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商务谈判的因素分析
Nhomakorabea
(一)概念 这是认知者由于对认识对象有某一点好或坏 的印象后,泛化到其它方面,认为也是“好”或 “坏”,从而掩盖其本质特征。 (二)晕轮效应的具体表现 “一好百好”;“一无是处”、“一俊遮百 丑”;“爱屋及乌”;“怨其和尚,恨其袈裟”。 晕轮效应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效应,一旦形成之 后,也往往不能够轻易更改。
如果你与谈判对手以往关系处得不好,可以采用哪 些方法与对方改善关系?
四、谈判技术导向型
这种人又称为谈判谋略型。持这种观点的谈判人 员的特点是:既关心谈判的目的,也关心与谈判对手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种谈判人员一般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谈判方法 和谋略,能够有效地促使对方做出决策。他们在把握 对方心理上,促使迅速成交上比较擅长。 但是,这种谈判人员的成交技巧,带有一定的诱 导性。在成交之后对方往往会感到有一种上当受骗的 感觉。 许多业绩做得不错的推销员,大多属于这种类型。
从寻找整合角度看: (1)要参加各类比赛活动,当你获得了一些奖项 (证书)时,自然而然就会拥有实力了。因为这是一 种社会认可。“你的能力要得到别人认可”,“你的
能力要让别人说出来”,“你的价值是通过你之外的 东西显现出来”。
(2)要有完整的、系统的想法、思想 (论文、文 章);同时也要有比较好的语言表达。 (3)可以采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方 法,对于自己目前情况进行分析。
五、谈判专家型 这种谈判人员又被称为“皆大欢喜型”, 其特点:他们对于与谈判对手建立良好的人际 关系和最后的谈判业绩都非常关心。在谈判中 积极、主动、热情,但不失原则;从来不把自 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对方,同时真正能够站在 对方的立场上,尊重对方意见,设身处地地替 对方考虑,甚至帮助对方解决问题;尤其可贵 的是能够找到同时满足双方要求的解决问题的 有效方法和途径。 这类谈判人员属于真正的谈判专家。
三、谈判对手导向型
这种谈判人员只关心与谈判对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而常常忽略了自己的谈判目的。自认为只要和对方搞好了 关系,自然而然就会成交生意。 这种人经常放弃自己的观点和谈判底线,对谈判对手 一味顺从。不但不努力去说服对方,解决冲突,反而站在 对方立场上,完全顺从对方心理。 在现代社会的公共领域,出现的许多利益团体,所采 用的方法就是这种方法。
第二节 影响谈判的心理因素
一、第一印象与首因效应
(一)概念 1.第一印象 认知者对从未接触过的人在第一次接触到有关的信 息和材料后所形成的最初印象。 2.近因效应 由于第一印象所产生的效应,被称为近因效应。 (二)第一印象与近因效应的特点 (1)认知具有肤浅性、表面性 也就是说,具有非本质性。 (2)具有长期不变性
要求: 1.方案不能唯一,要具有可选择性。 2.方案中涉及到的具体问题,一定要有弹性、灵活 性,而不能僵硬、固执。 3.方案要具有可行性,既满足自己,又让对方接受。
(四)人员准备
一定要讲究“知识”、“能力”和“职业修养”, 也就是说,不光要有专业上的要求,还要有人品、人 格、素养、教养上的要求。尤其是后者,不是通过学 习就能够获得的,需要感悟、反省和发思。
也就是说,一旦形成便不容易改变。第一印象好以后看好的方 面就多,第一印象不好以后看不好的方面就多。
二、近因效应
(一)概念 近因效应就是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最近 得到的信息和资料对印象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二)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不同 1.时间不同 首因效应是一开始形成印象后,产生的心 理效应。 2.针对人群不同 首因效应针对的是陌生人;近因效应针对 的是熟人。
(二)信息准备
就是资料、材料、方案等准备。
以应聘为例:你需要准备:个人简介,个 人照片,学习成绩单,教师、团委推荐信,获 奖证书复印件,发表文章与论文,调研报告, 课程、学年、毕业实习证明与评语,参加社团 证明,参加社会实践证明等。
(三)方案准备
(一)概念 刻板印象是社会上对某一类事物的一种比较固定的 看法,是对人的认知、评价中的一种凝固、概括而又笼 统的印象。 (二)目前不同民族性格刻板印象 美国:勤奋、聪明、雄心、实利主义; 英国人:爱运动、聪明、因循守旧、爱传统、保守; 意大利人:爱艺术、冲动、感情丰富、急性子、爱 好音乐; 德国人:有科学头脑、勤奋、不易激动、聪明、有 条理; 犹太人:精明、吝啬、勤奋、贪婪、聪明; 黑人:迷信、懒惰、无知、爱好音乐; 日本人:聪明、勤奋、进取、精明、狡猾; 中国人:迷信、保守、爱传统、勤劳、忠于家庭关 系。
问题: 1.如何看美方的论述? 2.如何看中方人虽调设备的行为? 3.中方外贸代理面对美方论述会怎么回答? 4.最终结果应如何?
一、漠不关心型
谈判能成功就成功,谈判不成功和我也没有无所谓, 反正谈判结果如何与我没有什么关系,只要形式上我做了 就行了。 导致这种人存在的原因: 1.制度不健全,干与不干一个样。何必要干好? 2.个人没有什么追求、理想、抱负等。 3.受过大的挫折,心灰意冷。 4.有其它更重要的事情再做,其它事情概不关心。
美国Y公司向中国石家庄工厂销售了一条彩色电视机玻壳 生产线,经过安装后,调试的结果一直不理想,一晃时 间到了圣诞节,美国专家都要回家过节。于是全线设备 均要停下来,尤其是玻璃熔炉还要保温维护。美方人虽 过节是法定的,中方生产线停顿是有代价的,两者无法 融合。美方走后,中方专家自己研究技术,着手解决问 题,经过一周的日夜奋战将问题最大的成型机调试好了, 这也是全线配合的关键。该机可以生产合格的玻壳后, 其它设备即可按其节奏运转。 等美方人员过完节,回到中方工厂已是三周后的事, 一见工厂仓库的玻壳,十分惊讶,问“怎么回事?”当中方 工厂告诉美方,自己调通生产线后,美方人员转而大怒, 认为:“中方人员不应动设备,应该对此负责任。”并 对中方工厂的外贸代理公司作出严正交涉:“以后对工 厂的生产设备将不承担责任,若影响其回收贷款还要索 赔。”
(一)概念
心理定势反映人在对待特定对象时,因为先前的心理准 备状态而对当前的心理产生影响。
(二)定势概念产生 1.心理学科出现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办一家心理实验室,心理学产生。 2.定势命题 1889年德国心理学家缪勒第一次提出了“定势”命题。 (三)心理定势具体包括内容 1.知觉习惯 2.观念上的先入为主 3.思维定势 4.情绪和心境方面的定势
所有的实力也要求其客观的基础。“当不具有核心 竞争力”、“没有任何稀缺性”、“面对一个十分强 大的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双方地位十分悬殊” 时,难度就很大,上述方法会不奏效。
二、准备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
(一)思想与心理准备 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做事情?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来学习? 人生三步曲:“做生意(状态)——做事业(层次)——做人 (境界)”。 怎样对待一时一事?怎样对待自己的得与失? 怎样对待同学?怎样对待家长?怎样对待老师?怎样对待长辈? 怎样对待批评自己的人?怎样对待表扬自己的人? 怎样对待欺骗自己的人? 怎样对待伤害自己的人?怎样对待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 怎样对待比自己强、比自己弱的人?等等,都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心 态。 心态中重要的还有:怎样看待成功?怎样看待失败?能否经得起 失败?能否输得起?(阿兰· 约翰逊的心态)
一、实力 实力就是“交易地位”,谈判者的实力就是“谈判者是否具有 交易地位”问题。 有交易地位,可以去谈,问题是“当不清楚、不知道自己是否具 有交易地位时,怎么办?” 答案就是:一是培养;二是寻找、整合。 从培养来看对于一个人来讲,提高自己的实力途径: “学习”——提高自己学历层次,这是最具有“理性预期”的活 动。 “专业实践”——这是培养自己动手能力,应变能力的活动。拥 有行业资讯、信息背景。 “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通过社会关系,提高自己的层次、 境界和视野,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和能力。
三、文化
文化是什么?——生存方式。 由于西方物质文明占优势,其文化也自然占优 势。“英语”语言文化霸权状态会持续。 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 在文化上都会表现出不同。
1.美国文化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每一种文化都可以找到生 存的空间和机会。而多元化的文化进行交流融合,容 易生成新的更具有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化。 美国人的商业谈判文化特点: (1)功利。讲究实际利益的获得。 (2)开诚布公。乐于公开自己的观点、见解和偏好。 (3)善于讨价还价。 (4)能够迅速把谈判推向实质阶段。 (5)务实。这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能够 体现出来。
二、谈判目标导向型
这种类型又 称为马基雅维里型,其意义是: 为了实现谈判目标,任何手段和方法都可以采 用。坚信“必要面前无道德”,“为了达到目 的可以不择手段”,认为“目的证明手段正 确”。 存在的原因: 1.以追求成功为导向。 2.急于改变自己不利的身份、环境和状态。 3.追求急功近利。 4.一个人事业发展中有时是不可回避的阶段。
2.德国文化
德意志民族应该视为优秀民族。其科学发明、创造、 文学、艺术、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都产生过世 界顶级的杰出人物。 1810——1920年,德国是世界科学中心。 德国谈判文化特点:逻辑性强,严谨,一旦提出报价往 往不可更改。德国企业讲究赚取“合理利润”。 德国与中国合作的主要领域:汽车制造业,磁悬浮列车 (时速:341公里/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