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乙醇汽油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GB 18351-2001前言本标准除附录C外均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是在GB 17930-1999《车用无铅汽油》基础上制定的,规定了允许加入的含氧化合物只能是乙醇。
本标准与GB 17930-1999标准的主要差异是:1.将机械杂质及水分项目中水分项目单列,规定其含量不大于%(m/m)。
2.增加乙醇含量项目。
3.增加“车用乙醇汽油中变性燃料乙醇含量测定法(现场快速法)”作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食品发酵研究所、清华大学、长春汽车材料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燕山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国勋、许拔民、郭新光、刘德华、张淑华、刘玉书、王琳。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车用乙醇汽油 GB 18351-2001Ethanol gasoline for motor vehicles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不添加含氧化合物的液体烃类中加入一定量变性燃料乙醇及改善使用性能的添加剂后,组成的车用乙醇汽油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作车用点燃式内燃机的燃料。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括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一部分。
除非在本标准中另有明确规定,下述引用标准都应是现行有效标准。
GB/T 256 汽油诱导期测定法GB/T 259 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GB/T 380 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燃灯法)GB/T 503 汽油辛烷值测定法(马达法)GB/T 509 发动机燃料实际胶质测定法GB/T 511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GB/T 1792 馏分燃料中硫醇硫测定法(电位滴定法)GB/T 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 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GB/T 5487 汽油辛烷值测定法(研究法)GB/T 6536 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GB/T 8017 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雷德法)GB/T 8018 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GB/T 8019 车用汽油和航空燃料实际胶质测定法(喷射蒸发法)GB/T 8020 汽油铅含量测走法(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lll32 液体石油产品烃类测定法(荧光指示剂吸附法)GB/T lll40 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调射线光谱法)GB 17930 车用无铅汽油GB 18350 变性燃料乙醇SN 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SH/T 0174 芳烃和轻质石油产品硫醇定性试验法(博士试验法)SH/T 0246 轻质石油产品中水含量测定法(电量法)SH/T O253 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SH/T 0663 汽油中某些醇类和醚类测定法(气相色谱法)SH/T 0693 汽油中芳烃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3 牌号车用乙醇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分为90号、93号和95号三个牌号“4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抗爆指数 antiknock index研究法幂烷值和马达法辛烷值之和的二分之一。
乙醇汽油 ethnol gasoline在不添加含氧化合物的液体烃类中加入一定量变(性燃料乙醇后用作点燃式内燃机的燃料,加入量为%(V/V),称为E10。
变性燃料乙醇 denatured fuel ethanol加入变性剂后不能饮用,只作燃料用的乙醇。
5 技术要求本标准包括的产品只允许加入符合GB18350-2001的变性燃料乙醇,加入量为%(V/V)±%(V/V)。
现场快速测定法见附录C。
本标准的其他技术要求见表1。
表1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度交货验收按SH 0164进行。
符合本标准的车用乙醇汽油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必须使用专用的管道、容器和机泵。
这些储罐、泵、管线、计量器的密封件和材质必须适应乙醇汽油的要求。
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姜保证整个系统干净和不含水。
如果发生相分离,分出的水相必须送往专门的废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凡向南户销售符合本标准的车用乙醇汽油所使用的加油机泵和容器都应标明下列标志:“E10乙醇汽油90号”、“E10乙醇汽油93号”或“E10乙醇汽油95号”,并应标志在汽车驾驶员易看见的地方。
7 取样取样按GB/T 4756进行,取2L作为检验和留样用。
附录 A(标准的附录)ASTM D3831-1990(1994)汽油中锰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汽油中总锰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30mg/L,锰以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锰(MMT)的形式存在。
本方法不适用于含有大量裂解组分的汽油(溴值大于20)。
本方法的建立是测定汽油中一定含量范围的MMT。
至于其他范围的或其他物质中的MMT,或在汽油中的其他锰化合物的测定均未做过试验。
本标准并无意对与此有关的所有的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
因此,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有适用性的管理制度。
A2 引用标准ASTM D4057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法A3 方法概述汽油样品用溴处理,然后用甲基异丁基酮(MIBK)稀释,用空气-乙炔焰在279.5mm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用一种有机锰标准物质配制标样。
A4 意义及应用某种有机锰化合物用作抗爆剂加入到汽油中,本方法提供一种测定汽油样品中该种物质浓度的方法。
A5 仪器原子吸收光谱仪:带有标尺扩展、配有锰空心阴极灯,在279.5mm处有强吸收,配有预混合可旋转槽型燃烧头和可调雾化器。
玻璃容量瓶:40mL,带有聚乙烯螺旋盖。
1mL移液管。
100μL微量移液管,Eppendorf型或其他相似类型。
自动移液管,能够转移9mL的量。
A6 试剂试剂纯度:试剂级。
除特殊说明外,所有试剂应符合美国化学协会分析拭剂委员会的规格要求。
该规格可由委员会得到。
若使用其他级别的试剂,则以其纯度不降低测定精确度为准。
溴溶液:试剂级溴加入等体积的四氯化碳中。
警告:除其他预防措施外,应了解溴接触到皮肤会导致严重的的伤;制备该溶液时应戴防护手套,贮存或使用应保证良好通风。
锰标准溶液(,,L):用MIBK稀释L标准溶液到需要的低浓度锰标准溶液。
锰标准溶液(L):用MIBK溶解一定量的磺酸锰,配成L溶液。
磺酸锰。
注意:汽油中的MMT见光是不稳定的,分析前在用溴溶液稳定前见光则会导致分析结果偏低或错误。
A7 取样汽油样品的取样应符合ASTM D4057的要求。
汽油样品直接取入金属罐内,并尽快分析。
A8 校正工作标准样品制备:按配制,,L标准溶液。
A8.1.1 用微量移液管,在三个40mL玻璃容量瓶中各加入100μL溴溶液。
A8.1.2 在各玻璃容散瓶中加入1mL三种低浓度锰标准溶液。
摇晃容量瓶,使之与溶液混合。
A8.1.3 用自动移液管,各加入9mLMIBK,摇匀。
这些稀释了10倍的工作标准样品与样品的最终稀释倍数一样。
仪器调节:将仪器调节到操作手册建议的测定锰的操作条件,锰吸收线用,使用空气-乙炔火焰。
A8.2.1 喷入MIBK,调整雾化器(大流速)、乙炔气和空气流速,得到贫弱焰。
A8.2.2 喷入L工作标准样品,记录吸光值。
若吸光值超过个单位,则旋转燃烧头以降低吸光值到大约个单位。
用MIBK进行仪器调零,在低吸光范围内有利于获得良好线性。
A8.2.3 使用标尺扩展;使L工作标准样品基本能进行全标尺读数校正。
A8.2.4 以MIBK做空白,依次喷三个工作标准样品,记录吸光值,检查数据线性,若非线性,则重新轻微调整样品或乙炔气流速,降低火焰条件,重新进行仪器调节,直至吸光值呈线性。
A9 试验步骤用微量移液管,在玻璃容量瓶中加入100μL溴溶液。
用1mL移液管,再加入1mL汽油样品,摇匀。
用自动移液管,加入9mL的MIBK。
依次喷入工作标准样品和样品,记录吸光值。
注:由于吸光值可能会随时变化,故应同时测定工作标准样品和样品的吸光值。
A10 计算绘制工作标准样品吸光值与锰浓度的最佳工作曲线,由工作曲线读出汽油样品的锰浓度,精确到L。
如果有可能,也可使用其他的读数方式,如浓度直读方式。
在A8.2.2中的低吸光值范围可用来得到校正线形。
A11 精密度与偏差精密度:经实验室间统计试验,该方法的精密度如下。
A11.1.1重复性:同一操作者,用同一台仪器,在恒定的操作条件下所测的两个实验结果之差仅有1/20的概率会超出下值:χ1/2mgMn/L其中:χ为两个结果的平均值。
A11.1.2再现性:不同实验室工作的不同操作者,对同一试样所测的两个实验结果之差仅有1/20的概率会超出下值。
χ1/2mgMn/L其中:χ为两个结果的平均值。
偏差:因为没有合适的参考物,该方法的过程偏差无法测定。
附录B(标准的附录)汽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B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汽油中浓度范围为~25mg/L的总铁含量。
B2 方法概要汽油试样用甲基异丁基酮稀释,加入碘和季铰盐与铁化合物反应使之稳定。
以有机铁为标样,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下测定试样中铁含量。
B3 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采用空气乙炔火焰。
容量瓶:50 mL,100 mL,250 mL,1000mL。
移液管:,,,,10mL,20mL和50mL。
B4 试剂甲基异丁基酮(MIBK):分析纯。
结晶碘:分析纯。
甲苯:分析纯。
有机铁标样:1000mg/L,标准物质号为GBW(E130160)。
氯化甲基三辛基铵:纯度不低于90%。
溶剂汽油:铅、铁含量低于L,用作试剂空白。
注意:甲苯和汽油都是易燃品,吸入有害,而且汽油蒸气可引起突然起火。
另外氯化甲基三辛基铵属于中等毒性,所以使用它们时,注意适当通风,避免吸入和接触皮肤。
本标准并未述及所有相关的安全问题。
安全方面的考虑请参考其使用过程。
用户应该在使用前建立适当的安全健康措施并制定相应的限制规则。
B5 准备工作氯化甲基三辛基铵-甲基异丁基酮溶液(1%,V/V)的配制:用甲基异丁基酮溶解10mL()氯化甲基三辛基铵,并稀释到1L。
碘-甲苯溶液(3%,m/V)的配制:用甲苯溶解3.0g结晶碘,并稀释到100mL。
配制铁的标准溶液B5.3.1 铁标准溶液A:用移液管准确地将20mL有机铁标样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1%氯化甲基三辛基铵-甲基异丁基酮溶液稀释到刻度,摇匀,配成200 mgFe/L溶液。
B5.3.2 铁标准溶液B、C、D(4、10、20 mgFe/L):用移液管准确地吸人、、铁标准溶液A,分别转移到三个100mL容量瓶中,每个瓶中再加入%氯化甲基三辛基铵-甲基异丁基酮溶液,最后用甲基异丁基酮稀释到刻度,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