纳区别,学以致用
列表比较 三种技术的区别
实例判断 黄河三角洲的变迁
1976年
1981年
1996年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环节5:归纳区别,学以致用
列表比较 三种技术的区别
突破难点 落实教学目标4
实例判断 黄河三角洲的变迁
软件操作 谷歌地球
背景分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 第一章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 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北京十八中
孙婷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 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背景 分析
教学 方法
教学 过程
教学 反思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以课标为依据
以学生为根本
以教材为基础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一 课标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 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 的应用; 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 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环节1:问题导入新课——引起思考,引出课题
区域地理环境的研究领域
气候、环境、资源、自然灾害、城市规划等
原始数据的获取、 分析和处理
地理 信息技术
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更精确的情况分析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环节2:遥感(RS)
教学反思
归纳遥感应用 分析案例 创建情景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 设计新颖,过渡流畅,体现 知识之间的联系。
学生操作 贴近生活,增强了学生对3S技 术应用的体验和感知,激发学习兴趣。
从课前设计到课上落实,处处挖掘信息技 术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充分体现学习身 边的地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教学理念。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过程
2008年的北京奥运场馆
灾害 农业生产
环境变化 工程建设
判断火情发生的季节和火 点附近居民的撤离方向.
结合旧知思考问题
据风向判断季节;据火势 蔓延方向判断撤离方向
提供资源 创设情境
启
发
提出问题
式
引发思考
讲
案例分析
授
体验感悟
解答问题 归纳总结
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环节2:遥感(RS)
由“站的高,看的远”引入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