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凤凰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凤凰

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2)第一节规划修改目的 (2)第二节规划任务 (2)第三节规划修改依据 (2)第四节规划范围及期限 (3)第二章规划修改背景 (4)第一节区域概况 (4)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 (5)第三节土地利用形势 (7)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及规划调控目标 (9)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9)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 (9)第三节规划调控目标 (11)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3)第一节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 (13)第二节优化建设用地结构 (14)第三节适度开发未利用地 (15)第五章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调整 (16)第一节农用地布局调整 (16)第二节建设用地布局调整 (16)第三节其他土地布局调整 (18)第六章土地利用分区与空间管制 (19)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19)第二节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 (21)第七章耕地保护与土地整治 (24)第一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24)第二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24)第三节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和利用措施 (25)第八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与节约集约利用 (27)第一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及管制规则 (27)第二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 (29)第三节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目标 (31)第四节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措施 (31)第九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33)第一节重点建设项目的确定 (33)第二节重点建设项目的安排 (33)第十章土地生态建设及地灾评估 (35)第一节生态环境分区 (35)第二节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36)第三节中心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7)第四节中心城区压覆矿产查询与评估 (38)第十一章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控制 (39)第一节乡镇土地利用目标调控 (39)第二节建制镇土地利用规划 (39)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3)第一节加强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 (43)第二节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 (43)第三节完善经济手段调控措施 (44)第四节建立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体系 (45)第五节推进规划民主决策 (45)第六节加强教育宣传 (46)第十三章附则 (47)前言《凤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自实施以来,在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控制并引导城乡建设用地、增强依法用地意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随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和我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县域交通网络不断完善,特别是铜仁·凤凰机场的建成,吉怀高速、凤凰至大兴高等级公路的拉通,凤凰县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现行规划与凤凰县社会经济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和用地布局等方面的矛盾逐步凸显,需对现行规划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本次凤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依据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土地基本国策,基于凤凰县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的新形势和新背景,从严保护耕地、合理引导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要求出发,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维护土地生态安全,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有效措施,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第一章总则第一节规划修改目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守“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以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下发关于《凤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审查意见及其确定的主要规划调控指标为指导,围绕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统筹区域、城乡和各业用地,科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优化土地利用布局,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和措施,增强土地利用对凤凰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能力。

第二节规划任务1、根据凤凰县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分析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面临形势,明确规划期内土地利用战略和政策导向。

2、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进行土地用途分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优化土地利用布局以及明确土地用途管制的规则与措施。

3、确定土地利用调控目标,根据未来人口增长趋势与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确定各乡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确保凤凰县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的实现。

4、全面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社会、法律、技术和管理等措施,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贯彻实施。

第三节规划修改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湖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4、《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1〕41号);6、《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湘国土资发〔2012〕2号);7、《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计划管理的通知》(湘政发〔2011〕9号)8、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与修改工作的通知》(湘国土资发〔2012〕10号)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期评估和适时修改试点工作指南》(试行);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11、《凤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2、凤凰县城镇总体规划及林业、交通、水利、农业等部门规划;13、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下发《关于<凤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审查意见》。

第四节规划范围及期限本规划范围为凤凰县县域全部土地,总面积为173355.93公顷,包括9个建制镇和15个乡。

规划以2005年为规划基期年,规划修改基期年为2013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第二章规划修改背景第一节区域概况一、自然条件凤凰县位于湖南省西部边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角,地处东经109°18′-109°48′,北纬27°44′-28°19′之间,东临泸溪县,北与吉首市、花垣县毗邻,南抵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西接贵州省铜仁市和松桃县。

全县地形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中山、中低山、低山三级阶梯递降的地貌轮廓明显。

地貌类型多样,岩溶地貌发育,其中以山地、丘陵、山原地貌为主,多样化的地貌类型,形成了土壤、植被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农作物适种性广的特点,为全县农、林、牧、副、渔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全县属于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等特点,为发展农业生产、四季作物常青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全县交通便利,G209、S308和凤大二级公路在县境内纵横交错,枝柳铁路在县域东部穿过,县城距离铜仁·凤凰机场30公里且有凤大二级公路直达,已建成的包茂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进一步加强了凤凰县对外交通联系。

由民航、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干线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大大提升了凤凰县在湘西地区的交通区位优势和辐射影响能力。

凤凰县矿产资源丰富,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经地质部门初步探明,目前已发现的矿藏有35种,这些矿产品中,汞、铅、锌、石煤、硫铁矿、锰矿、重晶石、石灰石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

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凤凰县辖9镇15乡,是一个以苗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县。

2013年全县总人口42.30万人,城镇化率为32.81%。

在总人口中,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7.60%。

近年来,凤凰县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湘西地区大开发等有利时机,加强了经济结构调整,全县依托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和山地资源优势,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

以凤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支撑的旅游业具有一定的规模,旅游带动第三产业乃至全民经济的发展成效显著,旅游带动第三产业以年均12%以上的增幅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占GDP的56%以上;同时,在矿产、竹木、食品、药材等方面也拥有一定的加工和制造能力。

农业产业化开始起步,初步形成了以椪柑、猕猴桃为主的林果业,以烟叶、油料、蔬菜为主的农经作物,以牲猪、山羊、黄牛为主的畜牧水产业等农村支柱产业。

在经济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国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1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4.46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1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8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7.23亿元;全县财政总收入6.37亿元,增长25.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33元。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一、土地利用结构2013年末,凤凰县土地总面积173355.93公顷。

其中,农用地总面积154752.7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9.27%;建设用地总面积为6133.8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4%;其他土地12469.3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19%。

农用地中,耕地34111.2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9.68%;园地6389.5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69%;林地107830.19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2.20%;其他农用地6421.68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70%。

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4509.90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60%;交通水利用地1521.65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88%;其他建设用地102.33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06%。

其他土地中,水域1515.4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87%;自然保留地10953.9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32%。

二、土地利用特点1、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以林地、耕地为主由于受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全县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其中以林地、耕地为主,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2.20%和19.68%,二者合计超出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3。

2、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后备资源充足2013年全县已利用土地面积为160886.59公顷,土地利用率达92.81%,开发利用程度相对来说较高;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保留地面积为10953.9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32%,土地后备资源充足。

3、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明显全县耕地保持原有的耕作状况,主要分布在交通干道沿线以及西北部分乡镇,这些地方地势比较平坦,光照充足,耕作条件较好;城镇用地主要分布在G209、S308沿线的各建制镇;林地分布较广,但分布最集中的是沱江镇、木江坪镇、茶田镇、吉信镇、水打田乡。

三、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城乡建设用地缺乏统筹,二元用地结构问题突出2013年凤凰县农村居民点用地为3727.06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0.76%,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分散,村庄周围空坪隙地较多,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农村人口人均用地达到了130平方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