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传媒学院《影视短片制作》课程教案¥教师姓名帅国庆所在系摄影授课专业影视短片制作课程代码总学时68 学分 4教材名称《影视短片创作》?年月日第一章:为银幕而写作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对电影剧作的发展历史及艺术特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重点:剧作艺术特征。
本章难点:剧作画面感的建立。
三、教学手段:板书与多媒体课件演示相结合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案例分析'五、作业:思考题:如何在写剧本时具有画面感六、教学内容:一、影视剧编剧的必备修养二、一个优秀的剧本是好影视剧成功的基石三、基本剧作流程四、编剧的重要性七、简略知识点:、电影诞生于1895年,而电影剧本,比电影还要年轻,大概要晚二十五年,至今最多也不过是七十多年的历史。
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影剧本,是1925年发表在《东方杂志》上由洪深编写的《申屠氏》。
电影剧本的特点:一是,因为电影是画面和声音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电影剧本的人必需掌握视听语言;二是,因为电影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电影剧本的人必需具备电影的时空结构意识;而无论是视听结合,还是时空结合,又都离不开电影语言——蒙太奇,因此写电影剧本的人又必需具备蒙太奇思维的能力,即一种作用于视觉和听觉的构思。
如果我们掌握并具备了上述这些特点和能力,那么我们就可以做到“为银幕而写作”写出真正的电影剧本来了。
第二章:电影声音以及剧本的分类和结构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对剧本中的声音元素有所了解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重点:声音的分类本章难点:如何写声音。
三、教学手段:板书与多媒体课件演示相结合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案例分析》五、作业:思考题:电影视听语言的了解六、教学内容:一、电影声音的三个方面二、背景音乐的种类三、人物语言的种类四、背景音效的种类五、剧本的分类与机构—七、简略知识点:使电影声音成为剧作的元素电影编剧在重视电影的视觉造型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声音的描写,应当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
电影中的声音应包括三个方面:人声、音响和音乐。
这三个方面,都是电影剧作者在用文字塑造银幕形象时必须考虑到并处理好的。
电影剧作者应使声音成为剧作的元素。
人声主要是指人物语言,另外还有喘息声、呼吸声、以及群众场合中的嘈杂人声、交谈声等等。
如果编剧能够考虑到上述种种人声的运用,自然会有助于创造出真实环境中的气氛来。
音响在整个电影声音中是占比重最大的一种,一般来说,它约占声音总和的三分之二,这不仅意味着观众从一部影片中获得的音响艺术感受最多,而且也意味着它所能起到的艺术功能是多方面的。
比如为显示环境的真实,火车气笛声把你带进候车室,上课的铃声使你感觉到已置身于教室之中……,创作者往往利用观众的听觉经验,选择具有特征性的音响来充分展示环境空间。
声音中的第三个元素是音乐。
音乐是最善于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和表现节奏的。
因此,电影音乐也就成为电影在叙述故事、表现情绪、完成影片节奏等方面的有力手段。
电影音乐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是故事内的音乐,二是画面空间外的音乐,又称表现性音乐,或假定性音乐,具体来说,这类音乐不是画面中的人物发出的,而属于画面外的音乐。
~第三章:影视剧本视觉造型性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了解到剧作当中的“社会环境”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重点:人物的视觉造型;场面的选择;环境气氛的渲染和掌握。
本章难点:环境气氛的描写三、教学手段:【板书与多媒体课件演示相结合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案例分析五、教学内容:一、视觉造型性的理解二、人物的视觉造型三、场面的选择四、环境气氛的渲染和掌握,六、简略知识点:电影剧本的第一个写作特点,是它的视觉造型性。
写电影剧本,首先要考虑到电影的造型性。
所谓视觉造型性,指的是电影剧作者所写的东西必须是看得见的,是能够被表现在银幕上的。
电影编剧“必须经常记住这一事实,即他们所写每一句话将来都要以某种视觉的、造型的形式出现在银幕上。
因此,他们所写的字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这些描写必须能在外形上表现出来,成为造型的形象”。
所谓视觉造型性的画面语言,是电影特有的表现形式,实际上是指综合了画面的光影、色彩、构图以及镜头剪辑所造成的节奏和情绪冲击力等,因此它显得十分洗练、独特(指具有电影自己的个性)。
电影剧本的视觉造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人物的视觉造型(包括人物的动作造型);场面的选择;环境气氛的渲染和掌握。
电影剧本中的“环境”,即可指社会环境,又可指自然环境。
这里所说环境造型是指电影剧本中人物所处的活动场所及自然环境的描写。
在电影剧本里必须创造出真实可信和具有表现力的环境气氛来。
第四章:电影剧本的时空结构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掌握剧作中的时间和空间: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重点:时间与空间的把握本章难点:如何营造立体的时空结构三、教学手段:板书与多媒体课件演示相结合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案例分析五、教学内容:一、:二、电影是时空结合的艺术三、电影时空不等于现实时空四、电影里的时空体验五、电影如何造成新的时间效果六、时空结构七、电影时间的三个含义六、简略知识点:一、电影是时空结合的艺术`空间艺术的表现特点是,画家抓取生活中的瞬间,把空间场面全貌同时托出,但他却不能表现出空间形象的时间流程。
而时间艺术的表现特点是,文学家按照时间的推移,将某一事件逐点写出,至于具体场面是什么样的,它的详情细节就需要读者通过想像自己去进行补充了。
二、电影时空不等于现实时空像一切叙事性的艺术作品在对生活进行提炼和概括的同时,必然会对现实中的时间进行删节、压缩或延长,对现实中的空间从不同的方位和角度去进行选择、表现和渲染那样,电影中的时空也不可能等同于现实中的时空,所以,有人就将经过电影艺术家重新构造过、在银幕上展现出来的时间和空间叫做“电影的新时空”。
三、电影里的时空体验在银幕上表现一个事件的过程性描写往往要短于这一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时间,它意味着艺术的取舍原则。
同样,当生活中的时间在银幕上被延长和扩展时候,观众也能接受和理解,这是因为影片延长一个动作的时间,意味着电影艺术家要加强这个动作的意义,使之成为最紧张和最重要的时刻。
电影里的空间,是电影艺术家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通过多角度、多景别、多位移的造型形式所展现的空间。
它能使人物和环境得到不同寻常的、富有动作性和感染力的揭示。
可见,银幕上展现出来的空间,已是经过电影艺术家对现实空间的选择和构思,使之具有叙事能力和描写能力的空间。
四、电影如何造成新的时间效果造成电影新时间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如:1、利用光影的变化。
2、季节的变化。
3、景色的变化,服饰的更换。
4、用更迭地名的方式去表现时间。
(五、时空结构电影在安排情节的时候,运用时间和空间变化,大体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时空顺序式结构,另一种是时空交错式结构。
所谓“时空顺序式结构”就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去组织情节;所谓“时空交错式结构”,就是把时间的顺序打乱,不按照时间的顺序去组织情节。
六、电影时间的三个含义一是放映时间,二是表现时间,三是观众心理感受时间。
第五章:蒙太奇思维是电影剧作的构思和形式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掌握基本电影蒙太奇语言—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重点:蒙太奇的分类本章难点:叙事蒙太奇的理解和运用三、教学手段:板书与多媒体课件演示相结合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案例分析五、教学内容:一、{二、编剧应向导演提供运用电影思维写作的电视剧本、三、电影剧本是供拍摄用的四、基本叙事蒙太奇六、简略知识点:一、编剧应向导演提供运用电影思维写作的电视剧本1、用准确的视觉造型动作,构成电影特有的感情冲击力。
2、把摄影机纳入剧作构思。
二、电影剧本是供拍摄用的】我们这样强调电影剧本的可拍性,而不强调它的可读性,是否会排斥电影剧本的叙事性呢我们以为,叙事性不等于可读性。
所谓电影剧本的叙事性,应指它指导文学长期积累起来的一整套叙述故事、构筑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汲取到电影中来。
但是,当它进入电影剧本一旦和造型性结合之后,就已变成电影的叙事,它适宜于拍摄,而不适宜于阅读了。
第六章素材·题材·主题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掌握如何从生活当中选择素材,题材与主题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重点:素材,题材的整理·本章难点:如何确定主题三、教学手段:板书与多媒体课件演示相结合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案例分析五、教学内容:一、生活积累,素材搜集二、素材与电影思维三、。
四、题材的时代感五、题材与现代性六、主题是什么七、主题从何处来八、主题思想的电影体现六、简略知识点:第一节素材生活素材的来源有两条路径:一是自身生活的积累,二是搜集素材。
;一、生活积累:从日积月累的生活素材中提炼主题、塑造人物、安排情节、选择细节等等,就不致捉襟见肘,相反会得心应手,因为它顺其自然,合乎创作规律。
二、素材搜集:电影剧作者必须写他非常了解和有深切感受的生活。
即便对不熟悉的生活,也只有在真正熟悉了并且如同自己的亲自经历般成为自己血肉的一部分时,才能写得栩栩如生、真实可信。
否则,很可能只搞出一些宣传品。
三、素材与电影思维:电影剧作者注意那些能通过电影手段体现在银幕上的素材,其中包括形象的可视性、动作的运动性以及细节、节奏、色调等等因素。
电影剧作者必须懂得,电影文学剧本道德不是靠文字的魅力来打动读者,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如何通过电影手段来感染观众。
要做到这一点,电影剧作者必须具有运用电影思维来选择素材的能力,知道哪些素材在银幕上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第二节题材一、题材的时代感:电影的本性决定了电影是切近现实、贴近生活的一种艺术。
二、题材与现代性:如果说,题材的时代感主要反映在未来电影剧本的内容方面,现代性则主要体现为对题材处理的剧作技巧、方法和手法上。
第三节主题一、主题是什么:“主题是一个为各种艺术所共有的概念。
人类的每种想法都可以成为作品的主题,电影像其他的艺术一样,对主题的选择是没有限制的。
惟一的问题是它对于观众是否有价值。
”“如果作为电影剧本的基础的主题思想是模糊不清的,那么剧本就必然要失败。
”…二、主题从何处来:主题是从作者的体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蓄积在他的印象里还未形成,当它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个形式。
深刻思想的获得,主要不是取决于电影剧作者的写作经验与技巧,而是由他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以及他的品格决定的。
三、主题思想的电影体现:通常一部影片由剧作的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叙事系统,另一部分为声画系统。
完美的优秀影片不仅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和谐的、完整的,它的电影形式的两个系统——叙事与声画也是高度统一的。
主题思想在上述条件下的体现才可能是完美的体现,造成叙事、造型与主题思想达到浑然一体,天衣无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