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白色污染(2课时)活动目标:1、学生通过自行调查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知道了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有效地预防“白色污染”的产生。
从中获得了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体验。
2、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调查工作,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培养独立解决能力,增强实践。
活动过程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探讨研究方法。
(课内)一、导入主题1、游戏:根据提供的四个词,猜出是什么物品?超市菜场、轻便结实、免费提供、袋装垃圾——塑料袋2、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塑料袋?3、塑料袋被评为了“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这是怎么回事?二、确定小主题1、关于塑料袋,你知道什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图片(人们使用塑料袋、塑料袋的危害)2、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将各自想要研究的问题写在纸上,教师将纸条选择性地贴在黑板上,合并问题,得出以下三个主题:(1)塑料袋有哪些危害?(2)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现状如何?(3)怎样减少塑料袋的污染?3、我们可以选用哪些途径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研究?上网、查找书籍、问卷调查、实验、采访、统计、咨询……4、分小组第二阶段:各个小组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展活动。
(课外)第三阶段:汇报、成果展示。
一、小组汇报研究成果:主题一、(第一组汇报)塑料袋有哪些危害?1、实验:一个月前将一只塑料袋和一张白纸埋入泥土中,一个月后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照片。
2、当场实验:点燃塑料袋,请大家闻闻气味证明。
3、上网查阅资料,整理后得出:(投影出示)4、小品:《地球爷爷生病了》主题二:(第二组汇报)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现状如何?1、影像资料:采访市场买菜者。
2、采访结束后,我们小组决定再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3、上网查找资料,发现一些惊人的数字:(投影仪出示)主题三:(第三小组汇报)怎样减少塑料袋的污染?1、首先应尽量选用无毒塑料袋。
邀请环保专家介绍怎样区分有毒、无毒的塑料袋。
(现场实践)2、上网查找资料。
编成小报《向白色污染挑战》二、教师生成整合:1、板书:“限塑令”,有谁对这个词有所耳闻?2、读了信息,你知道些什么?(时间、内容)。
了解“有偿使用”的含义3、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支持国家这个号召呢?(讨论)4、总结三、学生代表发言:关于现在孩子用塑料书面和自己家长小时候动手用旧挂历包书皮的情况分析,建议同学们用家中的废旧的挂历等纸张来包书面。
课后延伸:微型课请家长来现场包书皮。
废旧电池回收(2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常用的电池属于哪一类,能够指出电池各部分的名字,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
2、通过实践活动,确立回收废旧电池的意识,培养回收废旧电池的习惯。
教学准备:1、师生课前收集各种电池实物和图片。
2、准备好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一、交流展示,引入学习:1、展示师生课前收集的各种电池实物和图片。
2、说说:电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使用?二、电池的分类:1、让学生观察课文中插图,说说:电池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干电池、充电电池、蓄电池、特种电池等)2、说说干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各部分的名称。
二、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1、你知道电池的哪些部分容易引起污染?自己可不可以随意去解剖电池?2、学习课文在的短文,讨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怎样处理废旧电池的?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污染环境,危害人类自身健康)三、了解回收废旧电池的方法与意义:1、为什么要提倡使用不含汞和镉的环保电池/2、为什么要进行废旧电池的回收/四、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1、学生结合课文中插图读懂制作方法。
2、交流制作方法,教师补充说明。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及时评价学生作品。
五、课外实践活动:1、校外开展收集废旧电池的活动。
2、要求学生把废旧电池回收箱放置在家中或社区、街道并注意及时将盛满的废旧电池送到回收站里去。
怎样保护牙齿教案(2课时)一、教学理念ﻫ根据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原则。
我在设计本堂课时结合现在学生中比较普遍的龋齿(蛀牙)问题,进行探讨。
让学生知道龋齿(蛀牙)的危害,并使之能自觉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为了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我通过较为形象的动画图片,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并引起触动,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做到“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二、教学目标: ﻫ1、知道整齐洁白的牙齿有益身体健康,懂得要保护牙齿的道理。
2、初步学会防治牙病,保护牙齿的方法。
3、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ﻫ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初步学会保护牙齿最常用的几种方法。
2、难点: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
ﻫ四、教学准备课件动画、模型牙齿、模型牙刷ﻫ五、教学过程: ﻫ(一) 活动一:谜语激趣认识牙齿谜语导入:孩子们,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不过它呀,就藏在谜语里,你们若是猜不着,它可就不和你们交朋友。
(上一排,下一排,整整齐齐白又白。
你要猜不着,张开嘴巴就明白。
)课件出示牙齿的图片。
ﻫ小朋友,刚才你们猜谜语猜的又快又好,老师奖励你们一份礼物,快看看是什么礼物?(花生)快尝一尝花生香不香。
师:你们是怎样吃花生的?(剥开来吃)师:花生一粒一粒又是怎么吃到肚子里的?(用牙嚼碎)师:别的东西又是怎样吃到肚子里的呢?(也是用牙嚼碎)师:小朋友吃花生要用牙齿嚼碎,小兔吃萝卜,小狗啃骨头要用什么嚼碎(牙齿) ﻫ如果没有牙齿,小狗还能啃骨头,小兔还能吃萝卜吗?(不能) ﻫ师小结:我们的牙齿又白有坚硬,它的用处可大了,能够咬断食物,嚼碎食物帮助消化,可牙齿吃完东西后是怎样的呢?是不是很脏?2、学生漱口,一起看漱口水。
发现水很脏,激起自己漱口的愿望。
教师小结:如果我们吃完东西后不去漱口,那些残留在牙缝里的食物就会变质,就把我们又白又坚硬的牙齿给腐蚀掉,就会有小虫子来吃掉我们的牙齿,如果不信,看完下面这个动画片就会明白. ﻫ放《老虎拔牙》课件动画:(老虎自认为牙齿锋利,结果因吃过多甜食,又不刷牙而导致蛀牙,全被拔光。
)师:看了动画,你想想为什么老虎的牙齿会拔光呢?生:太爱吃糖了。
生:每天不刷牙。
生:平时不注意卫生。
……师:对了,就是因为它没有保护好,所以牙齿才会——ﻫ生:蛀掉。
ﻫ师:(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保护牙齿”。
ﻫ(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让学生明白蛀牙的危害,以起到警示作用。
) ﻫ (二)讨论研究ﻫ师:怎样才能保护好牙齿呢?小朋友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ﻫ (生讨论)汇报:生:每次吃完东西漱漱口。
生:每天睡觉之前刷刷牙。
ﻫ生:平时少吃甜的东西。
生:要是吃了东西不刷牙,虫子就要爬出来,牙齿就要蛀掉。
ﻫ…… …… ﻫ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
但是蛀牙并不是虫咬的,而是吃了糖或甜的食物后,碎屑留在牙齿表面或牙缝中,在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等产酸菌的作用下产生酸。
牙齿中的钙、磷等成分渐渐被酸溶解破坏,出现了蛀洞。
馒头、米饭及糕点等食物残屑,经过唾液作用变成糖留在牙缝中,也会产生蛀牙。
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牙齿是怎样蛀空的。
(看课件:牙齿一步步被蛀的过程。
)师:这样的结果,相信大家谁也不想遇到,可是就是有很多同学不注意口腔卫生,说说你平时是怎么对待牙齿的?今后怎么做?(学生自由发言)生:我平时睡觉之前不刷牙,今后我会每天刷牙的。
ﻫ生:我每次吃完饭都不漱口,以后我会漱口的。
生:我以后少吃点甜的。
ﻫ…… ……(通过探讨,观看课件,进一步引起学生对蛀牙的重视,并使之能自觉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
) ﻫ (三)保健预防ﻫ师:现在请你当当小医生,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病牙。
(同桌进行检查汇报) ﻫ师:如果你有病牙,或是牙面上有黑点,要及时治疗,防止蛀牙的进一步发生。
师:如果是健康的牙齿,就应及时预防,如果已经有病牙,更要注意口腔卫生。
最好的预防方法如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睡前不吃东西等。
刷牙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师示范:(出示一支大牙刷和牙齿模型)刷牙时要采用竖刷的方法,把牙缝中存留的残屑都清理干净,并使每个牙面都能刷到,刷牙不仅可以清洁牙齿,还对牙床有按摩保健作用。
(请学生学做) 学习刷牙的儿歌:小牙刷,刷呀刷,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咬合面要来回刷.早晚坚持刷一刷,牙齿洁白人人夸!ﻫ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刷牙练习,互相纠正.教师巡视帮助. ﻫ教师请不同学生上台示范,请学生自己评价.(通过师的讲解示范和儿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应及时预防,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四)舞蹈:<刷牙歌>ﻫ师:学了这么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跳一个刷牙的舞蹈吧!跟着音乐一起来,看谁跳得棒!(教师带领学生跳) ﻫ (五)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那只被拔了牙齿的老虎说些什么?提些什么建议? ﻫ生:老虎,你要每天刷牙。
生:老虎,你不要吃那么多糖。
生:老虎,你吃完东西要漱漱口。
生:你不要那么贪吃。
…… ……师:我们从小就要保护牙齿,牙齿一旦生病,就会引起全身各个器官的毛病,影响人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从小要——生:保护牙齿。
ﻫ(让学生在学完整堂课时,知道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该怎样做。
真正做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我与小鸟交朋友活动目的:1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鸟类知识。
2 、在研究活动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懂得与他人合作。
3 、懂得如何爱护小鸟,体验人与鸟、人与自然的关系,体会到人与自然应和睦相处的道理。
活动重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习惯,懂得与他人合作。
活动准备:有关鸟类知识的图书资料:笔记本、彩色铅笔或蜡笔等,做鸟巢用的工具和材料等。
活动方法:提问法,讨论法。
活动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你们知道全世界共有多少种鸟吗?二、活动步骤:1 、提问:( 1 )小鸟吃什么?( 2 )怎样才能成为小鸟的“朋友”呢?( 3 )你查到了哪些资料?2 、小组讨论:( 1 )怎样给小鸟做个巢。
( 2 )我们怎样爱护鸟?三、小结:这节课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鸟,了解了鸟的生活习性。
懂得了如何爱护小鸟,体验人与鸟、人与自然的关系。
体会到人与自然应和睦相处的道理。
教学后记:本课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取新知识。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了解了更多的鸟类知识。
我们的生活环境教学目标:1.以实例说明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懂得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表示气愤。
愿意与世界人民共同携手,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3.不做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事。
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课以前,先播放歌曲《地球你好吗》第一段。
引入课题,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在歌声中走近我们身边的环境。
然后播放视频——《我们生存的环境》提问:看了这段视频,你知道世界十大环境问题是什么吗?学生回答世界十大环境问题有:1、气候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