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涉江采芙蓉》优秀课件

《涉江采芙蓉》优秀课件

《涉江采芙蓉》优秀
• 第一幅画面,女主人公思夫心切,涉江采莲,但是想到丈夫 远在天涯,悲从中来,不禁发出“采之欲遗谁?”的浩叹。
• 第二幅画面,在妻子出门采莲的同时,远在天涯的丈夫也伫 立在路边,他极目远眺,望着漫漫无尽头的不归路,脑海中 浮现出妻子对自己的思念。
• 第三幅画面,它是前两幅画面的组合,一对终生不能团聚的 夫妻,各在天涯海角,同时发出撼人心魄的呼喊。
《涉江采芙蓉》优秀
问题探究
这首诗有什么艺术特点?
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 是意境高洁、清幽; 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涉江采芙蓉》优秀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优秀
迢迢牵牛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涉江采芙蓉》优秀
• 《涉江采芙蓉》抒写了思妇游子相思离别之愁之苦。
《涉江采芙蓉》优秀
诗歌中首句写到“芙蓉”,这对全诗意境的营造和 人物形象的刻画有什么作用?怎样理解“赠花”的行为?
芙蓉,即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起 首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从侧面烘 托了主人公雅洁美好的形象及所表达感情的 纯洁和美好。
《涉江采芙蓉》优秀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涉江采芙蓉》优秀
“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女 子“所思”的男子。
主旨:表达远隔两地的爱人互相 思念的哀伤与惆怅之情。
《涉江采芙蓉》优秀
“对写法”的“悬想”方式: 对写法又谓主客移位,是我国古
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
对方不忘自己。
《涉江采芙蓉》优秀
想象对方写法的特点
子备受压抑。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
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
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
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因而也就有
了思妇的闺怨和游子的羁旅乡愁。
《涉江采芙蓉》优秀
“芙蓉”又叫莲,荷花,芙蕖、菡萏。
《涉江采芙蓉》优秀


忧 伤 以 终 老
同 心 而 离 居
长 路 漫 浩 浩
思考:诗人表达对妻儿的思念之情,是从什么角 度落笔的?
《涉江采芙蓉》优秀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思考:诗人是怎样写自己“思家”的?
《涉江采芙蓉》优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游子思乡怀人。
2、女子思夫。
《涉江采芙蓉》优秀
问题探究
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 有三: 1.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远离江南; 2.女子采莲是旧俗,“芙蓉”即“夫容”,“莲 子”即“怜子”; 3.《古》是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可以用悬想的 方式,以女子的口吻来写。
因此思念的应该是双方,正如李清照《一剪梅》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所以诗中有游子思乡思 亲之缠绵,也有闺女思念情人之真挚。
《涉江采芙蓉》优秀
整体把握 疏通诗歌大意,回答下列问题: 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找
出本诗“诗眼”并根据“诗眼”概括主旨?
《涉江采芙蓉》优秀
2.找诗眼,抓主旨;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 个字; 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 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本诗的“诗眼”是“忧伤”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清晰地 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
“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环顾所见“旧乡” 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
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 不直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 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涉江采芙蓉》优秀
问题探究: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 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 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 “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 子。你怎么看?
花草娇嫩美丽,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 赠亲朋,既有关怀、思念,也有表达了美好祝愿.
《涉江采芙蓉》优秀
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 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这两句在结构上是过渡,为表现 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 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涉江采芙蓉》优秀
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 达作用?
《 涉 江 采 芙 蓉 》
《涉江采芙蓉》优秀

1、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

2、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刘勰 誉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赞“天衣

无缝,一字千金”

3、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

4、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 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 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
《涉江采芙蓉》优秀
知识导读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 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 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所 以《文选》的编者把它们编集在一起,总题
为《古诗十九首》。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
《涉江采芙蓉》优秀
背景
《古诗十九首》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
团垄断仕路,上层士流结党吹捧,文人士
还 顾 望 旧 乡
所 思 在 远 道
采 之 欲 遗 谁
兰 泽 多 芳 草
涉 江 采 芙 蓉
采 芙 蓉
《涉江采芙蓉》优秀
一、疏通诗意
• 请你把每句五言诗改写为两句四言诗。 例如:“涉江采芙蓉” →“渡过江水,采摘芙蓉”
《涉江采芙蓉》优秀
1.读顺畅,通大意
渡过江水,采摘荷花,兰草沼地,生有香草。 采来荷花,相赠与谁?所思之人,遥遥远道。 深情回望,遥看故乡,长路漫漫,四野茫茫。 情深意浓,天各一方,愁苦忧伤,终老异乡。
特定情境下,诗人在抒发 自己某种情思时,不直接从自 身写起,而是想象对方此时此 刻的情形,或先描述自身情形, 突然调转笔墨,描述对方情形, 以便更深一层地表达自己情感, 并形成含蓄曲折的艺术效果。
《涉江采芙蓉》优秀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