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营养师课程(十七)-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公共营养师课程(十七)-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14
• 程序6 写出报告表 • 食谱编制 • 在一定时间(1日或1周)内,各种食品的定 量配制、烹饪等具体实施的一种方案,其中包 括食品的种类、数量及其三餐分配等。 • 食谱制定的基本步骤 • 食谱编制的原则 满足对象的营养需要; • 食物品种应尽可能多; • 膳食为对象所接受; • 减少营养损失,提高利用率; • 注重食品卫生,保证食用安全性。
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5
• (2)不同人群营养配餐能量需要量的计算 • 计算步骤 • 1)根据成人的身高,计算其标准体重。公式为 •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 2)根据成人的体质指数(BMI),判断其属 于正常、 肥胖还是消瘦。公式为 • 体质指数(kg/m² )=实际体重(kg)/身高的平 方(m² ) • 中国人的体质指数在18.5~23.9之间为正常, • 24~27.9属超重, ≥28属肥胖,≤18.5属消瘦。 • 3)了解就餐对象 体力活动及胖瘦情况,根据成 人日能量需要量表确定能量供给量。 • 公式为: 全日能量供给量(kcal)= • 标准体重(kg)×标准体重能量需要(kcal/kg)
个体膳食评价结语:
在任何情况下一个人的真正需要量和日常
摄入量只能是一个估算结果,因此对个体膳食
适宜性评价结果都是不够精确的,应当结合该
个体其他方面的材料谨慎的对结果进行解释。
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1
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2
对食物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有三个方面: ⒈全方面了解各种食物的天然组成成分。 ⒉了解食物营养素在加工烹调过程中的变化和 损失,采取相应措施来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 中营养素的含量,提高食物营养价值。 ⒊指导人们科学地选购食物和合理地配制平衡 膳食。
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22
• (五)噪声与振动环境下作业人员的配 餐 • 配餐原则 • a.适当增加能量和蛋白质的供给量。 • b.适当增加脂肪的供给量。 • c.增加维生素A的供给量 • d.提高维生素E的供给量。 • e.提高矿物质镁的供给量。
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23
• (六)粉尘环境下作业人员的配餐 • 配餐原则 • a.增加优质蛋白质,每日在90~100g左右。 • b.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如维生素B6、C、D等。 • (七)有害生物因素及放射性物质环境下作业人员的 配餐 • 配餐原则 • a. 供给充足的优质蛋白质。 • b. 控制膳食中脂肪的摄入量。 • c. 补充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牛羊肉及水产品。 • d. 增加维生素A、C的供给量。 • • 提高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它可以抑制铅在肠道内的吸 收,保护肝脏。维持肝脏解毒功能。 • 提高维生素A和水溶性维生素供给量。 • 控制脂肪摄入量。
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21
• (四) 接触有害物质环境下作业人员营养配餐 • 特点 有害物质包括铅作业、汞作业、无机磷作业等 • 配餐原则 增加蛋白质、维生素供给量如维生素C可以 与Pb、Hg结合形成不溶性 化合物排出体外,从而降 低 机体对Pb、Hg的吸收。 • • (四)高低压环境下作业人员的配餐 • 配餐原则 • a.为提高机体对低压和高压环境的耐受力,每日应 供给充足的能量。 • b.适当增加富含铁的食物。 • c.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量。 • d.增增加维生素的供给量。 • e.适当减少食盐的摄入量。 • f.提倡多餐制。
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15
• • • • • • • • • • • • • • • • • •
(一) 平衡膳食概念和原则 概念 提供营养素配比适宜,必需营养物质含 量充足的膳食。 原则 要求三大产热营养素比例平衡,中蛋白 质占热量总量11~15% ,肪占热量20~ 30%, 碳水化合物 占热量55~65% 。 (二) 几类食物平衡 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平衡 钙、磷食品平衡 一般成年人 Ca:P=1:1~1:1.5 婴儿 1.5:1~2:1 青少年 1:1 老年、儿童 1.5:1 钾、钠食品平衡 K:Na=3:1 铁、锌食品平衡 Fe:Zn=1:1~1.2:1 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平衡 必须氨基酸平衡 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平衡
请问冬天吃羊肉,如何搭配蔬菜?
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3
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4
• 一.计算方法 • 1.能量需要量的计算方法 • (1)使用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确定就餐者能量 需要量 • 从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可以直接查出各个年龄 段人群的能量需要量。 • 中国居民膳食能量RNI 中国居民膳食能量RNI (学龄前儿童) (学龄儿童少年) • 中国居民膳食能量RNI 中国居民膳食能量RNI • (成年人) (老年人)
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13
• • • • • • • • • •
程序4 了解本地区营养素食物来源情况 在本地区寻找并选择有代表性的较大的农贸市场和超市。 程序5 根据三大营养素的需要计算主要食物的需要 如选用大米和面粉为主食,查食物成分表得知,大米碳水化 合物含量是77.9%,以午餐占全食能量的35%计算: (291*35%)/77.9%=101.8/0.779=130g 面粉碳水化合物含量73.6%。面粉用量按照早餐和晚餐计算约 占全天的65%,则: (291*65%)/73.6%=189/0.736=257g 所以,8岁男童一天需要的主食大约是130g大米和257g面粉。 其他动物性食品的计算类推。
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16
• (三)、酸性食品 • 酸性食品 指食物在体内被消化吸收,其 代谢产物呈酸性时叫酸性食品,一般说 大部分肉、鱼、禽、蛋类食品含有磷、 硫、氯等它们在体内产生酸根. • (四)、碱性食品 • 碱性食品 指食物在体内被消化吸收,其 代谢产物呈碱性时叫碱性食品,一般说 大部分水果、蔬菜、豆类等食品含有钾、 钠、镁等它们在体内氧化产生碱性氧化 物.
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18
• (一) 脑力劳动者营养配餐 • 特点 • 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能量代谢方式有差别,表现为工作 器官、工作方式、能量来源,能量消耗等不同方面。 • 脑力劳动 体力劳动 • 工作器官 脑、感觉器官 骨骼 肌肉 呼吸循环系统 • 工作方式 神经兴奋传导 肌肉收缩 • 能量来源 血液葡萄糖氧化 运动初期90%ATP来自肌糖 • 原,三羧酸循环供给能量 • 能量消耗 读书 思考 劳动者强度及机体活动 • 配餐原则 • 控制能量供给 • 多供给不饱和脂肪酸和健脑食品 • 提供优质蛋白质 • 提供以单糖为主碳水化合物 • 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
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24
• (八) 幼儿园营养配餐 • 特点 幼儿少年胃容量小,要少量多 餐, 据 • 不同年龄段供给定量 • 配餐原则 • 选择营养丰富时令蔬菜、水果注意粗细 搭配,多样化少吃油炸多油食品
膳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析与营养评价
25
• • • • • • • • • • • • • • • • •
(九) 中小学生营养配餐 特点 中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特殊阶段 配餐原则 三餐能量分配要合理 供给充分蛋白质,注意动物蛋白质与植物蛋白质搭配。 保证Ca、Fe及 维生素A、维生素B2供给量。膳食多样化。少食洋快餐
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8
• 二.相关知识 • 能量和主要营养素的确定原则是根据我国 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为依据 。 DRIs的内容及应用 平均摄入量(EAR) 推荐摄入量(RNI) 适宜摄入量(AI)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9
• 2.营养素分类 • 1)能量 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 • 两个平衡:一是能量营养素之间的比例适宜和平衡; • 二是摄入量与机体消耗的能量平衡 。 • 2) 一般来说,膳食营养素供给在能量方面达到推荐 摄入量的90%以上即为合格。蛋白质以每日在推荐摄入 量的90%以上即为合格;周平均量以不超出每日推荐摄 入量的±5%最为理想;其他营养素每日达到推荐,推荐 摄入量的90%为合格。 • 3)微量营养素 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 4)其他膳食成分 膳食纤维 、水、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 能量和蛋白质的RNIs及脂肪供能比 • 常量和微量元素的RNIs或AIs • 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RNIs或AIs
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19
• (二)高温环境下作业人员营养配餐 • 特点 • 高温下作业主要是人体汗液流失,丢失大 量矿物质如钾、钠、镁、磷等离子 • 配餐原则 • 补充矿质元素 • 增加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A • 合理增加热量和蛋白质
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20
• (三)低温环境下作业人员营养配餐 • 特点 低温作业人员对能量需要特别迫切, 应激能力差 • 配餐原则 保证充足能量,日供应能量 4000千卡以上、 • 脂肪热量占整个热量35-37% , • 蛋白质供给为常温相同劳动者强 度130-150%。 • 增加维生素A供给量,为常温下 同等劳动强度150%。
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6
成人热能供给量(kcal/ kg.d)
体型 正常 消瘦 肥胖 重体劳动 40 45—50 35 中体劳动 35 40 30 轻体劳动 30 35 20—25 极轻体劳 20—25 30 15—20
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
7
• 2.主要营养素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 1)计算每餐能量需要量 • 三餐能量分配比例为: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可将全日能量需要量按此比例进行分配。 • 2)分别计算三类产能营养素每餐应提供的能量 • ①三类产能营养素占总能量的比例为:蛋白质占10% ~ 15%,脂肪占20%~30%,碳水化合物占55% ~ 65%(若取中 等值计算则蛋白质占15%、脂肪占25%、碳水化合物占60%), 据此可求得三类产能营养素在各餐中的能量供给量。 • ②根据本地生活水平,调整确定上述三类产能营养素占总能 量的比例。 • 3)分别计算三类产能营养素每餐需要量 • 根据三类产能营养素的能量供给量及其能量系数,可求出三 餐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 • 蛋白质 :4Kcal/g • 脂肪 :9kcal/g • 碳水化合物 : 4kcal/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