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人的心灵对话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徽宗、 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照 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 死于建康(南京)。 李清照独身漂泊江 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词人连 遭国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词章更 为深沉感人。比如那首著名的《声声 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 掺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两 盏三杯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 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清照(1084~1155?) 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 郎、京东路提点刑狱。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 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 一带颇负盛名。后因列于元□党籍而被罢官。平 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母王 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宋史· 李格非传》), 一说为汉国公王准孙女(庄绰《鸡肋编》),也 知书善文。
介绍
诗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 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 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 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 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 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 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 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 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 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 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 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 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 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 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 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 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 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 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 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 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者次第,怎一 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在南渡之初,还写过一首雄浑 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 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刺徽宗高宗 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淋漓尽 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