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脉输血及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静脉输血及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三) 、治疗
(1)认真做好血型签定、交叉配血试验及输血前的核对工 作,避免发生差错;严格执行血液保存要求。 (2)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氧气吸入,并通知医生。 (3)即行皮下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紧急情 况可静脉注射)。 (4)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代血浆,以及地塞米松或 氢化可的松,血压下降者静滴多巴胺或间羟胺。 (5)保护肾脏。为解除肾血管痉挛,可行双侧腰封或肾区 热敷。正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定尿血红蛋白,注意观察 尿色。 (6)密切观察病情,尤其血压、尿量,一旦出现尿少、尿 闭者,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
(二)、症状
其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为皮肤瘙痒,局部或全身 出现荨麻疹。重者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多见 于颜面,如眼睑、口唇高度水肿),喉头水肿, 支气管痉挛,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四)、治疗
• (1)为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可在输血前给予口 服抗组织胺类药物预防反应。 • (2)不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者。 • (3)献血者在采血前4小时内不宜吃富含高蛋白 质和脂肪的食物,可饮糖水或仅用少量清淡饮食, 以免血中含有致敏物质。 • (4)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根据 医嘱皮下或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ml. • (5)抗过敏治疗,可选用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 扑尔敏、氢化可的松和地塞米松等治疗。 • (6)有循环衰竭时用抗休克治疗。 • (7)喉头水肿伴有严重呼吸困难者,需作气管切 开。
3、取血后:勿剧烈震荡、勿加温 应在室温下放置15-20 min 4、输血前:两位护士再次核对 两核对者必须签名
注意事项
1、先输少量生理盐水; 2、开始15min速度不超过20d/min; 3、两袋之间须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4、输血结束时,再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5、血袋内不得加入溶液和药物; 6、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应在半小时内输入; 7、200-300ml血液要求在3-4小时内输完。
(二)程序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报告医生 →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填写输血反应 报告卡→上报输血管理科→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 袋→抽取患者血样→送检验科。
【处理流程】
立刻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 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 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 →送检。
(一)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 录。 4、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管理科。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 起送检验科。 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 封存。

(二)、症状
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患者有发冷或寒 战,继而发热,体温可达39℃-40℃以上, 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
(三)、防治方法
• (1)除去致热原 严格清洁和消毒采血、输 血用具。 • (2)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应立即 停止输血。寒战时注意保暖,给热饮料,加盖被; 高热时给物理降温,也可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 斯匹林。反应严重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严密 观察病情。
3、 白细胞浓缩悬液 4°C保存,48h内有效 4、血小板浓缩悬液 22°C保存,24h内有效 5、 各种凝血制剂 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身体评估
身体状况 病人的血型、输血史及过敏史 对穿刺静脉的评估 心理、社会方面
准备
1、备血: 根据医嘱、查对抽血; 血标本与申请单一起送检; 避免同时采集两人的血标本。 2、取血时: 三查: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输血装置 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袋号、配血 结果、血液种类、剂量
溶血反应
(一) 、原因
是输血中最严重的一种反应。 • (1)输入异型血。即供血者与受血者血型不符而 造成血管内溶血。 • (2)输血前红细胞已变质溶解。如血液贮存过久; 血温过高或过低;输血时血液被加热或震荡过剧; 血液内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影响PH变化的药物 等因素,致使血液中红细胞大量破坏。 • (3)Rh因子所致溶血。此种类型较少发生。
静脉输血及发生输液反应时 的应急预案
输血目的
补充血容量 纠正贫血 供给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 输入抗体、补体 增加白蛋白 排除有害物质
血液制品的种类
全血:指采集的血液未经任何加工而全部于保存液 中待用的血液。分为:新鲜血和库存血 成分血:根据血液比重不同,将血液的各种成分加 以分离提纯。 分为:血浆、红细胞、白细胞悬液 血小板悬液、各种凝血制剂
过敏反应
(一)、原因
• (1)病人为过敏体质,平时对某些物质易引起 过敏,血液中的异体蛋白质与过敏机体的组织细 胞(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 (2)输入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如供血者在献血 前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 • (3)多次输血产生过敏性抗体,当再次输血时, 这种抗体和抗原相互作用而发生过敏反应。
(二) 、症状
• 开始阶段:由于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 管,从而引出四肢麻木、头胀痛、胸闷、腰背剧 痛、恶心呕吐等。 • 中间阶段;由于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 散布到血浆中,则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酱油 色)。同时伴有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血压下 降。 • 最后阶段;由于大量的血红蛋白从血浆进入肾小 管,遇酸性物质而变成结晶体,临床出现急性肾 功原、抗血友病 球蛋白浓缩剂
1、血浆
全血分离后所得的液体部分。主要成分为血 浆蛋白,没有血细胞和凝集原。 分为:新鲜血浆 保存血浆 冰冻血浆 干燥血浆
2、红细胞
浓集红细胞:适用于携氧功能缺陷和血容量正 常的贫血病人。 洗涤红细胞:用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 红细胞悬液:适用于战地急救及中小手术者使 用。
常见的输血反应的原因与机制
一:发热反应 二:过敏反应 三:溶血反应
发热反应
(一)、原因
发热是输血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 • (1)主要由致热原引起 ,当保养液或输血用具 被致热原污染,输血后即可发生发热反应。 (2)病人原有疾病,输血后血液循环改善,导致 病灶毒素扩散而发生发热反应。 • (3)多次输血后,病人血液中产生一种白细胞抗 体和血小板抗体,这两种不完全抗体易引起发热 反应。 • (4)快速输入低温的库存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