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规程(中职组)
一、赛项名称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
二、竞赛方式
(一)竞赛以团体赛方式进行。
每支参赛队2名选手,参赛选手必须是2019年度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籍学生,或五年制高职中一至三年级(含三年级)的全日制在籍学生,不限性别,年龄须不超过18周岁,年龄计算的截止时间以比赛当年的5月1日为准。
(二)竞赛队伍组成:同一学校相同项目报名参赛队不超过1支,不得跨校组队;指导教师须为本校专兼职教师,每队限报2名指导教师。
三、竞赛项目及要求
1.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1)赛项要求
两名参赛选手互相配合,在规定时间100分钟内,要求对新能源整车常见的充电、上电、驱动、暖风与空调等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在全面考核选手的基本操作技能情况下,要求按照维修手册的规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的流程,发现和确认故障点,并根据现场裁判的要求排除故障,完整准确填写附表1《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作业记录表》。
作业过程中要熟练地查阅维修资料和电路图、正确使用工量具和仪器设备、准确测量技术参数和判断故障点、正确记录作业过程和测试数据、安全文明作业。
(2)故障范围
围绕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整车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驱动控制系统、暖风和空调系统、12V电池管理系统、无钥匙智能启动和舒适
登车系统设置“全车无电”、“车辆无法充电”、“车辆无法正常上电”、“车辆无法行驶”、“车辆无暖风或制冷”等五种常见的故障现象,故障包含有故障码故障和无故障码故障,故障形式可为单系统故障或多系统故障。
(3)考核要点
重点考察选手对车辆的结构和控制逻辑的理解程度;考察选手对专用诊断仪、示波器、万用表等常用诊断设备的应用能力;要求对新能源汽车指定的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包括前期准备、安全检查、仪器连接、故障症状确认、目视检查、读取故障码与数据流、高压断电、非带电状态检测验证、绝缘(漏电)检测、元器件测量、机械拆装、故障点确认和排除、现场5S整理,并完整准确填写《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作业记录表》(见附表1)。
其中,职业素养占15%,作业过程和记录占85%。
2、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拆装与检测
(1)赛项要求
比赛内容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拆装与检测。
在规定60分钟时间内,要求参赛队以小组作业的方式,按照生产制造厂家技术规范,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操作平台上完成永磁同步电机与固定齿比变速器的分离,并对变速器齿轮进行拆解与装配,要求作业规范、务实、安全、环保,正确使用工量具,并完整准确填写附表2《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拆装与检测作业记录表》。
(2)考核要点
按照动力总成装配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流程,发现和确认故障点。
重点考核选手操作规范流程,包括分离永磁同步电机与固定齿
比变速器、输入轴齿轮分离与装配、副轴齿轮分离与装配、差速器齿轮分离与装配等,并进行齿轮磨损状态检测等。
选手通过测量副轴、差速器端面高度与深度,计算出调整垫片厚度,按照裁判现场要求进行调整垫片更换,并填写附表2《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拆装与检测作业记录表》。
要求较熟练地查阅设备使用手册,正确地使用工量具和仪器设备,准确测量技术参数,按照要求在表上记录作业过程和测试数据,做到安全文明作业。
其中,职业素养和操作占75%,作业过程记录占25%。
3、新能源汽车维护与高压组件更换
(1)赛项要求
两名参赛选手互相配合在规定时间60分钟内,根据《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纯电动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JT 2018-42)、《新能源汽车维护技术标准》(试行)、新能源汽车厂家维修手册4万公里定期维护等相关技术要求,按照附表3《新能源汽车维护项目作业表》的作业顺序对指定车辆进行维护,并根据派工单作业内容中的要求对有问题的高压线束或充电插座进行更换。
要求作业项目规范、务实、安全、环保,设备、工具、量具使用正确,正确填写附表3。
其中,职业素养和操作占75%,作业过程记录占25%。
(2)考核要点
熟练掌握安全防护用具的检查和使用,适时使用和悬挂安全标识标牌。
按照新能源汽车维护技术标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流程,发现和确认故障点(3~5处),进行更换/修复,并填写附表3《新能源汽车维护项目作业表》。
作业中要求较熟练地查阅车主用户手册,正确地使用工量具和仪器设备,准确测量技术参数,按照要求在表上记录作业
过程和测试数据,做到安全文明作业。
4、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装配与调试
(1)赛项要求
两名参赛选手互相配合在规定时间60分钟内,对组委会提供的充电桩组件进行组装和线路连接、供电环境检测、通电测试、对故障元件或电路进行维修、初始化设置、充电验证、现场5S整理,并填写附表4《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装配与调试作业记录表》,完成标准化理论试题的作答。
(2)考核要点
熟练掌握安全防护用具的检查和使用,适时使用和悬挂安全标识标牌。
按照新能源维修手册的技术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作业流程,操作熟练,动作标准,并完整准确填写附表5《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装配与调试作业记录表》。
其中,职业素养和操作占70%,作业过程记录占20%,相关标准化理论考核占10%。
四、评分方法
各参赛队成绩为四个竞赛模块(竞赛子赛项)成绩的加权总和。
五、奖项设置
本赛项设团体一、二、三等奖。
以赛项实际参赛队总数为基数,一、
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10%、20%、30%(小数点后四舍五入);获
一等奖参赛队的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六、比赛器材和技术平台
、
安
全
保
障
(
一
)
安
全
操
作
要
求
1
.参赛选手进入赛场比赛,必须穿带符合比赛要求的服装,不得穿背心
、短裤和拖鞋,应穿绝缘鞋。
2.赛场设备是依照赛项要求安放,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满足赛项
的可操作性。
参赛选手不得擅自移动、调换和更换。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开启电源,不得带电操作,以免造成伤害和事故。
4.通电检查发现电路需改接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后进行电路的拆除与连接。
5.有可能造成意外带电的机械部件、电器元件的金属外壳等都必须接地,赛场提供的黄、绿双色绝缘导线,只做接地线。
6.在电子装接过程中,使用电烙铁时,必须对电源线、插头、手柄等部分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局部损坏或松动,必须立即进行更换。
工作时电烙铁应放在电烙铁架上,并置于工作台的右前方。
7.比赛结束,参赛选手必须首先关闭电源,清洁桌面,扫除垃圾,整理工作现场,所有移动过的仪器、设备都必须恢复原状。
参赛选手与裁判办理终结手续后,方可离场。
8.参赛选手应爱护比赛场所的仪器和设备,操作仪器和设备时,应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谨慎操作。
操作中若违反安全操作规定导致发生较严重的安全事故,将立即取消比赛资格。
(二)赛场安全保障
1.大赛进行期间,如遇有突发事件发生时,赛项执委会有权决定停止或部分停止赛事的进行。
赛事的恢复须报大赛组委会批准。
2.赛事现场要制定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预案,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落实责任人。
3.赛场统一设置安全提示标志。
4.在赛场的醒目位置张贴安全疏散示意图,明确表明疏散路线、疏散地点。
5.在赛场设有医务室并配备专门的医务人员。
附件1:2019年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竞赛样题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
选手作业记录表
分赛项名称: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注明:1、表中第一、二、三项不需要选手填写,但列入考核内容。
2、其他问题在赛前培训和赛项说明会进行答疑。
裁判长签字:
年月日
附件2:2019年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拆装与检测竞赛样题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
选手作业记录表
分赛项名称: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拆装与检测
裁判长签字:
年月日
附件3:2019年新能源汽车维护与高压组件更换竞赛样题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
选手作业记录表
分赛项名称:新能源汽车维护与高压组件更换
裁判长签字:年月日
附件4:2019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装配与调试竞赛样题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
选手作业记录表
分赛项名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装配与调试
裁判长签字: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