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新中国60年辉煌成就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性[1]

从新中国60年辉煌成就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性[1]

从新中国60年辉煌成就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2009年,我们的共和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

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放眼未来,我们信心百倍。

从新中国60年的辉煌成就,我们不难看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涂炭。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但都壮志未酬。

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才为之一新。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历史,实现了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始了新的纪元。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建立了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没收了大官僚垄断资本,通过土地改革,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作为阶级的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这就从根本上铲除了阶级剥削的根源,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现象;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消灭了剥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优点,从此全体人民有了共同的根本利益。

人民利害相同、休戚与共,每个人的利益都依赖于国家、集体事业的发展。

人们在生产中建立起了同志式的协作关系。

尽管在人民内部还有矛盾,但这种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局部的、暂时的,只要正确处理,就不难解决。

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成立之初的共和国却面临着严峻考验。

旧中国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市场混乱,民生困苦,失业众多……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克服重重困难,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斗志,开始了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英雄壮举。

新中国60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在中华大地上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从新型国家政权的建立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从国民经济的恢复到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到各方面制度的不断完善……6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了全球发展的格局和世界历史的走向。

60年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新中国的60年,是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的60年。

在60年中,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使一个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粮食、钢铁、水泥、原煤、有色金属等一大批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载人航天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振奋人心,青藏铁路、三峡大坝、南水北调等一批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抗击特大洪水、战胜非典疫情和特大地震灾害的斗争取得伟大胜利,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等一批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举世瞩目……神州大地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第二,新中国的60年,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根本改善的60年。

在60年中,党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949年到2008年,我国人均GDP从35美元增加到3266美元,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80%和90%分别下降37.9%和43.7%,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足100元增加到1578l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不足50元增加到476l元,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73岁。

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面免除,社会保障“安全网”越织越密,人们正享受越来越宽裕的小康生活。

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人高了,工作越来越好……第三,新中国的60年,是中国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的60年。

在60年中,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不断巩固,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不断推进。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大大提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得到有力弘扬,西北坡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等,越来越成为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空前增强。

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社会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四,新中国的60年,是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60年。

在60年中,党领导人民施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结束了中华民族备受欺凌、任人宰割的历史,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了。

26届联大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和邓小平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的确定,为中国走向世界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世界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关于“中国奇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讨论成为热门话题。

我们坚持正确的对外方针和政策,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从积极斡旋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到参与协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真诚援助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到推动在反恐、环保、禁毒、重大疾病预防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

60年弹指一挥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我们的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我们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精神振奋,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傲立东方。

尽管在前进的过程中,也曾有过这样那样的失误、挫折和教训,但总体上说,60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就,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出了坚实步伐,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经过60年的发展,我们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归结起来就是确立和不断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60年的辉煌成就,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年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6%,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6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改善。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目前,95%以上的商品价格已由市场确定,95%以上的投资来源于企业、银行和社会。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严格信守承诺.清理和修订法规,逐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开放服务贸易,推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为进一步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良好条件。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不仅能从理论上阐释,还得到实践的充分印证;不仅中国人民深切感受到这种制度优势,而且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经过60年的发展,我们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归结起来就是确立和不断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60年的辉煌成就,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比如,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反应迅速,果断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举措,很快初见成效,国际社会给予了积极评价。

从政治制度来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

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了其中的弊病和不足;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适应了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经济、社会、文化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等现实状况。

这些制度优势在抵御西化、分化的政治斗争中,在抗洪、抗冰雪、抗震、抗非典和举办奥运会等重大事件的处置中充分显示出巨大威力。

当然,不仅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两个方面,在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制度优势,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既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既取得重要成果,也遭遇过严重挫折。

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制度、体制和机制。

它既是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又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它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来讲,时间还不长。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的、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发展的、前进的,需要在实践中通过改革来不断完善。

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各方面的制度将越来越完善,其优越性也将越来越充分地显现出来。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左”倾路线,标志着“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结束,开启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从那时以来的30年,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