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珍贵的教科书”课件

“珍贵的教科书”课件


自学指导 1.认字8个,写字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第二自然段 4.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 5.教科书怎么来的? 6.“快卧倒……”指导员想到了什么?
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
答:因为教科书寄托了党和毛主席对下一代关 怀,是张指导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寄托着
张指导员的理想和期望,所以尤其珍贵。
分段:
小标题:
主要内容:
珍 {盼书

的 {取书
教 科
{护书
书 {爱书
条件艰苦 渴望有书(1、2段) 激动兴奋 争先恐后(3~7段) 完整无缺 被血染红(8~11段) 多少年来 激励前进(12段)
高鑫,河北高阳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1年 又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文学系,硕士。主要作品有《电视剧 创作概论》《电视剧的探索》等。
林阿绵,笔名辛纯。福建春阳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 系。主要作品有《凡人奇冤》,中篇小说《骊山萤火》,革命故事 集《八个画钩》《朱德的故事》,电影故事集《外国儿童惊险电影 故事集》《多彩的世界》等。
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地喊叫:“指导员,指导员……” 好半天,他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 我扶着他坐起来,激动地说:“指导员,书在这儿。走哇, 我背你回村。”他轻轻的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 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多少年来,那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指导员没有说完的 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课文欣赏
1947年春天,我们延安小学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在那炮火连 天的战争环境中,我们仍然顽强地坚持学习。
当时,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 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 就用黄土快代替。最困难的是一直没有书,我们多么渴望有一本教 科书啊!
一天下午,我们的老师张指导员兴奋地对我们说:“告诉大家 一个好消息,咱们有书啦!”听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高兴 地跳了起来。
“同学们,知道这书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 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约出来的!”
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亮开嗓门喊起来:“走哇,领书去!”
“书还在印刷所呢!”指导员微笑着说,“因为情况紧急,印 刷所准备转移,所以今天必须有一个人和我一块儿把书取回来。”
“我去!”“我去!”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喊着。最后决定,我 跟指导员去取书。
文题解说
“教科书”指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为学生上课和复习用的书。在 战争年代想拥有一本教科书都是非常困难的。张指导员为了保护珍 贵的教科书,毫不犹豫的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对理想的追求, 对知识的捍卫让我们为之动容。我们面对烈士的鲜血怎能不珍惜眼 前的美好生活和优越的学习环境呢?
背景助学 作者介绍——高鑫、林阿绵
学生词 环境 仍然 顽强 坚持 艰苦 板凳 粉笔 代替 渴望 兴奋 微笑 情况 高兴 盘旋 炸弹 轰隆 叨念 激动 微弱 激励 炮火连天 振奋人心 争先恐后
我会解释 炮火连天:形容炮火非常猛烈 顽强:非常坚强 渴望:急切的希望 振奋人心:使人们之兴奋振作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盘旋:来回往复 激励:激发勉励
难点问答:
怎样理解文中最后一段话?
答:这段话说明张指导员的牺牲对“我”的 影响深远。这影响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教 科书解决了战争年代学习的最大困难;另一 方面是来自指导员的精神(为革命事业献身) 和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寄托着希望和未来 的憧憬)。“一直激励着我前进”说明这种 精神追求,“我”没有辜负张指导员的殷切 期望。
近义词:
珍贵——宝贵 艰苦——困苦 关怀——关心 顽强——坚强 仍然——依然 节约——节省 激励——鼓励 坚持——保持 渴望——盼望 盘旋——回旋 完整无缺——完好无损 振 奋人心——激动人心
反义词:
节约——浪费 微弱——强烈 坚持——放弃 艰苦——舒适 激烈——打击 困难——容易 顽强——软弱 激动——平静 振奋——颓废 完整无缺—残缺不全 争先恐后—自甘落后
书领到了,我们俩一人背上一捆,高兴的往回走。我们恨不得 一步赶回村子,把书发给同学们。
正在这个时候,三架敌机从东北方向飞来,在村子上空盘旋 着,嘶叫着。突然,一架敌机呼啸着像我们这边飞来,一个俯冲, 投下了一颗炸弹。
“快卧倒……”没等指导员喊完,轰隆一声,炸弹就在我们 身边爆炸了。我只觉得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我 醒来,发现自己头部受伤了。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也 不动。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下,只是被鲜血染红了。
“在我爷爷的时代,没有文具盒,没有现 成的铅笔,只能拿着铅笔头写字;在我爸 爸的时代,没有文具盒,只能让他的妈妈 拿一小块布缝一个;现在我们的大教室, 有了计算机,智能的多媒体……想想这些, 再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时代,一对比, 就会有很大的差距。”这是一位学生开学 时,亲笔写下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