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史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启示

中国近代史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启示

中国近代史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李小龙
论文摘要:中国近代史有开端一步步的发展,期间出现很多历史事件,由天平
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党的成立极具代表性,从其失败与成功得出的教训或经验中,我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其中汲取知识,以指导我们大学生的实践。

上述突出的“体制”上的共性,让我们明白,要变革的重要性。

从体制的转变从而获得发展的新契机。

关键词:近代史事件启示体制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源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这样悲情的开始为落后的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被迫同英、美、法等国签订了《向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一印上清王朝的大印。

抚今追昔我们唏嘘不已,难道泱泱大国就真的成为了东亚病夫。

在此过程中涌现出诸多仁人志士,他们使中国不致亡国。

他们有的抗击外敌,有的谋求改革振兴中华之道,有的推翻腐朽的帝制,有的坚持革命。

最终有一群人坚持马列主义,成就了新中国。

读读中国近代史仿佛就是在解读在这些仁人志士们一步步的奋斗史,我想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会从中获益良多。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主要人物: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
太平天国,虽然如晴空霹雳般出现,几乎席卷半壁江山,但在短短时间内又退出了历史舞台。

失败的原因很多,主观上:1.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且无法克服阶级局限性,无法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2.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滋长与长期的团结3.以宗教发动群众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还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

4.未能正确对待儒学5.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认为信奉上帝的人都是兄弟。

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二)洋务运动
主要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无独有偶,这场由开明的地主阶级引领下开始的洋务运动,最后也也以失败告终。

其原因: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其次,洋务运动对国外具有依赖性;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有腐朽性。

(三)戊戌变法
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百日维新,戊戌六君子也难逃命丧刀下的噩运。

他们又为何惨淡收场喃?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民族
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

维新派力量非常弱小,很多人还保留着士大夫的痕迹。

他们没有严密的组织,也不掌握实权和军队,更没有去发动群众。

他们把自己的所有希望寄托给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

1维新派不敢否定封建主义2维新派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维新派害怕人民群众。

(四)辛亥革命
主要人物:孙中山黄兴宋教仁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

它推翻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而在我们看来它并没有达到其既定民主与共和的目标。

所以它仍旧落入失败的行列。

而它的失败又是因为什么?
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行不通。

从主观方面,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根源于它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五)中国共产党成立
主要人物:毛泽东董必武李达张国焘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争传统。

之前斗争失败,其重要原因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而自从有了共产党,这种局面就根本改变了。

在我看来天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上面的因素必然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细节。

既是对官职设立的问题。

张德坚《贼情汇纂》和太平天国自身文献《天情道理书》与《天父圣旨》中有所谓的“侯相”称谓。

它和晚清封建统治阶级官场上的“侯相”不同,而是对太平天国身为侯爵和六官丞丞相官职的人的统称,是一种复指。

太平天国将侯与相统称“侯相”有其一定的权力基础与礼制基础。

[2]将相和当然是统治者所期望的,其相互制约也是统治者惯用的技巧。

如此将侯相相统称,无论是否有权与礼的支持,在实践上都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相向来是文官为主,他是国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

封侯的若非王公贵胄,大多是功勋显赫的武官。

把二者放在一起,就好像是让一个文科生去读理科论文,那评出的结果可想而知。

太平天国的内乱,既石达开负气出走都是归咎这种体制让它从内而外瓦解。

好比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后面就算是在努力也无法力挽乾坤了。

借此来看,洋务运动显然在这方面要成功的多。

有学者说洋务运动是以总理衙门的设立为开端的,历史事件的开始与终结的标记,常常要在政治方面寻找,而政治方面除某些运动外,又往往以某一机构的成立或撤销作为起迄的标记的一种。

[3]总理衙门的设立,既是机构的完善,体制的创新。

朝堂上会有声音会为他疾呼。

洋务运动尽管也失败了,可是我们也没看到清王朝因为谁兴办洋务而大加责罚。

那再看看戊戌变法,百日的维新,六君子血染刑场。

为什么?看看戊戌
六君子的官爵没有一个是到达一品,而他们所撼动的确实遗老遗少们所堆积的许许多多顶戴。

辛亥革命,最初的定位给了黎元洪,一个稍有威望的小人物,后来由孙中山,黄兴,接手,继而给了袁世凯。

如果一直是核心人物孙中山的领导,恐怕就不会出现《二十一条》和“复辟帝制”了。

最后当历史发展到党的成立,他们成功了,在众多力量里脱颖而出,我敢断定,它产生的那一刻没人会预料到它会有如此成就,可是就是它成功的缔造了新中国。

成功,为何?同样在这个问题上,对上他们有支持,对下他们有根基。

不过得意之作还是随机应变适时调整体制,走到今天仍旧有顽强的生命力。

他们都有一个共性,成也萧何败萧何,他们的成功失败都源自一个东西------“体制”,相信看过上面历史的论述,自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说。

天平天国的体制,洋务运动的体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党。

他们的共性在此。

古语言“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今天看来,也可以借用,“其制兴不令而从,其制不兴虽令不行。

”有时感觉体制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对于我们在学校里的人来讲也大有好不关己的意思。

我想说的是,即使是小到寝室,班级,大到系院,学校,改革体制是有路可走有力可出的。

只要我们不是独善其身,只要我们胸怀大志,必然会有所作为。

我们是何其幸运,因为即使我们的改革体制失败,我们也不会走上黄泉,即使我们的新体制不得人心,我们也不会犯尽众怒。

除了这个具有共性的体制,我还看到了另外的东西。

姑且称之为“远见”。

幻化到我们身上,也许大家会有深切体会。

有人高中时很优秀,在大学这个大染缸里变得默默无闻,有人看似愚笨几年过后情商智商都变得超群了。

人们总喜欢用努力二字来说明他们的心路历程,而我看到的却是远见二字。

就像共产党的成功一样。

远见所引领的信念。

那些厚积薄发的总是因为相信成功才去努力付出的。

所以每一个人,无论你是否要真正想殚精竭力的努力,你都一定要有信念,旨在用信念带你到有远见的成功彼岸。

通过上述论证,无论先烈们成功与否,今日的生活都是他们以心血甚至生命奋斗而来的。

今天的我们能够进入高等学习继续深造,我们应该感恩。

以史为鉴,作为一个大学生,要有发展,上面确实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以我鄙陋的知识对这些经验教训是不足以详解的。

上面只说了我的部分观点,在此我就不再详细描述,希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1]参考文献范军高英.中国近代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参考文献朱从兵.太平天国侯相考[J].史学月刊,2002,(12)
[3]参考文献夏东元. 洋务运动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