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梗死护理诊断问题

脑梗死护理诊断问题

问题1今天我哥哥突然打电话给我说舅舅住院了,赶紧去医院看他,医生说是脑梗死,请问脑梗死护理问题及措施有哪些?
诊断:您好,对于脑梗死患者,平常要让他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脂高的时候,尤其是肥肉要少吃或者不吃平时要控制食盐,每天的食盐不能超过6克的,如果患者出现了偏瘫,要对症进行护理。

同时要经常测量血压,血糖,血脂,有情况咱们还得想办法治疗。

问题:脑梗死的护理重点在什么?
诊断:脑梗死的护理重点在于防治并发症,需要注意给患者翻身,2小时一次,每次翻身时都要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一般2小时无活动,身体受压部位就可能出现褥疮,特别是骶尾部和足跟部,褥疮一旦出现便很难愈合,所以重在防控。

拍背是为了减少坠积性肺炎,患者卧床后,活动减少,咳痰能力减弱,呼吸道分泌物容易坠积在双肺底部,引起炎症。

此外,还要注意气道管理,防止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喂食要注意防止呛咳,必要时留置胃管。

保持身体清洁,特别是会阴部,防止尿路感染。

同时要加强营养,注意每日出入量,防止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

问题:许多脑梗死患者会留有肢体功能障碍等,改怎样护理?
诊断:许多脑梗死患者会留有肢体功能障碍、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等并发症,除积极治疗脑梗死本身疾病外,还要加强护理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如勤翻身排背,给予肢体的按摩,避免局部受压,加强皮肤、口腔及呼吸道的护理工作,加强营养,低盐低脂清淡饮食,禁烟酒,适当的锻炼,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情绪激动和劳累,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

问题:脑梗死饮食护理方法有哪些?
诊断:脑梗死患者宜选用天麻、白术、川芎、半夏、菊花、黑木耳、黑莓、蓝莓、葡萄、李子等增强血管弹性的药材和食材;宜选用绞股蓝、丹参、红花、五灵脂、山楂、豆腐、黄豆、冬瓜、大蒜、银耳等具有增加脑部血流量的中药材和食材。

另外,还有以下几款药膳食谱,对治疗脑梗死有一定食疗作用:
1.五灵脂红花炖鱿鱼: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可有效防治瘀血阻窍型的脑梗死。

原料:五灵脂9克,红花6克,鱿鱼200克,姜5克,葱5克,盐5克,绍酒10毫升。

做法:①将五灵脂、红花洗净;鱿鱼切块;姜洗净,切片;葱洗净,切段。

②把鱿鱼放在蒸盆内,加入盐、绍酒、姜、葱、五灵脂和红花,注入清水150毫升。

③把蒸盆置于蒸笼内,用大火蒸35分钟即成。

2.桂枝莲子粥:具有温通经络、熄风止痉的作用,适合风痰阻络的脑梗死患者食用。

原料:大米100克,桂枝20克,莲子30克,地龙10克,白糖5克。

做法:①将大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桂枝洗净,切小段;莲子、地龙洗净备用。

②锅置火上,注入清水,放入大米、莲子、地龙、桂枝熬煮至米烂。

③放入白糖稍煮,调匀便可。

3.绞股蓝茶:具有益气养血、降低血压的功效,适合高血压引起的脑梗死患者食用。

原料:绞股蓝15克
做法:①绞股蓝洗净,备用。

②将绞股蓝放入壶中,冲入沸水即可饮用。

③可反复冲泡至茶味渐淡。

问题:脑梗死是指由于原因引起的?怎样护理?
诊断:脑梗死是指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的脑血管疾病,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梗塞等。

针对脑梗死护理措施经验如下。

一、饮食营养
发病当天需禁食,以静脉输液维持营养,48小时后根据病情而定。

记录患者液体出入量。

为了防止便秘,每天可给患者吃一些香蕉及蜂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每日早晚给病人按摩腹部。

必要时用开塞露或灌肠帮助排便。

二、防止误吸
患者进食时头偏向一侧,抬高床头,指导病人缓慢进食,宜进糊状无渣食物,进食后漱口。

指导病人使用吸管饮水。

必要时鼻饲流质饮食,注食前先确定胃管在胃内后方可注入流食。

三、卧床休息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病室要保持安静,空气流通。

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者,协助病人完成生活护理。

鼓励病人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吞咽困难的病人,宜进半流质或流质饮食。

四、心理护理
脑梗死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起病突然,病人在短时间内从正常人变成一个残废人,常出现伤感、烦躁、易激动、主观急躁、孤僻、抑郁和以自我为中心。

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急躁、不厌烦的精心照料。

使其自
觉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言语沟通
鼓励患者说话,对病人取得成功给予表扬。

鼓励并指导病人用非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及情感。

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问题:腔隙性脑梗死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预防:
1、积极防治高血压:
对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要定期测量血压,及早发现高血压和合理治疗。

2、定期作血液流变学检查:
以观察血液黏度的动态改变,对高脂血症和高黏滞血症要积极治疗。

3、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避免酗酒,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适量的钠盐摄入和足够的含钾食物,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4、高度重视脑血管病的前驱症状:
如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乏力,嘴歪,流口水;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定,尤其是眩晕常伴有肢体症状,比如抬腿费力,走路如同踩在棉花上;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而且头痛由间断性变成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单眼一过性黑蒙,持续数秒至几十秒,说明视网膜有短暂性缺血。

5、及时选用合适的辅助检查和对因治疗:
由于此病不通过特殊检查不易发现,所以,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的上述改变要高度重视,不可忽视,积极寻找原因,对危险因素进行治疗是预防腔隙性
脑梗死重要措施。

问题:腔隙性脑梗死的护理方法?
诊断:1、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

因为血压过高,易使脑内微血管瘤及粥样硬化的小动脉破裂出血;而血压过低,脑供血不全,微循环淤滞时,易形成脑梗死。

所以应防止引起血压急骤降低,脑血流缓慢,血黏度增加,以及血凝固性增高的各种因素。

2、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适度的体育活动有益健康。

避免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

要以低脂肪低热量,低盐饮食为主,并要有足够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及微量元素。

饮食过饱不利于健康,霉变的食品、咸鱼、冷食品,均不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要禁食。

3、当气温骤变,气压、温度明显变化时,由于中老年人特别是体弱多病者,多半不适应而患病,尤其是严寒和盛夏时老年人适应能力差,免疫能力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比平时高,所以要特别小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