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年级古诗1.咏鹅2.静夜思3.登鹳雀楼4.春晓5.江南6.悯农(其一)7.悯农(其二)8.江上渔者9.乐游原10.鹿柴11.风12.塞下曲(其三)13.绝句14.寻隐者不遇15.所见16.池上17.小池18.清明19.村居20.古朗月行(节选)21.夜宿山寺22.秋浦歌23.相思24.渡汉江25.剑客童谣1.盆和瓶2.房子里有箱子3.从前有座山4.东西街5.五指歌6.什么歌7.看月亮8.元宵节9.粽子香10.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字经》(节选)1.《三字经》选12.《三字经》选23.《三字经》选34.《三字经》选45.《三字经》选56.《三字经》选67.《三字经》选78.《三字经》选89.《三字经》选910.《三字经》选10二年级古诗1.江雪2.夏日绝句3.敕(chì)勒(lè)歌4.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6.游子吟(yín)7.江南好8.泊船瓜洲9.山行10.枫桥夜泊11.望庐山瀑布12.绝句13.咏柳14.回乡偶书15.蜂16.赠汪伦17.墨梅18.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9.竹石20.赋(fù)得古原草送别21.杂诗22.八阵图23.中秋夜24.马诗(其四)25.雪儿童诗1.花和蝴蝶2.怎么办3.作业机4.春天5.鱼儿睡在哪里晨读对韵1.晨读对韵12.晨读对韵23.晨读对韵34.晨读对韵45.晨读对韵56.晨读对韵67.晨读对韵78.晨读对韵89.晨读对韵910.晨读对韵10《弟子规》1.《弟子规》选12.《弟子规》选23.《弟子规》选34.《弟子规》选45.《弟子规》选56.《弟子规》选67.《弟子规》选78.《弟子规》选89.《弟子规》选910.《弟子规》选10古诗咏鹅①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②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①咏鹅:描写赞美鹅的诗。
②曲项:弯弯的脖子。
静夜思①唐•李白床②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③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①静夜思:诗题一作《夜思》。
此诗以“月光”与“霜”之间所形成的错觉写游子思乡之情。
②床:与今义略有不同,指的是古代可坐可卧的一种家俱。
③举:抬起。
登鹳(ɡuàn)雀楼①唐•王之焕(huàn)白日依山尽②,黄河入海流。
欲③穷④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①此诗抒写登高望远的豪迈之情。
鹳雀楼:在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城上,因常有鹳雀而得名。
②尽:这里有缓缓落下的意思。
③欲:想,要。
④穷:穷尽。
春晓①唐•孟浩(hào)然春眠不觉晓②,处处闻③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①春晓:此诗以春睡醒觉的片段写出喜春、惜春的生活情趣。
②不觉晓:不知道天亮了。
③闻:听见,听到。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①田田②!鱼戏③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①何:多么。
②田田:莲叶茂盛、片片相连的样子。
③戏:戏耍。
悯(mǐn)①农(其一)唐•李绅(shēn)锄禾②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③,粒粒皆辛苦。
【注释】①悯:哀怜,忧愁。
②锄禾:为庄稼锄草松土。
③餐:饭食。
悯农(其二)唐•李绅春种一粒粟(sù)①,秋收万颗子②。
四海③无闲④田,农夫犹⑤饿死。
【注释】①粟:小米,这里泛指五谷的种子。
②子:这里泛指粮食。
③四海:全天下,古人认为整个国家的疆土都在四海之内。
④闲:闲置,荒废。
⑤犹:还。
江上渔者①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②爱鲈鱼③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渔者:打鱼的人。
②但:只。
③鲈鱼:长江里的一种鱼,味道极为鲜美。
乐游原①唐•李商隐向晚②意不适③,驱车登古原④。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①此诗以登高远览,抒发迟暮之感、沉沉之痛。
乐游原:又名乐游苑、乐游阙,本为汉宣帝所立乐游庙。
地处长安东南,登高可眺望全城。
②向晚:傍晚。
③不适:不快。
④古原:指乐游原。
鹿柴(zhài)①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②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①鹿柴:用带枝杈树木搭成的栅栏,形似鹿角,所以得名。
②返影:落日返照。
风唐•李峤(qiáo)解落①三秋②叶,能开二月③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④。
【注释】①解落:吹落。
②三秋:秋季的第三个月,指深秋。
③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④斜:倾斜。
塞下曲(其三)①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chán)于②夜遁(dùn)③逃。
欲将轻骑(jì)④逐(zhú),大雪满弓刀。
【注释】①此诗写雪夜闻警追击的场面。
塞,边塞。
②单于:匈奴首领的称呼。
③遁:逃避。
④轻骑:轻装快速奔驰的骑兵。
绝句唐•杜甫迟日①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②飞燕子,沙暖睡鸳鸯③。
【注释】①迟日:春日。
春天白日渐长,所以称“迟日”。
②泥融:春天气温升高,冻土融化、松软。
③鸳鸯:一种水鸟,常成对地生活在水上。
寻隐者不遇①唐•贾岛松下问童子②,言③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④。
【注释】①此诗以问答体写访友不遇。
②童子:指隐者的弟子。
③言:说。
④处:处所、地点。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①。
意欲②捕鸣蝉③,忽然闭口立。
【注释】①林樾:树阴。
②意欲:心里想,想要。
③鸣蝉:鸣叫的知了。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①,偷采白莲回。
不解②藏踪迹,浮萍③一道开④。
【注释】①艇:轻便的船。
②解:懂得。
③浮萍: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
④一道开:指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时难以合拢而留下的痕迹。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①无声惜②细流,树阴③照水爱晴柔④。
小荷才露尖尖角⑤,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树阴:树木下不见阳光的地方。
④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⑤尖尖角:形容新生的荷叶像动物犄角一样。
清明唐·杜牧清明①时节雨纷纷②,路上行人欲断魂③。
借问④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①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传统有扫墓和郊游的习俗。
②纷纷:形容多。
③断魂:形容特别哀愁伤心。
④借问:向别人询问。
村居清·高鼎(dǐnɡ)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①。
儿童散学②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yuān)③。
【注释】①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的雾气。
②散学:放学。
③纸鸢:纸做的鸢形风筝。
古朗月行①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②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③,桂树何团团④。
白兔捣药⑤成,问言与谁餐⑥?【注释】①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乐府古题,这里是借用古曲的题目,所以称为“古朗月行”。
②瑶台: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③仙人垂两足:古代神话说,当月亮初升时先看到仙人的两只脚,然后逐渐看到仙人的全貌。
④团团:圆圆的形状。
⑤白兔捣药:古代神话传说中,月中有白兔在桂树下捣药。
⑥与谁餐:给谁吃。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①高百尺,手可摘星辰②。
不敢高声语③,恐④惊天上人。
【注释】①危楼:指建筑在山顶上的寺庙。
危,高。
②星辰:日、月、星的总称。
③语:说话。
④恐:惶恐,害怕。
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①,缘②愁③似个长④。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⑤?【注释】①三千丈:夸张的写法,形容很长。
②缘:因为。
③愁:愁绪。
④个长:就是这么长。
⑤秋霜:秋天的霜露。
相思①唐·王维红豆②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③,此物最相思。
【注释】①此诗以咏物而咏人,有因物而寄乡思的意思。
②红豆:相思木所结之子,又名相思子,产于亚热带地区。
③采撷:采摘。
渡汉江①唐·宋之问岭外②音书③断,经冬复历春。
近④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
②岭外:五岭以南。
③音书:音信。
④近:临近,靠近。
剑客①唐·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②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③,谁有不平事?【注释】①剑客:行侠仗义的人。
②霜刃:形容剑锋寒光闪闪,十分锋利。
③把示君:拿给您看。
童谣盆和瓶民间童谣桌上放个盆,盆里放个瓶。
砰砰啪啪,啪啪砰砰,不知是瓶碰了盆,还是盆碰了瓶?房子里有箱子民间童谣房子里有箱子,箱子里有匣子,匣子里有盒子,盒子里有镯子。
镯子外有盒子,盒子外有匣子,匣子外有箱子,箱子外有房子。
从前有座山民间童谣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锅,锅里有个盆儿,盆里有个碗儿,碗里有个碟儿,碟里有个勺儿,勺里有个豆儿,我吃了,你馋了,我的故事讲完了。
东西街民间童谣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
拿起狗来打砖头,又怕砖头咬了手。
五指歌民间童谣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到,打到小松鼠,松树有几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什么歌樊发稼什么河,不结冰?什么牛,不耕地?什么花,不结果?什么布,不能缝衣裳?天上银河不结冰,地上蜗牛不耕地,海里浪花不结果,山间瀑布不能缝衣裳。
看月亮初一一根线,初二看得见,初三初四像蛾眉,十五十六团团圆。
元宵节笸箩笸箩颠颠,骨碌骨碌圆圆。
锅里锅里转转,嘴巴嘴巴甜甜。
正月正月十五,吃了元宵团圆。
粽子香民间童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城门城门几丈高扬州童谣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
骑花马,带马刀,走你家门前砍一刀。
《三字经》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2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3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4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5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6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7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8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9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