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开启人生旅途讲座时间:2013年7月22日晚八点至九点讲座专题:生涯规划开启人生旅途主讲嘉宾:王林涛老师主持人:俩宝妈文字整理:李薇QQ群:全国小学家长旗舰群嘉宾简介:王林涛:王老师是河南济源一中心理教师,热衷生涯教育,发现生涯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效且实施简单。
心怀梦想,志存高远。
人生之梦需要实实在在的“规划”才能“追寻”。
参与本次活动发言的有:开心组主持俩宝、常务管理开开、常务唐老师、开心组黄老师、分享韩老师、常务助理全妈、广东小一女玲爸、依依组语李薇、家长群总管金叶、江苏小二嫣女。
【活动概述】在我们的小学的过程中,生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人生社会。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和设计,将自己的理想、憧憬和学校的学习相结合。
使孩子的学习更主动,更有效。
提高孩子的主动性、自觉性,过负责任的生活。
【讲座纪实】(一)开场开心组主持俩宝:大家晚上好,想必你们的心情是不是特别激动呢?是不是特别期待今晚王老师的精彩讲座呢?那么还等什么呢?拿出你们的热烈掌声欢迎我们的王老师!王老师好,非常感谢您的到来。
我们做家长的很关心孩子,对于孩子的未来有各种各样的期待,那么如何规划好孩子的未来生涯呢?敬请王老师给大家详细分享。
河南王林涛:大家好。
很荣幸再次在家长群聊聊生涯教育这个话题,谢谢。
现在开始吧。
(二)过程河南王林涛:有一句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写下了自己一生的故事。
我们从一出生的时候就开始写,在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写好人生的大纲。
七岁的时候,就已经写好剧情的大纲。
完成了大纲中的主要情节。
七岁到十二岁,你把故事内容润色好。
并添加了一些情节。
青少年模拟重新审视自己的故事,更新它,使其符合真实的生活特性。
生涯指个人一生的道路或途径,包含了一生中从事的一系列和工资生涯相关的所有活动。
生涯是一个人选择并透过自己的工作专业生命,去追求人生价值的课题。
在我们的小学的过程中,生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人生社会。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和设计,将自己的理想、憧憬和学校的学习相结合。
使孩子的学习更主动,更有效。
提高孩子的主动性、自觉性,过负责任的生活。
生涯是个持续不断,有特定年龄阶段的发展过程。
一般生涯过程分为五个部分: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
所以从小学就要建立适当的生涯观念,才能完成生涯发展的目标。
这里我们来分享奥巴马的一句话,这是白宫网站教育板块的醒目一句:如果我们希望美国能够在21世纪保持领导地位,没有什么比为每个人提供最好的教育更重要的了---从学前到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尼克松在1972年就说过“生涯教育”,是由政府创办的一种最有前途的教育事业。
心理学家也谈到,人们必须解决人生不同阶段的危机才能顺利进入下个阶段。
常务管理开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这个道理吧。
孩子自觉主动学习,是对于自己的未来负起了责任。
对人生有了理想和目标。
常务唐老师:教育是终身的,在我国好像还不是十分重视。
开心组黄老师:生存更好听,实际就是生存教育,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简单地说,就是怎么样生存。
当然,生存更通俗。
生存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生存就是人生,也就是生涯。
常务唐老师:生涯应该不同于生存河南王林涛:生存指是生命状态。
人生的脚本本来就在我们的心中,你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该做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涯,生涯教育是为了唤醒思考,追寻幸福。
常务唐老师:是的,生涯是否就是人生的另一种更高的状态?唤醒思考,追寻幸福,对于一个人来说这太重要了。
河南王林涛:小学是学龄期,活动中心发生转移,开始在同龄中生活并比较。
6-12岁被认为是人生阶段的潜伏期,他们需要掌握重要的社会和学校生活的相关技能,他们必须勤奋学习才能成功,才能感到自主,不然会感受失败,感到自卑。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概念,就需要生涯教育来解决这个问题。
自我实现语言也说,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只要坚信我们的学生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就能实现。
小学的生涯教育要强调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还真道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主要是学生自我认知,个性爱好的健康发展,提升他们对生命价值、生活意义的理解,关注自身发展。
提高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的实践体验,会安排自己的生活,摆正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启发理想。
常务唐老师:为了促使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河南王林涛:感悟生命、感恩生活,规划生涯。
先谈谈小学的三大基本生涯任务:构建完整人格,有效适应社会,达到自我实现。
生涯教育的方法很多,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首先透过讲授谈论参观等方式,让孩子通过生涯故事进行认知社会。
学科日常教育也可以强调生涯的例子。
第二种就是把一些生涯规划成功的例子具体化给孩子,让孩子不知不觉的模仿和警惕。
各行各业的人,同学校友家长都可以作为榜样。
第三种就是要做一定的测试,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毋庸置疑是重要参数。
给孩子做个成长记录袋也是不错的选择。
生涯记录袋主要是收集,记录孩子传记成长足迹和外界对自己评价等材料的袋子,它记录了成长故事,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思能力等,是生涯教育的有效方法。
第四种就是实践了,模拟实践,家庭实践,社会实践。
要注意,这样的实践要形象,创造性强,活动,直观,生动有趣。
(三)互动释疑常务唐老师:哪些是生涯故事呢?比如。
生涯故事就是别人的成长经历,比如名人传记。
为了将生涯具体化,人格化,可以发掘现实的例子。
开心组主持俩宝:这样比较能吸引到孩子。
常务唐老师:咋实践,王老师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吗?河南王林涛:职业实践、学习成功案例,促进读书,我们可以让孩子模拟一下自己喜欢的职业。
常务唐老师:孩子就喜欢参与实践活动河南王林涛:是的,跟过家家一样的,加入一些规则,如何相处等。
常务唐老师:情境模拟?孩子会喜欢这样的活动。
河南王林涛:是,逐步推进到职场模拟。
我们的家长都想发现自己孩子的天赋,然后强迫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
实际上我们是在用大把时间尝试发现自己的孩子不适合某个特长。
常务唐老师:这话怎么理解?绝大多数的家长没有找到孩子的特长,反而浪费了孩子的时间自己的精力。
比如一个孩子上午游泳英语,下午吉它跆拳道,疲惫的假期,疲惫的家庭,长大才发现孩子擅长钢琴。
这是普遍现象。
开心组主持俩宝:也是,每个家长都在犯的毛病。
常务唐老师: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孩子的特长呢?河南王林涛:生涯规划里提到职业是人生幸福的归属平台。
人的能力都是职业能力,我们的大人会发现自己的能力其实都是在上班以后才找到的,但是上班后发现的自己的爱好和天赋却因为环境的无法改变而无法施展。
开心组主持俩宝:可是个人爱好却不一定长大后成为生存的技能。
常务唐老师:说到心坎里了,上班了才知道自己爱好文体,却无时间继续深入学习。
常务管理开开:这是很多人的通病吧。
河南王林涛:前面讲到,少年时期是对自己脚本的重新编排。
生涯的本质就是告诉孩子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化的社会,需要有变化的能力。
但是天赋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发现,而发现要让孩子乐在其中。
孩子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本身就包含了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生涯教育就是对孩子梦的教育。
现在就是缺乏教孩子做梦的老师,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三个人,一个是三岁时的自己,一个是自己的父母中影响最大的一个,一个就是一个成人。
常务唐老师:一切都在变化之中,灵活应变,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开心组主持俩宝:就是我们常说的变通,是吗?也是指导孩子梦想能够更好的发展。
常务唐老师:现在的孩子似乎没有理想、梦想之类的,充斥他们大脑的似乎只有挣钱,挣大钱,如何理解这三个自己呢?河南王林涛:所以说三岁脚本已经有了,小孩子是梦,父母是更高要求,成人是理性。
在小学可以做的就是以上的几个部分,我在哪里,要去哪里才更重要。
开心组主持俩宝:自己给自己定目标,然后不断向定的目标发展。
常务唐老师:王老师能举个例子讲怎样规划吗?比如。
河南王林涛:比如,先让孩子写下自己想成为的人。
当然是职业,然后带他探索这个职业。
对这个职业的代表人进行一个访谈。
模拟一下这个职业的游戏,就是生涯教育的开端了,非常简单易行。
常务唐老师:能理解成孩子的远大理想吗?深入了解下她心中的职业,点燃她努力奋斗的欲望?河南王林涛:曾经在我们的地球上,天花病毒是非常可怕的病毒,直到1980年才被宣布彻底攻克。
而这个病毒解决的发源,就在于一个五岁小孩子的理想。
年幼的孩子因为看到天花的无情,立志解决这个病毒,努力研究却没有进展,大家都劝他不要白费力气,但是他却不动摇,他发现挤奶工出来就不患天花。
原来挤奶工先得了牛的天花,叫牛痘。
他设想移植牛痘,让人先得一次牛天花,低烧几天,这样是不是就可以避免。
但是这个想法在当时被看做是愚蠢,还是他儿时梦想的坚持终于让人类获得福祉,战胜天花。
我们很多人回过头都有一种感觉,儿时的理想才是自己的理想。
经历颠沛流离却不改梦想,所以说我们的孩子各个都是天才!常务唐老师:梦想会引领孩子一直朝着梦想努力。
有梦想再寻找实现之路,他的成功是偶然也是必然!天赋异禀,各不相同,我们成人,需要发现的眼睛。
河南王林涛:今天的探讨就在这里吧。
生涯教育贵在实践。
我们为什么不能跟美国同步呢?所以我未来的方向就是在这个领域了,中小学的生涯教育太缺乏了。
都在大学成人方面做补救,却没想到我们完全可以在职业生涯前就得到更完美的孩子。
开心组主持俩宝:之前听开开说王老师的课很有嚼头,今天一听确实如此,耐人寻味。
真的是讲的太棒了我听的都入迷了。
非常感谢王老师的精彩分享。
让我们再一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