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地图专题制图概论2.专题地图有哪些特征?专题地图和普通地图之间的区别?主题明确但内容广泛:只将一种或者几种与主题相关联的要素特别完备而详细地显示,而其他要素的显示较为概略,甚至不予显示。
时空表达:除了那些能见到和能进行测量的自然想象外,还有那些不能直接测量的自然现象或者人文现象;不仅表示现象的现状和分布,同时表示现象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
拥有图形标记语言:比如符号化的点、多边形,要引起读图人对所描绘的分布重要特征的关注4. 专题地图由哪些方面的要素构成?数学要素:坐标网、比例尺和地图定向。
专题要素地图底图要素5. 专题地图的分类:按内容分遥感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使专题地图制图从内容、形式到成图方法都有了根本性的突破,其越来越能满足不同比例尺专题制图对资料提出的要求。
遥感信息的现势性,宏观性、多时相性和立体覆盖能力,使其成为专题地图制图的重要信息源。
利用遥感信息编制专题地图是一项既能极大地提高成图的准确性,以保证其科学质量,又能大量节约人力、节约时间的工程。
但是,如果制图工作者对利用遥感信息如何实现分类,根据不同卫星提供的信息分辨率能实现多大的分类图版,与比例尺确定有什么关系都不了解的话,显然是难以利用遥感资料编好专题地图的。
GIS是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用于信息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分析。
输出与表达地理信息的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从地图制图和地籍管理开始的,因此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用于地图制图,但是它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的效果和空间分析功能同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强调空间概念,注重空间分析,形成了强大的分析功能。
各种专题地图可以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源之一被采用,加工,并为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查询和分析提供依据,同时,更高层次的实用分析理论又再次以专题地图的形式再现。
因此专题地图不仅是地理信息系统构建时不可缺少的资源,也是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成果的可视化表达。
Chp 2 专题内容的分布特征及其表示方法1.专题内容的分布特征有哪些?空间分布特征(表示方法的切入点)、数量特征/质量特征;时空(间)特征(后三个在于表示方法本身功能的强化)2. 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有哪些?1)点:分布面积较小或者点状分布,比如居民点,企业中心2)线:呈线状或带状分布,如道路、河流、海岸3)面:呈离散的或连续的面状分布①间断而成片分布在广大面积上的,如湖泊、沼泽②在大面积上分散分布,如人口分布,某种农作物播种等③连续而布满整个制图区域,如气温、地质构造、土壤类型PS:前两种可以转换3.各种现象的数量/质量特征?4.比较异同5.定点符号法分区统计图表法范围法与质底法表达的面状分布现象特征和现象的性质面状轮廓的定义和各区域的概括程度是否具体现象点数法和分级统计图法一致反映现象谁昂指标是否反映真实地理分布现象分区统计图表法不宜与符号法或者其他精确定位的表示方法配合使用当分级数目增多,表达的信息的详细程度?空间分布的规律性?按照统计学原理,分级数量的多少与表达的概括程度呈反比。
分级数量越多,表达得越详细,对大的规律性的表达越破碎。
而且根据分级后的数据直接成为符号化的制图数据部分,因此分级数目与采用的表达手段和表示方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总之,在制图的时候,需要保证易读性的前提下,满足地图用途要求后分级数尽量详细。
Chp 3 专题制图要素的数据类型与数据处理1.专题地图上所呈现出的所有内容是地理数据?不是,还有说明性数据。
2.地理数据是对地理现象的定性和定量描述?对专题现象的定量和定性描述,构成地理变量,通过分类分级才得到地理数据。
3.地图中的地理数据的类型?表达形式?包括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定量数据有完全定量数据和分级数据4.如何进行分类?类别数量 6-7类,类别分组方式可改变显示信息内容。
分类处理方法“重新分类”属性表的分类字段使用该方法,可以将所有代码存储在同一个数据表中,从而简化数据库,但是遇到改变类型的分组,需要重新执行选择和赋值的流程。
创建一个数据表(查找表)创建新表格存储各分类码及其相应的新编码。
将要素的属性表与新建表格相关联,运用新分类码来显示要素。
该方法需要进行一些数据输入,却易于改变类别分组。
修改符号方式一旦设置好符号,GIS可以通过.lyr方式存储符号设置信息,便于重新创建地图。
该方法避免了修改数据库或创建数据表,但是通用代码没有存储在数据库中,因此在进行其他分析工作的时候会受到限制。
5.分类的基本原则?影响分类的因素?自然要素的分类标志主要是按照要素的发生、发育状况或者某些条件下的变化进行分类,及其要素的某些基本特征。
人文要素的分类标志主要是要素的某些基本特征。
和地图用途,比例尺以及制图区域的特点有关,也影响到制图综合的复杂程度。
影响分类的因素:制图要素的特点;比例尺6.通过量表法怎么表达专题现象的属性信息?用恰当的方法使分级后的数据客观反映现象分布的地理规律性并满足制图的要求。
分级数量的多少与表达的概括成都成反比。
保证易读性,尽可能详细。
原则:分级数量的确定收到地图用途,地图比例尺,数据分布特征,表示方法,实质等的制约,要做到详细性,和地图的规律性和易读性的统计与采用的表达方式密切相关。
因为原始数据不能直观地反映空间分布规律,并且数据的数量差异会产生质量差异感、特殊的水平和集群性。
尽管数据分级会造成一些信息的损失,比如级内的数量差别消失,但是,它能把同质区域作为一个等级表达出来,提供集群概念,提供直观地信息。
9.给定15个城市的人口数,请按照自然断裂发、四分位法、标准差法和等间隔法将其分为5类,并说明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总结如何选择分级方法10.分级表达需要注意什么?要客观反映数据分布特征,以数据集群性作为分级数的重要依据。
分级界限应该在数据变化特征之上分级结果保留个别的特征级别和分级界限凑整分级界限离散——分级界限可以断开;连续——相互连接,处理好分级点的从属关系Chp 4 地图符号设计1.地图符号包括哪些?符号、文字、色彩、纹理等。
2.地理变量差异是否可以全部通过地图符号进行表达?如何将地理变量与地图符号联系在一起进行地图表达?不能表达所有属性。
绘制地图的实质就是亚牛各种地理数据的符号和图形在地图上的位置表达。
3.视觉变量是什么?具体有哪些因子?4.符号设计时涉及到哪些因素?符号构型阈值的定义?遵守的原则地图符号设计的必要条件:符号的构型阈值(指的是最小值):符号作为整体的最小尺寸(最小可见度);符号内部的清晰度(符号内部在构型上的差异度,即符号的可分辨性),视力表符号构形阈值:符号整体产生的最小可见度与符号内部构形上差异度的可分辨性。
6.地图注记的功能?标识各种对象,指示对象属性,表明对象关系和转译。
7.地图注记的类型?地名注记,说明注记8.地图注记如何设计?字体类型、颜色、大小、间隔、位置、布置9. 各类符号设计的要点1.点状符号(几何符号、艺术符号和透视符号)1)几何符号①构图方法。
基本图形、通过变化和组合形成丰富的几何符号。
a.轮廓变化:粗细、虚实和结构的变化,尺寸较小,主要是粗细变化b.内部结构变化是在几何轮廓中附加简单的直曲线,主要手段c.方向变化:是视觉变量的一种,只有当符号内出现方向性结构的时候,方向变化引起的符号变化的幅度就会增加。
d.变形:○变成椭圆。
e.组合:几个基本几何图形组合一起,象形符号。
f.颜色②几何符号的系列结构2)艺术符号。
呈点状分布特征3)透视符号老师上课没讲2. 线状符号沿某一方向延伸并有依比例的长度特征,但宽度一般不反映实际范围的符号。
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中,线状符号法(定性线状符号,表示线状物体/现象的质量特征;行政境界线、道路、河流、气候上的“锋”面线)和运动线法(定向并有量度概念,既有方向性,又依其符号的宽度表示数量;河流中水的流量、道路中旅客的输送量)中要运用线状符号1)线状符号的属性:①线断头接口②线连接接口:round;miter;revelPS:百度文库中有通用线符号的示例③调频(数量)/调幅(间隔)3. 面状符号一种填充于面状分布现象范围内用于说明面状分布现象性质或者区域统计量值的符号,可以表现从定名尺度到比率尺度的所有数据类型。
形式为图纹和色彩。
4.3D符号风格;必须有3D Analyst 扩展5.说明文字:利用DRAW工具条4.3 专题地图的图例设计4.5 地图注记的设计(老师自己的东西)1.功能2.类型3.设计Chp 5 专题地图设计1.需要哪些地图要素地图主图、地图附图、地图标题、图例、比例尺、指北针、数据来源、投影和作者、解释性说明视觉层次:采取各种图解手段,使图面各内容要素分别处于不同的感受水平上,使得原来是平面的地图产生一种层次感假象,形成若干层面,有的限于上层,有的隐退到下层,达到地图内容主次分明的目的。
3.如何布局这些地图要素?页面布局中的4.地图设计原则?Chp 6 专题地图制图过程与制图综合1.编制专题地图时需要把握的原则有哪些?为什么?科学性、综合性、艺术性、实用性2.编制专题地图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在每个步骤中分别需要做哪些工作?编辑准备——原图编绘——出版前准备3.如何定义计算机专题地图制图(机助地图制图)?以传统的地图制图学原理为理论基础,采用数据库技术和图形数字处理的方法实现地图信息的获取、变换、传输、识别、存储、处理、显示和绘图,是伴随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的产生和发展而兴起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又称为计算机辅助地图制图学、计算机自动制图学、数字地图制图学、自动化制图、机助地图制图等。
优势:成图速度加快,缩短成图周期,增加地图品种,提高成果精度4.机助专题地图制图的一般过程是什么?通过地理底图资料,专题资料,文字资料、统计资料和图片等获取基本资料,通过数字化仪,键盘/转存等手段将数据按要素分类,并进行投影变换、图形编辑、裁剪和格式转换,最后分要素进入特定层属性的图形编辑和主机编辑,形成打样图,并进行审校,将修改后的数据放入激光照排机,荣国CMYK,并进行制版印刷,形成印刷图。
5.如何定义遥感专题制图?以遥感资料为主要数据源,经过图像处理和专题解译编制专题地图专题内容,从普通地图中获取地理底图线划图,并将二者进行匹配的一种制图方法。
6.遥感专题制图的一般过程?从遥感图像和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数据,其中遥感影像要根据控制点进行几何纠正、图像数据变换,从而确立专题分类体系,并进行图像识别,形成专题类型图,此时要将其与底图结合,形成专题地图;而地图则要选取专题图底图,并进行数字化,并与专题类型结合,扫描回放,分色扫描制印,从而形成专题图。
并去•是不是收集到数据或从遥感影像分类提取数据后,不经过任何过程,直接进入制图环节?•试以遥感提取到的图斑为例,说明在进入制图环节之前需要做什么?7.计算机专题制图、遥感专题制图的区别与联系?8.制图综合需要注意什么?9.专题地图内容有哪些?选择时需要分别去考虑哪些因素?专题内容、地图内容,是主题展开和限制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