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练习题及答案纵观近几年来生化自考的题型一般有四种:(一)最佳选择题,即平常所说的 A 型多选题,其基本结构是由一组题干和A、B、C、D、E 五个备选答案组成,其中只有一个是最佳答案,其余均为干扰答案。
(二)填充题,即填写某个问题的关键性词语。
(三)名词解释,答题要做到准确全面,举个例来说,名解“糖异生”,单纯回答“非糖物质转变为糖的过程”这一句话显然是不够的,必需交待异生的场所、非糖物质有哪些等,诸如此类问题,往往容易疏忽。
(四)问答题,要充分理解题意要求,分析综合,拟定答题方案。
现就上述四种题型,编写了生物化学习题选,供大家参考。
一、最佳选择题:下列各题有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A、氢键B、疏水键C、盐键D、二硫键E、肽键2、蛋白质变性后可出现下列哪种变化( )A、一级结构发生改变B、构型发生改变C、分子量变小D、构象发生改变E、溶解度变大3、下列没有高能键的化合物是( )A、磷酸肌酸B、谷氨酰胺C、ADPD、1,3 一二磷酸甘油酸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4、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中,首先合成的是( )A、IMPB、AMPC、GMPD、XMPE、ATP5、脂肪酸氧化过程中,将脂酰~SCOA 载入线粒体的是( )A、ACPB、肉碱C、柠檬酸D、乙酰肉碱E、乙酰辅酶A6、体内氨基酸脱氨基最主要的方式是( )A、氧化脱氨基作用B、联合脱氨基作用C、转氨基作用D、非氧化脱氨基作用E、脱水脱氨基作用7、关于三羧酸循环,下列的叙述哪条不正确( )A、产生NADH 和FADH2B、有GTP 生成C、氧化乙酰COAD、提供草酰乙酸净合成E、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运转8、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是( )A、HMG COA 合成酶B、HMG COA 裂解酶C、HMG COA 还原酶D、乙酰乙酰COA 脱氢酶E、硫激酶9、下列何种酶是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 )A、醛缩酶B、烯醇化酶C、乳酸脱氢酶D、磷酸果糖激酶E、3 一磷酸甘油脱氢酶10、DNA 二级结构模型是( )A、α一螺旋B、走向相反的右手双螺旋C、三股螺旋D、走向相反的左手双螺旋E、走向相同的右手双螺旋11、下列维生素中参与转氨基作用的是( )A、硫胺素B、尼克酸C、核黄素D、磷酸吡哆醛E、泛酸12、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 )A、尿素B、尿酸C、氨D、β—丙氨酸E、β—氨基异丁酸13、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信号是( )A、UAGB、UAAC、UGAD、AUGE、AGU14、非蛋白氮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氨基酸B、尿酸C、肌酸D、尿素E、胆红素15、脱氧核糖核苷酸生成的方式是( )A、在一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B、在二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C、在三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D、在核苷水平上还原E、直接由核糖还原16、妨碍胆道钙吸收的物质是( )A、乳酸B、氨基酸C、抗坏血酸D、柠檬酸E、草酸盐17、下列哪种途径在线粒体中进行( )A、糖的无氧酵介B、糖元的分解C、糖元的合成D、糖的磷酸戊糖途径E、三羧酸循环18、关于DNA 复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真核细胞 DNA 有多个复制起始点B、为半保留复制C、亲代 DNA 双链都可作为模板D、子代 DNA 的合成都是连续进行的E、子代与亲代 DNA 分子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19、肌糖元不能直接补充血糖,是因为肌肉组织中不含( )A、磷酸化酶B、已糖激酶C、6 一磷酸葡萄糖脱氢酶D、葡萄糖—6—磷酸酶E、醛缩酶20、肝脏合成最多的血浆蛋白是( )A、α—球蛋白B、β—球蛋白C、清蛋白D、凝血酶原E、纤维蛋白原21、体内能转化成黑色素的氨基酸是( )A、酪氨酸B、脯氨酸C、色氨酸D、蛋氨酸E、谷氨酸22、磷酸戊糖途径是在细胞的哪个部位进行的( )A、细胞核B、线粒体C、细胞浆D、微粒体E、内质网23、合成糖原时,葡萄糖的供体是( )A、G-1-PB、G-6-PC、UDPGD、CDPGE、GDPG24、下列关于氨基甲酰磷酸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它主要用来合成谷氨酰胺B、用于尿酸的合成C、合成胆固醇D、为嘧啶核苷酸合成的中间产物E、为嘌呤核苷酸合成的中间产物25、与蛋白质生物合成无关的因子是( )A、起始因子B、终止因子C、延长因子D、GTPE、P 因子26、冈崎片段是指( )A、模板上的一段 DNAB、在领头链上合成的 DNA 片段C、在随从链上由引物引导合成的不连续的 DNA 片段D、除去 RNA 引物后修补的 DNA 片段E、指互补于 RNA 引物的那一段 DNA27、下列哪组动力学常数变化属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A、Km 增加,Vmax 不变B、Km 降低,Vmax 不变C、Km 不变,Vmax 增加D、Km 不变,Vmax 降低E、Km 降低,Vmax 降低28、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的血浆脂蛋白主要是( )A、VLDLB、CMC、HDLD、IDLE、LDL29、结合胆红素是指( )A、胆红素——清蛋白B、胆红素——Y 蛋白C、胆红素——葡萄糖醛酸D、胆红素——Z 蛋白E、胆红素——珠蛋白30、合成卵磷脂所需的活性胆碱是( )A、ATP 胆碱B、ADP 胆碱C、CTP 胆碱D、CDP 胆碱E、UDP 胆碱31、在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连接的方式是( )A、2′-3′磷酸二酯键B、2′-5′磷酸二酯键C、3′-5′磷酸二酯键D、肽键E、糖苷键32、能抑制甘油三酯分解的激素是( )A、甲状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胰岛素D、肾上腺素E、生长素33、下列哪种氨基酸是尿素合成过程的中间产物( )A、甘氨酸B、色氨酸C、赖氨酸D、瓜氨酸E、缬氨酸34、体内酸性物质的主要来源是( )A、硫酸B、乳酸C、CO2D、柠檬酸E、磷酸35、下列哪种物质是游离型次级胆汁酸( )A、鹅脱氧胆酸B、甘氨胆酸C、牛磺胆酸D、脱氧胆酸E、胆酸36、生物体编码氨基酸的终止密码有多少个( )A、1B、2C、3D、4E、5二、填充题1、氨基酸在等电点(PI)时,以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 时以离子存在,在PH<PI 时,以离子形式存在。
2、血浆脂蛋白用超速离心法可分为、、、四类。
3、饱和脂酰COAβ—氧化主要经过、、、四步反应,β—氧化的终产物是,每次β—氧化可产生克分子ATP。
4、大肠杆菌RNA 聚合酶全酶由组成,核心酶组成是,参予识别起始信号的是。
5、根据激素的化学本质,可将其分成、、和四类。
6、肝脏生物转化作用的第一相反应包括、、;第二相反应是。
7、大多数真核细胞的MRNA5′一端都有帽结构,3′一端有结构。
8、体内硫酸根的供体是、甲基的供体是、磷酸核糖的供体是。
9、常见的一碳单位有、、、等,携带它们的载体是。
10、下列氨基酸的脱羧产物分别为:组氨酸,色氨酸,谷氨酸。
11、对神经肌肉应激性Ca+2 起作用,K+起。
12、VitD 的活性形式是。
13、合成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基本原料是、、。
14、血红素在体内分解代谢的主要产物是、包括、、、等。
15、Watsan-Crick 提出的双螺旋结构中,处于分子外边,处于分子中央,螺旋每上升一圈bp 数为。
16、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形式有、和。
17、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的有、、。
18、血钙可分为和,血浆钙中只有才直接起生理作用。
19、丙酮酸脱氢酶系包括、、三种酶,、、、、五种辅助因子。
20、人体铁的贮存形式有、。
21、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和等。
22、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变为哪些活性物质、和。
23、生物体物质代谢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24、肾小管的“三泌”作用是、、,其功用是换回。
25、线粒体呼吸链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有、、、、。
26、酮体是由、、组成。
27、核苷酸是由、和三种成分组成。
28、DNA 的三级结构是结构,核小体是由和构成。
三、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变性作用2、酶的活性中心3、糖异生4、氧化磷酸化5、呼吸链6、载脂蛋白7、r-谷氨酰循环8、DNA 半保留复制9、不对称转录10、酶原的激活11、胆色素12、反向转录四、问答题1、简述血氨的来源和去路。
2、磷酸戊糖途径分哪两个阶段,此代谢途径的生理意义是什么?3、试述成熟红细胞糖代谢特点及其生理意义。
4、血糖正常值是多少,机体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5、简述蛋白质及肽类激素的调节机制。
6、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是如何调节酸碱平衡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E2、D3、B4、A5、B6、B7、D8、C9、D 10、B 11、D 12、B 13、D 14、D15、B 16、E 17、E 18、D 19、D 20、C 21、A 22、C 23、C 24、D 25、E 26、C 27、A28、A 29、C 30、D 31、C 32、C 33、D 34、C 35、D36、C二、填充题:1、两性离子、负离子、正离子2、CM、VLDL、LDL、HDL3、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乙酰辅酶 A、54、α2ββ′σ、α2ββ′、σ5、蛋白质和多肽类激素、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类固醇激素、脂肪酸衍生物6、氧化、还原、水解、结合反应7、M7G 、POLYA8、PAPS SAM PRPP9、-CH3、=CH2、-CH=、-CHO、-CH=NH、FH410、组胺、5-羟角胺、r-氨基丁酸11、降低、升高12、1,25-(OH2)VitD313、甘氨酸、琥珀酰 CoA、Fe2+14、铁卟啉化合物、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胆素15、磷酸核糖、碱基、1016、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则卷曲17、酪氨酸丝氨酸苏氨酸18、非扩散钙、可扩散钙、Ca2+19、丙酮酸脱羧酶、硫辛酸乙酰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TPP、硫辛酸、FAD NAD CoASH20、铁蛋白、含铁血黄素21、温度、PH、酶浓度、底物浓度、抑制剂22、胆汁酸、类固醇激素、VitD323、细胞水平、器官水平、整体水平24、泌 H+、泌 K+、泌、NaHCO325、NAD+或 NADP+、FAD 或 FMA、铁硫蛋白、辅酶 Q、细胞色素类26、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27、含氮碱基、戊糖、磷酸28、超螺旋、DNA、组蛋白、三、名词解释1、物理或化学因素(如加热、酸、碱等)引起蛋白质结构变化,并导致蛋白质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丧失,称为蛋白质变性,变性时不涉及一级结构改变或肽键的断裂。
2、必需基团相对集中并构成一定空间构象,直接负责结合及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的区域。
3、由非糖物质如乳酸、甘油等在肝中转变为糖的过程。
4、生物氧化的释能反应同时伴有 ADP 磷酸化生成 ATP 的吸能反应,二者偶联,称为氧化磷酸化。
5、定位于线粒体内膜,由一组 H 和电子传递体按一定顺序排列所构成的,能把还原当量(2H=2e+2H+)氧化成 H2O 的反应链称为呼吸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