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输血反应及应急预案【PPT课件】
输血反应及应急预案【PPT课件】
5
5、常见的输血反应
❖ 输血反应定义:输血或某些血液制品引起的不良反应。由于供、受者间血细胞表 面同种异型抗原型别不同所致,常见于红细胞ABO血型不符导致的溶血反应。 除了溶血性反应还有非溶血性反应。
❖ 一、发热反应:原因 1、输入致热源所致 如血液、保养液、输血用具被致热源污染。 2、违反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造成输血过程污染。 3、免疫作用 多次输血后,受血者血液中产生的白细胞抗体或血小板抗体与供
12
6、大量输血后的反应
❖ 循环负荷过重:原因 由于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
过重所致。 大量快速输血常可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及出血倾向。 ❖ 循环负荷过重:临床表现
如输血过多、过快,常在输血过程中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紫绀、咳大量泡沫痰 或血性泡沫痰、烦躁不安;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 快, 颈静脉怒张、四肢浮肿 循环负荷过重:护理与防治方法 ❖ 1、输血滴速不宜过快,输入液量不可过多。对心脏病人、老年和儿童尤须注意。 ❖ 2、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让病人取端坐位,两 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 3、按医嘱给以舒张血管、平喘、强心剂。平喘:静脉注射氨茶碱;强心:用西 地兰0.2mg加入20~40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注射,同时密切观察心率和心律。严 重者可静脉滴注酚妥拉明5mg,用药时密切观察血压,如血压下降,应立即停用。 必要时要考虑静脉穿刺或切开放血300~500ml,以减少过多的血溶量。
2
2、输血的禁忌症
❖ 急性肺水肿、 ❖ 充血性心力衰竭、 ❖ 肺栓塞、 ❖ 恶性高血压、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肾功能极度衰竭及对输血有变态反应者。
3
3、输血前准备
❖ 1 、输血前根据医嘱备血,经双人核对确认无误后抽取病人血标本2ml,与已填 完整的输血申请单,血型交叉配血检验单一起送交血库,供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试验。
❖ 2 、将用物备齐带至病人床前,对床号、姓名,并向病人解释输血目的以取得合 作,嘱病人大小便。同静脉输液法,用输血器先行生理盐水滴入通畅后,严格消 毒储血袋口,将输血器上端针头插入储血袋口至根部,开始输血,按需要调节滴 速。输血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输血速度及有无输血反应的发生,输血开始10 分钟内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后如病人无不适,可根据年龄与病情调快滴速, 一般成人40~60滴/分钟,儿童逐减,对年老体弱,心肺疾患的输血者更应谨慎, 速度宜慢。发现不良反应立即做相应处理。
10
5、常见的输血反应
❖ 一、溶血反应:溶血反应是指供血者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
。 溶解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输血最严重的反应
❖ 溶血反应:原因 ❖ 1、输入异型血 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不符而造成血管内溶血,反应发生快,一
般输入10~15毫升即出现症状,后果严重。 ❖ 2、输入变质血 输血前红细胞即被破坏溶解,如血液贮存过久、保存温度过高、
❖ 4、 输血前常规进行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一般体温≥38.5℃,暂不输血。输血 前后两袋血之间应滴注无菌生理盐水,前者可避免浪费血液,后者可防止两个供 血者的血液发生凝集反应。输血前15分钟,肌肉注射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 异丙嗪。
4
4、输血
❖ 1、在治疗室需请另一名护士再次核对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 果、血量、采血日期、有效期及血液质量、无误后方可输血。
血者的白细胞或血小板发生免疫反应,并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被破坏(主要在 脾),也可引起发热。 ❖ 二、发热反应:临床表现
1、通常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以内发生反应,患者起初寒战,继而发 热,体温升高至38~41摄氏度,持续时间不等,轻者持续1~2小时,重者持续数 小时。可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输血反应及护理
❖ 临床输血主要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 的方法,是急救和临床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 输血要求既安全,又有效。输血护理的质量不 仅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还维系着患者的 生命安全,同时也是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重 要指标之一。
1
1. 输血的适应症
❖ (一)急性出血 ❖ (二)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 (三)重症感染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四)凝血功能障碍
6
5、常见的输血反应
9
5、常见的输血反应
❖ 过敏反应:护理 ❖ 1、密切观察反应并及时处理 轻度过敏反应,减慢输血速度,按医嘱给予抗过敏
药物;中、重度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遵医嘱皮下注射0.1% 盐酸肾上腺素0.5~1毫升。 ❖ 2、对症处理 对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对严重喉头水肿者护士应配合医生行 气管切开;循环衰竭者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 ❖ 3、按医嘱给药 如抗过敏药、激素类药。4.预防 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献血 员在献血前 ❖ 4、小时不宜食高蛋白质和高脂肪食物,如虾、鸡蛋、鱼等,用少量清淡饮食或 糖水为宜;输血前对曾有过敏史和需多次输血的患者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11
5、常见的输血反应
❖ 溶血反应:护理 ❖ 1、停止输血送检 一旦发生溶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保留静脉通路,以备按医嘱
给药),通知医生;保留余血并抽取患者血标本一同送检,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 配血试验。 ❖ 2、给予氧气吸入 改善组织缺氧状况。 ❖ 3、保护肾 双侧腰封闭,双侧肾区用热水袋热敷,解除肾血管痉挛。 ❖ 4、碱化尿液 按医嘱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增加血红蛋白在尿液中的溶解 度,防止肾小管阻塞。 ❖ 溶血反应:护理 ❖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观察皮肤、尿色及量的变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并做 好记录。 ❖ 6、配合抢救 对少尿、无尿者,按急性肾衰竭护理;出现休克症状,配合医生进 行休克抢救。 ❖ 7、预防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守操作规程,不可使用变质的血液,认真做好血 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 2 、根据医嘱凭提血单取血,护士应与血库人员共同认真查对病人的科别、床号、 姓名、住院号、血型、储血袋编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量、血液种类、采血 日期及有效期,同时需注意检查血液质量,确定无误后方可提取。
❖ 3、 核对:回病区后需与另一护士一同按上述要求核对两次,待血液自然解冻, 确定无误后方可输入。血液避免用力震荡、加热、暴晒等。
血液被剧烈震或被细菌污染、血液内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或影响PH的药物等, 均可导致红细胞破坏溶解。 ❖ 3、输入RH因子不同的血 RH阴性者首次输入RH阳性血液时不发生溶血反应, 但输血2~3周后体内即产生抗RH阳性的抗体。如再次接受RH阳性血液,即可发 生溶血反应。RH因子不合所致的溶血反应发生较慢,可在输血后几小时至几天 后才发生,并且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