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备考复习 高考地理考前指导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备考复习 高考地理考前指导

知识立意
3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 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 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 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 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 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 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 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 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 并说明原因。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 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通过考生应对复杂现实情境中的各种外在表现,考量 考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状况。试题设计以“情境、学科内 容和任务”为基本路径,考查考生发现问题、辨析概念、 建立关系和验证假设的能力,以及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思维过程和应用地理学科方法的正确性。
真实情景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答案:7.C 8.B 9.D 综合思维
【全国Ⅰ卷7~9题分
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5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些地区具有怎样的环境特点?
现在地理教学重点
分析干栏式建筑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会用同样的思路分析其他传统民居与
环境的关系。 进一步,会用此解决生活、生产中的
类似问题。
干栏式建筑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指出G河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素养立意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新课标要求 二、从高考题看核心素养的考查 三、核心素养下对高三地理复习的思考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新课标要求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教育赋予人的发展的价值体 现,是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素养。是在“地 理素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 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其在本质上应是一般 地理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在数量上是少而精、在功能上是 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地理素养。
区域认知
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 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与能力。学生掌 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 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 特征与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
地理实践能力
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 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 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 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 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 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
“地理实践力”的考查主要表现为绘图能力,探 索能力,实验能力,调查能力等方面
二、从高考题看核心素养的考查 核心素养是学生的内在品质,难以直接观测。 高考试题的设计,总体上以“素养立意”,以“学 科内容为载体”,借助相对复杂的“现实情境”, 向学生呈现空间格局的观察、概括、归纳,地理特 征的分析、综合比较,空间动态过程的观察、规律 概括与趋势预测,地理因果联系与依存关系的分析、 推理,以及绘图与图解等具体任务。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备考复习
高考地理指导讲座
“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
地理高考是为选拔人才服务的 高校选拔人才的标准
“一体四层四翼”
高考评价体系
必备 知识
关键 能力
学科 核心 素养 价值
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核心价值
学科素养
关键能力
必备知识
立德树人 服务选拔 导向教学
• “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 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 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
高中课标修订强化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课标修订拟定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地理学与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 值观,指人们对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它包含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 发展观等。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 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理解人们对 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 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 “四层”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 心价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
• “四翼”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 “一体”是总体框架,四层与四翼是“一体”的 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实现高考评价功能的 理论体系。
传统地理教学重点
干栏式建筑具有哪些特点? 干栏式建筑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
综合思维
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 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学生运用综合思维的方 法,就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个要 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 理解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的观察、分析和认 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证的看待现实生 活中的地理问题。
地理实践力
读图技能
【全国Ⅰ卷36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
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 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 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