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改总结
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
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物理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
新课改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新教材对于每一个知识点所采取的都是渗透的思想来试图让学生递进式的掌握。
新世纪课程改革之风,吹开了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之幕,使课堂教学模式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
而在这场革命中,教育教学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
因为只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
我认为在新课程观念下,好的课堂应该是老师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式,由学生利用互相讨论、积极思考,自己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物理概念及公式的推导;还有对于物理的探究式实验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位学生自已设计实验方案来独立进行,具体有以下几点:
1.注重体验。
新教材的课程目标是:学习知识与技能,了解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物理新教材中改变最大的是教学的理念和方式。
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身边的现象恰当与所学的物理知识结合起来,配合相关的物理实验和生活实例,使学生在物理知识与经验的“对接”与“交错”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具体点:我们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班级分为几个小组,好生与后进生搭配,起到互相合作、监督、讨论的作用。
并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自主探究。
)。
这样不仅贯彻新课标的精神,也使物理学起来更加有趣,更贴近生活,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魔力和魅力。
2.适度探究。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探究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
其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探究式教学的意识。
但在教学中应适度探究。
能直接得出结论或学生有过类似经验的问题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可以直接得出结论,没有必要追求探究过程的完整性。
实际上学习物理就是要在短时期
内把人们通过长期大量的积累、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迅速承接过来。
探究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3.把握节奏,面对中考。
对新教材难度和深度的把握应同时参照中考的要求有计划地实施。
仅满足于课本上的内容,可能会对以后的中考造成损失。
教材可以是实验教材,但学生不是实验品,中考是我们老师、同学和家长必须严肃面对的现实。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当成是一种创新活动,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去构建创新学习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模式。
大力推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代表的创新学习方式,通过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方式的应用,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满足学习需求,体验学习兴趣,发展学习个性,实现学习上的大飞跃。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的改革。
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在物理教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只有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坚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完全符合新课改所需要的创新教学模式,才能为物理教育教学贡献出自已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