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复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研究(D )A.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做出选择B.所有经济单位和所有市场的关系C.单个产品的市场价格如何形成D.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如何决定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2.在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中(C )A.信息是通过价格涨落传递的B.每个人和经济单位被赋予了追逐自身利益的动机C.集中决策往往建立在公共产权基础之上D.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相结合3.J·M·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了(B )A.《国富论》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资本论》D.《看不见的手》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原料价格上升,则该种商品的(D )A.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供给曲线向左移动5.连续增加某种要素的投入量,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D )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6.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是(B )A.第一阶段内B.第二阶段内C.第三阶段内D.该要素的边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的交点7.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斜率( B )A.先递减后递增B.先递增后递减C.不变D.等于零8.当AP与MP相等时,AVC( C )A.与MC不相等,但AP的最大值点对应AVC曲线的最低点B.与MC相等,但AP的最大值点不对应AVC曲线的最低点C.与MC不相等,且AP的最大值点不对应AVC曲线的最低点D.与MC相等,且AP的最大值点对应AVC曲线的最低点9.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某要素价格为20元,它的边际产量是5,如果在此时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则该产品的边际收益为( A )A.20元B.1O元C.5元D.4元10.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C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11.厂商从销售其生产的产品中获得的销售金额为( C )A.超额利润B.经济利润C.收益D.边际收益12.生产要素投入和产量水平之间的关系被称为( A)A.生产函数B.总成本曲线C.边际成本曲线D.生产可能性曲线13.正式地勾结在一起共同运作的寡头企业被称为( B )A.价格领导者B.卡特尔C.不完全竞争D.一个受管制的企业14.劳动供给的一般原则是使闲暇对收入的边际替代率等于(D )A.劳动率B.利息率C.地租率D.工资率15.在完全竞争市场,对于只有一种用途的土地而言,其地租率的决定因素是( C )A.地主的定价B.土地的成本C.土地的需求D.土地的供给16.下列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 D )?A 退伍军人的津贴;B 失业救济金;C 贫困家庭补贴;D 以上均不是。
17.作为经济财富的一种测定,GDP的基本缺点是( A )。
A 它测定的是一国国民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B 它不能测定私人产出产量;C 它所用的社会成本太多;D 它不能测定与存货增加相联系的生产。
18.已知: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1亿元,间接税亿元,政府用语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费=1.5 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1.8亿元,则(C )。
A.NNP=8.7亿元 B .GNP=7.7亿元 C. GNP=8.7亿元 D. NNP=5亿元19.如果收入是平均分配的,则洛伦茨曲线将会( C )A.与纵轴重合B.与横轴重合C.与45°线重合D.无法判断其位置20.成员国货币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对相互间汇率波动的幅度规定不得超过上下限,而对成员国之外的其他货币的汇价则实行自由浮动的是( C )A.固定汇率制度B.盯住汇率制度C.联合浮动汇率制度D.浮动汇率制度21.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使商品供给增加的因素是( D )A.原材料价格上涨B.劳动力成本上升C.替代产品的价格下降D.生产技术进步22.商家提高价格能使销售收入增加表明该商品的( A)A.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B.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C.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D.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23.西方经济学所指的厂商成本是( C)A.显性成本B.隐性成本C.显性成本加隐性成本D.显性成本加隐性成本加机会成本24.在AC曲线最低点对应的产量上( B )A.AC<MC B.AC=MCC.AC<AVC D.AC=AVC25.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是指( D)A.总收益和显性成本之间的差额B.总收益和隐性成本之间的差额C.正常利润D.超额利润26.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均衡时( B )A.P=MP B.MC=MRCMC>MR D.MC<MR27.寡头市场的特征是( D )A.厂商众多,产品同质,进出行业自由B.一家厂商,产品无替代品,存在进入障碍C.厂商多,决策互不影响,竞争手段多样D.厂商少,决策相互影响,竞争手段多样28.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A )A.在所有市场类型中最高B.在所有市场类型中最低C.介于垄断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之间D.介于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之间29.公共物品的特征是( B )A.可由市场自发提供B.具有非排他性C.具有竞争性D.具有排他性30.某项经济活动产生负的外部经济影响,那么该经济活动的( A )A.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B.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C.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D.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31.当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时(C )A、总产量最大B、总产量最小C、平均产量最大D、边际产量最大32.按支出法,应计入私人国内总投资的项目是(C )A.个人购买轿车B.个人购买游艇C.个人购买住房D.个人旅游支出33.在国民收入循环流程中属于漏出部分的是( D )A.政府支出B.投资C.消费D.净税收34.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C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然失业35.政府为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是( A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C.金融政策D.行政执法3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A )A.增加转移支付B.增加政府支出C.增加税收D.增加公共事业投资37.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C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B.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D.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38.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是( A )A.调节债券价格B.实现利润最大化C.调节货币供给量D.调节价格水平39.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将使( A)A.中国商品相对便宜,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口B.中国商品相对便宜,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C.中国商品相对昂贵,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出口D.中国商品相对昂贵,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出口40.由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全面阐述并加以发展的理论是( A )A.保护幼稚工业理论B.相对优势理论C.绝对优势理论D.货币数量论4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A)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D.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的浪费42.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元下降到9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则需求弹性为(A)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C.单一弹性D.难以确定43.棉花价格提高将使(A)A.棉纺品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棉纺品价格上升B.棉纺品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棉纺品价格下降C.棉纺品需求曲线左移并使棉纺品价格下降D.棉纺品需求曲线右移并使棉纺品价格上升44.市场上有大量的厂商且产品同质,这样的市场结构被称为(D)A.完全竞争B.完全垄断C.寡头垄断D.垄断竞争45.对企业经营者而言,下面哪个投入最可能是不变成本(B)A.电费B.原材料采购C.厂房D.工资支付46.在短期中导致垄断竞争厂商停止生产的条件是(D)A.P<ARB.P<MRC.P<ACD.P<AVC47.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的垄断行为是(A)A.限制的 B.支持的C.有条件加以支持的D.放任不管的48.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C)A.与纵轴相交 B.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C.与横轴相交D.经过原点49.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C)A.增加B.不变C.减少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50.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效果是指该活动的(A)A.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B.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C.私人利益等于社会利益D.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51.下列哪一个选项表示生产者达到了均衡:( C )A、MP k/MP L = P L/P kB、MP k/P L = MP L/P kC、MP k/P k = MP L/P LD、MP k/P k = P L/MP L52.菲利普斯曲线( B )A.具有负的斜率,这表明当失业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会上升B.具有负的斜率,这表明当失业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会下降C.是水平的,这表明当失业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不变D.具有正的斜率,这表明当失业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下降53.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负,那么( B )A.边际消费倾向等于1 B.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C.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小于1 D.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 54.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测定一定时期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 D )A.国民收入B.可支配收入总和C.国民生产净值D.国民生产总值55.下面属于漏出的有 ( A )A.净储蓄B.投资C.政府支出D.出口56.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率的调节能保证( D )A.储蓄与投资不等B.储蓄大于投资C.储蓄小于投资D.储蓄与投资相等57.自主性消费是指具有哪种特性的消费( C )A.不取决于利率 B.不取决于收入水平C.除了收入外不取决于其他 D.用于本国生产的产品58.当大学生完成学业开始找工作时,在全心全意找到工作之前的这段短期失业阶段被称为( C )A.季节性失业 B.自愿性失业C.磨擦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59.真正全面阐述比较优势理论的是( C )A.亚当·斯密 B.弗里德思希·李斯特C.大卫·李嘉图 D.凯恩斯60.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是( B )A、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相交之点B、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之点C、离原点最远的等产量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离原点最近的等成本曲线上的任何一点二、多项选择题1.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是( ADE )A.市场上有大量的消费者和生产者B.产品是无差异的C.产品是有差异的D.厂商互相串谋E.长期内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该市场2.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ABC)A.如果供给减少,需求不变,均衡价格将上升B.如果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价格将下降C.如果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将上升D.如果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均衡价格将上升E.如果需求减少,供给不变,均衡价格将下降3.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引起玉米的需求曲线移动?(ABCD )A.消费者收入增加B.玉米价格上升C.大豆供给量锐减D.大豆价格上升E.由于能源紧张,国家对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的财政补贴大幅增加4.按收入法进行GDP核算时,应列入的项目包括( ABE)A.消费支出 B.工资C.非公司业主收入D.公司税前收入E.资本折旧5.财政政策工具包括( AC)A.税收 B.公开市场业务C.政府支出D.再贴现率E.法定准备金率6.市场失灵产生的原因有( ABD )A.公共物品B.外部经济影响C.完全竞争D.垄断E.企业的逐利性7.用收入法测算的GDP包括( ABCDE )A.雇员和业主的工资、薪金B.退休工人的退休金C.房屋出租收入D.资本的利息收入E.公司利润8.产生流动偏好的动机有(ADE )A.交易动机B.储蓄动机C.预防动机D.保值动机E.投机动机9.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 ACDE )A.经济增长B.社会安全C.物价稳定D.充分就业E.国际收支平衡10.造成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因素有( AE )A.全国性工资水平上升B.总需求过度增长C.货币供给不足D.垄断厂商为追求利润而提高产品价格E.进口原材料价格上升11. 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CD )A. 工资B. 利息C. 劳动力D. 厂房和机器E. 利润12. 用支出法核算GD P时, 不应包括( ACD )A. 政府转移支付B. 消费者对消费品的支出C. 个人购买的二手车D. 税收E. 出口13. 经济学研究的是( BCD )A. 价格的控制B. 面对稀缺资源时的选择问题C. 资源的配置和利用D. 经济波动问题E. 使用稀缺资源来满足人类的无限需要14. 属于紧缩宏观经济政策的是( ACE )A. 增加税收B. 减少税收C. 提高贴现率D. 降低法定准备金率E. 减少政府购买15. 以下各项哪些属于漏出?( AD )A. 净储蓄B. 投资C. 企业购买国内资本品D. 净税收E. 净出口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