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A卷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1~10题为单选题,每小题1分;11~15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1. A2. D3. C4. A5. C6. A7. D8. D9. D 10.C11.ABCD 12.ABC 13.AD 14.BD 15.ACE二、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 √9.√ 10.×三、名词解释1、生化需氧量(BOD)是指由于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2、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之间以及它们与大气正常组分之间的反应产生的新的污染物。
3、环境标准:就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同时又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环境中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
4、环境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监测原则选择的污染物。
一般为具有较强的毒害性物质。
5、静态配气法:把一定量的气态或蒸气态的原料气加入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体,混匀制得。
四、填空(10分,每空0.5分)1.环境信息的捕获传递解析综合 2、<5m,水面下0.5m处;5—10m,水面下0.5m处,河床上0.5m处。
3、消除干扰,浓缩水样。
4、103—105°C5、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型布点法6、酚,二苯碳酰二肼。
7、1.5m 8. 11.4; 42.7; 13.0五、简答题(共25分,每小题5分)1. 化学耗氧量是指在给定的条件下,1L水中各种还原性物质(主要指有机物)与强氧剂反应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相当于氧的量,以mg/L表示。
1. COD测定过程如下:水样20mL(原样或经稀释)于锥形瓶中,加入 HgSO4(消除Cl-的干扰),混匀(1分);然后加入0.25ml/L(1/6K 2Cr2O7)10mL,沸石数粒并混匀,连结回流装置(1分);自冷凝管上口加入AgSO4-H2SO4溶液30mL,混匀,加热回流2h(保持溶液的黄色,沸腾时开始计时)后冷却(1分);自冷凝管上口加入80mL水于反应液中并取下锥形瓶(1分);向锥形瓶中加试亚铁灵数滴,用0.1mol/L硫酸亚铁按标准溶液滴定,终点由蓝绿色变成红棕色。
2、空气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怎样提高溶液吸收法的富集效率?当空气中的被测组份浓度较高,或者监测方法灵敏度高时,可用直接采样法。
当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较低,直接采样法不能满足分析方法检测限的要求时,应采用富集法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浓缩。
(3分)溶液吸收法的吸收效率主要取决于吸收速度和样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
欲提高吸收速度,应选择吸收效能好的吸收液。
除采集溶解度非常大的气态物质外,一般都选用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液。
增大被采气体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的有效措施是选用结构适宜的吸收管(瓶)。
(2分)3、答:采样位置应选在气流分布均匀稳定的平直管段上,避开弯头、变径管、三通管及阀门等易产生涡流的阻力构件。
一般原则是按照废气流向,将采样断面设在阻力构件下游方向大于6倍管道直径处或上游方向大于3倍管道直径处。
当条件难于满足时,采样断面与阻力构件的距离也不应小于管道直径的1.5倍。
断面气流流速在5m/s以下。
根据烟道断面的形状、尺寸大小和流速分布情况确定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
4 、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于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后三种断面。
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对照断面: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处,一个河段只设一个。
控制断面:设在排污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在流经特殊要求地区的河段上也应设。
削减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米以外的河段上。
(4分)根据监测断面处水面的宽度确定断面上的采样垂线,再根据采样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
(1分)5.原子发射分光光度法是根据每种原子或离子在热或电激发下,发射出特征的电磁辐射而进行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优点:多元素同时检测,分析速度快缺点:无法检测非金属元素:O、S、N、X。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的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优点: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选择性极好;缺点:多元素同时测定有困难;对非金属及难熔元素的测定尚有困难;对复杂样品分析干扰也较严重; 四、计算题(共20分) 1、(10分)DO(O 2,mg/L)=(M ×V ×8×1000)/V 水 BOD 5=﹝(p 1-p 2)-(B 1-B 2)f 1﹞/f 2经计算 p 1=6.75 mg/L p 2=4.36 mg/L B 1=8.30 mg/L B 2=8.15 mg/L 则 BOD 5=1011.16 mg/L2、(10分,下列每项2分)采样体积 V =30×8×0.5=120(升) V 0=120×(273/297)×(99/101.325)=107.77 (升)SO 2总量 2.6×50/10=13(μg )SO 2(mg/m 3)=13/107.77=0.12(mg/m 3) SO 2(mL/m 3)=22.4×0.12/64=0.042 mL/m 3环境监测B 卷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选择题。
(1~10题为单选题,每小题1分;11~15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 1. C 2. D 3. A 4. A 5. C 6. B 7. B 8. A 9. A 10.D11.BC 12.AC 13.AB 14.ABD 15.AD 二、填空(14分,每空1分)1. 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2. 还原性物质;有机物3.综合性 连续性4. 91.7%; 相对比较5. 17.4;33.76. 交通、建筑施工、工业7. L eq (或L Aeq ,T )8. 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控制标准 环境方法标准 国家 企业三、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 6.√ 7.× 8.√ 9.× 10. ×四、 名词解释1、环境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监测原则选择的污染物。
一般为具有较强的毒害性物质。
2、动态配气法:使已知浓度的原料气与稀释气按恒定比例连续不断地进入混合器混合,从而可以连续不断地配制并供给一定浓度的标准气。
3、 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他们与空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
4、控制断面 : 为了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
一般设置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 处。
5、 瞬时水样: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即采集的分散水样。
五、简答题(共25分,每小题5分)1、水样分析测定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主要的预处理方法有哪些,其主要目的各是什么?环境水样所含组分复杂,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共存组分干扰的试样体系。
(2分)主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①水样的消解: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2分)②富集与分离:当水样中欲测组分含量低于测定方法的下限时,就必须进行富集;当有共存干扰组分时,就必须采取分离措施。
(1分) 2、简要说明静态配气法的原理,有什么优缺点?静态配气法是把一定量的气态或蒸汽态的原料气加入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体,混匀制得。
标准气的浓度根据加入原料气和稀释气量及容器容积计算得知。
(2分)其优点是所用设备简单,操作容易,但因有些气体化学性质较活泼,长时间与容器接触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容器壁也有吸附作用,故会造成配制气体浓度不准确或其浓度随放置时间而变化,特别是配制低浓度标准气,常引起较大的误差。
(3分)3、测定烟气中烟尘的采样方法和测定气态和蒸气态组分的采样方法有何不同?为什么?测定烟气中烟尘时:①需采用多点采样。
因为烟道内同一断面上各点的气流速度和烟尘浓度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
②等速采样。
采气流速大于或小于采样点烟气流速都将造成烟气误差。
采气流速大于采样点烟气流速时,由于气体分子惯性小,容易改变方向,而尘粒惯性大,不容易改变方向,所以采样嘴边缘以外的部分气流被抽入采样嘴,而其中的尘粒按原方向前进,不进入采样嘴,从而导致测量结果偏低;采气流速小于采样点烟气流速时则相反。
(3分) 测定烟气中气态和蒸气态组分,不需要多点采样,只要在靠近烟道中心的任何一点都可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气样;也不需要等速采样。
原因:气态和蒸气态物质分子在烟道内分布比较均匀,同时气体分子质量极小,可不考虑惯性作用。
(2分)4、答:采样位置应选在气流分布均匀稳定的平直管段上,避开弯头、变径管、三通管及阀门等易产生涡流的阻力构件。
一般原则是按照废气流向,将采样断面设在阻力构件下游方向大于6倍管道直径处或上游方向大于3倍管道直径处。
当条件难于满足时,采样断面与阻力构件的距离也不应小于管道直径的1.5倍。
断面气流流速在5m/s 以下。
(3分)根据烟道断面的形状、尺寸大小和流速分布情况确定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
(2分)5、测定过程:采样—提取—分离—测定。
首先用玻璃纤维滤膜采样,将已采样滤膜置于索氏提取器内,加入环己烷提取剂.在水浴(98℃)上连续加热提取8h ,提取液于浓缩器中加热减压浓缩,或真空升华提取后用环己烷溶解定窖后,供层析法分离。
(3分)用乙酰化纤维薄板或乙酰化滤纸层析分离。
所得苯并(a)花斑点用丙酮洗脱,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
以367nm 光激发,测定其在405nm 的发射荧光强度F 405,计算标准和样品的相对荧光强度(F)及大气颗粒物中DaP 的含量。
(2分)六、计算题(共28分)1、(10分,正确作图6分,镉的含量基本正确4分) 所作直线与x 轴交点约为0.24×1.9=0.456水样中镉的含量 0.456×50/20=1.14(μg/ml ) (或12÷20×1.9=1.14)2、(10分,下列每项2分)采样体积 V =30×12×0.5=180(升) V 0=180×(273/293)×(100/101.325)=165.52 (升)SO 2总量 3.0×100/10=30.0(μg )SO 2(mg/m 3)=30.0/165.52=0.181(mg/m 3) SO 2(mL/m 3)=22.4×0.181/64=0.063 mL/m 3-4-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