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孩子个案分析
孩子性格外向,在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沟通后了解到孩子在班中较活跃,但做事没有持续性,自我约束力差,上课时“人在课堂但心不知道去哪里了”,课堂上没有老师的叮咛便开始出小差。
孩子思维活跃,认真听课便能掌握相关知识点,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但课间作业完成的不理想,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做事喜欢拖拖拉拉,写字也很不认真,能偷懒则偷懒,,学习状态波动大,成绩不稳定。
个案诊断
经过和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沟通了解,知道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作为家长我认为孩子学习成绩时好时坏的原因有:
1.我和孩子的爸爸工作忙,顾不上孩子的学习,不能及时发现孩子心态的变化并改正。
2.孩子在学习上存在侥幸心理,钻家长和老师没时间顾及他的空子,自我约束力差,要一直监督才能完成作业。
采取的措施
1.平时和老师积极主动深入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积极协助老师,及时发现孩子的不对并予以改正。
2.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做孩子的朋友。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利用微信、公众号学习ー些家庭教育的知识,学到后再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运用,并且常常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好玩有趣的事儿,刚开始孩子不耐烦,后面逐渐主动开始和我沟通交流。
3、在家我能督促孩子学习,在学校老师给他安排了一个学习成绩较优秀的孩子,上课孩子在思想“跑毛”时,同桌能及时提醒,在课堂上老师顾不过来时,同桌能及时给他讲不会的题,同桌的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4、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发现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老爱拖拖拉拉,于是自己在做事时尽量以最快的速度去做并告诉孩子“今日事今日毕”的道理。
取得的效果
1、经过我和老师的教育,孩子在学校上课时基本能认真听讲,上课思想“跑毛”的现象也较少了,上课积极回答题的次数也多了。
2、通过我的的鼓励,孩子在家时能主动完成作业,也能每天给我分享学校的趣事。
3、孩子在看到我做事不拖拉,以身作则,发现孩子在做事时也比以前快了。
4、通过同学的帮助,孩子的知识掌握比以前快了,不会的题也基本得到解决。
同时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让她感受同学对他的帮助,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
5、发现孩子的学习态度端正了许多,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教实启示
从孩子身上我知道了做为家长要深刻的认识到,只要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恰当,适合自己的孩子都会有收获的。
每位孩子的实际情况是不ー样的,所以家长要深入了解清楚孩子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落后的原因,并及时与老师交流沟通,和老师一起制定行之有效的决策,因人而异正确引导。
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校合力,给予孩子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唤起孩子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逐渐改正缺点,引导并激励她努力学习,从而转变为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执政者手里,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里。
”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让我们家长、老师与学校共同合作,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