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社会研究方法3350 第四章

自考:社会研究方法3350 第四章


3.理论的层次
社会生活是由各种行为事件而构成的总体,在其中有大量具体的行为和事 件,而这些具体的行为和事件相互作用又构成了整体社会的结构和运行的规律。
社会理论可以分为:(多选)
(1)宏观社会理论(又称为一般性社会理论) 宏观社会理论是对发生在整体社会层次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反 映,又称为一般性社会理论。最基本的特征:它只是反映社会现象的一般特 征和普遍规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高度抽象且难以直接通过具体的经验 研究来验证的理论。 应用性:为一个社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基本的理论导向;为微观 的社会研究提供理论背景。
理论发展的过程。
5.社会理论的社会功能 可以用社会理论去解释和预测各种社会现象 也可以用于指导人们的各种社会实践
6.社会理论在社会研究中的意义(简答) (1)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之一; (2)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 (3)理论可以为社会研究提供指导; (4)社会理论可以为分析资料提供解释。
2.演绎推理原则
演绎推理原则是按照人们的思维逻辑从一个(或多个)命题中推导 出另一个新的命题。新命题的真实性(即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是由原命 题真实性来保证的。如人们从“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和“张三是人” 这两个真实的命题,推导出“张三会死”的新命题。
社会研究中演绎推理主要应用于两个过程:其一,对一个比较抽象 的理论命题进行经验检验之前,需要从这个抽象命题推演出一个或多个 能够在经验中加以检验的命题;其二,将经过检验为真的普遍性理论推 演到具体的事例上,以使社会研究的结论能够指导具体工作。
要以相应的宏观社会理论为其发挥指导作用,也可通过直接的 经验检验而获得检验其理论的真实性程度。
第二节 从理论建构到理论检验
一、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 二、理论建构 三、理论检验 四、定性研究的逻辑
在理论性研究中,研究者最终需要得到理论性的结论,因 此,如何从经验材料中得出理论命题是整个研究工作的主线。
应用性:主要解决具体的行为和社会现象,为具体的政策和行动提 供具体的指导;为宏观理论提供更细致的微观基础,起到加强或弱化 宏观社会理论的作用。
(3)中观社会理论
中观社会理论是抽象和概括程度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并且通 常是反映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或某一类社会现象的理论。如社会 学中的社会分层理论、社区理论、社会控制理论等都属于中观社 会理论。
三、理论检验
1.理论检验 理论检验是指研究者通过收集和分析经验资料去论证社会
研究中提出的理论假设是否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符合社会实际 情况的理论假设就会被接受为真实性命题。
理论检验一般分为两个步骤:进行命题推演;对理论假 设命题进行经验检验,以确定经验资料是否能够支持理论假设。 (多选)
2.命题推演 命题推演是按照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概念操作化的方式将一个理论假
(2)变量
概念不仅有质的含义,也有量的含义。 变量是指在经验中可以测量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取值的概念。 变量与概念的差别在于: a、概念注重从质的规定性方面去反映客观的社会现象某种特征, 而变量侧重从量的方面去反映这种特征的存在及变化程度。 b、一个概念可以是高度抽象的,并且有时无需考虑它是否可以在 经验当中实际测量;而一个变量则必须能够在经验当中测量。 当我们需要对某种社会现象做出综合性的理论概括和描述时,需要 用到概念;当我们要在经验研究中对一个概念进行测量时,就需要转 化成变量。
第四章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学习要求
1.了解理论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形势 2.掌握社会理论含义、来源、意义及其在社会研 究中的作用 3.掌握社会研究中建构和检验理论的概述 第二节 从理论建构到理论检验
第一节 社会理论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理论 二、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基本形式与层次
(1)理论命题 社会理论的目的有:a、描述各种社会现象存在和表现的程度;(描述
性理论)b、是要解释各种社会现象之间以及多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解释性研究)c、是要在描述和解释的基础上对未来和未知的领域做出 预测。(预测性理论)
“理论命题”是指研究者用来说明各个概念(变量)存在及表现的程 度,以及各个概念(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的科学语句。
• 2.理论抽象和理论概括是理论的基本形态(多选:社会研究 者采用...)
理论抽象是指研究者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 并且在考虑这一特征时暂时忽略其他特征。
理论概括是指在思维中按照抽象出来的特征对社会现象进行 的归类表述。
通过理论抽象和概括,原来杂乱的社会现象在研究者的思维 和语言里就变得有序了,而这种有序的思维和语言就是“理 论”。
(2)微观社会理论 微观社会理论是关于具体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理论。
微观社会理论所反映的社会事实一般发生在个人和家庭层次等微观 的社会层次上,并且往往通过微观层次的经验研究而产生。所使用的 概念抽象程度较低、理论命题和理论模型的结构也比较简单,因此, 比较容易直接通过与经验事实的比较来加以验证。
设命题推演为一个或多个能够进行经验检验的命题。 命题推演包括逻辑推演和操作化推演两种类型; (1)命题的逻辑推演 逻辑推演是按照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从一个理论假设命题中得到另外
研究者一般的方法是,首先通过理论建构从经验观察和经 验概括中形成假设性的理论命题(理论假设),然后用理论 检验的方法去验证这些理论假设的真实性。(单选,p76)
一、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
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指在社会研究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认识 论原则。包括经验归纳原则、演绎推理原则、假设—检验原则、 统计性原则、抽样—推论原则。(多选)
而是说它具有比较高的发生概率。 社会研究是要把握某种社会现象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发展的概
率度,以及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
5.抽样—推论原则
抽样—推论原则是在社会研究中要通过对部分成员的调查 结果去推论总体的情况。(单选)
社会研究中,可以用部分个案推论总体的依据有在于个体 与总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统计性关系。
根据各种命题所表述的理论类型的不同,分为:简单描述性命题、比 较性命题、解释性命题、预测性命题。(多选)
(2)理论模型
理论模型:是指人们在抽象思维的领域中对外部客观现实 的各种要素特征及其关系的再现。
社会研究中理论模型的原型是客观的社会现象,而理论模 型则是将社会现象中需要研究的某些重点要素及其关系抽象出 来,从而在理论层次上再现这些要素之间的真实关系。
理论假设的来源可以是社会研究过程中的前期探索性调查、对以前文献 的分析、或者直接来源于人们的生活经验或常识。(多选)
对理论假设的检验可以采用证实和证伪两种研究逻辑。证实的逻辑是通 过收集正面资料去证明一个理论假设为实,从而接受该假设的命题或命题 组。证伪则相反。
4.统计性原则 统计性原则是指在社会研究要发现社会运行的统计性规律。 统计性规律是指某类现象发生和发展变化的概率度。 社会规律不是说在特定的条件下某种社会现象必然会发生,
• 一、什么是理论性研究
1.社会理论的含义和特点 社会理论是人对客观社会现实的反映。从其内容上看,社会理论
是人们对客观社会现实的实质和规律的认识;从形式上看,社会理 论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和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方式,是对现实 世界各种现象的抽象概括。 社会理论有三个特点;(多选)
(1)社会理论来自于社会实践; (2)社会理论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能够反映一类社会 现象的共同特点;(基本特点) (3)社会理论具有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的功能。
• 二、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基本形式与层次
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是概念、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而人们运用理论的基本形式是理论命题和理论模型。 1.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
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是指从形式上看构成一个理论的基本 元素。
(1)概念:是指人们在思维和表述中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本质特征的反映。
人们在理论思维和表述中运用概念,一方面可以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 将某类事物或现象与其他事务或现象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可以对同类的事物进 行概括。由于舍弃了概念之外现象的其他次要表现,因此,任何一个概念都不 能完全反映出社会现象的丰富内涵。
(3)概念或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些事物或现象的发生是由另外一些事物和现象所引起,这 些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引起和被引起之间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
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最关注的是所研究的社会现象之间的 因果关系,力图通过在理论上建立起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来反 映现实社会中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2.理论的基本形式 在科学研究中,理论的基本形态是理论命题、理论模型。
理论模型常用的表述方式:(简答:社会研究中理论模型各种表述方式的优缺 点) •a.变量结构图示法
优点:它可以包含许多变量能够较清楚地表示出各个变量之间复杂的因 果和影响关系。缺点:它难以表示出各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B.坐标图示法
坐标图示法是用坐标图的方式表述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最大优点是:它能够表示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情 况。缺点在于只能包含少数几个变量,而无法表述众多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 •C.公式法 公式法是用数学公式的方式来表述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理论模型。 公式法的基本形式是Y=f(x) 公式法的优点:它可以较精确地反映各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有助于 精确的定量分析。公式法的缺点:往往只能包含少量的变量。
论述:
经验归纳原则和演绎推理原则在社会研究中的意 义和局限性。(p77-78)
3.假设—检验原则
假设—检验原则是指研究者先通过有限的前期调查研究而提出关于所研 究问题的理论假设,然后通过收集相关的经验资料去验证这一理论假设, 从而得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解释。
理论假设是指一种有待于经验验证的理论雏形,其形式和内容都已经是 一个理论命题或多个理论命题构成的复杂的理论模型,只是其真实性的程 度尚待通过足够的经验调查资料去检验。
1.经验归纳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