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共44张概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共44张概要
2、元杂剧的角色大致分末、旦、 净、丑四类。
3、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其他角 色只能说白。正末唱的称为“末本戏”, 正旦唱的称为“旦本戏”。 《窦娥冤》为“末本”还是“旦本”?
4、剧本构成:唱词、宾白、科范。 (动作和效果称为“科”,凡需演员表 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 科” 。 )
二、鉴赏戏曲语言的方法
造成窦娥冤案的是官府的昏庸和残暴、 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3、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可以把课文分 成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
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10个曲牌,可以分成3个层次。
第1层([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 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2层([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 窦娥告别婆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反抗的窦娥
5、思考:在押赴刑场时,窦娥要求走后街,这 一细节对塑造窦娥形象和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 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作者 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 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因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不 仅使窦娥这个形象更加丰满动人,也使作品对封建社 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
惨情景,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 (学生分角色朗读)
1、问:第三折戏可分为几个场面? 2、问:本文篇名“窦娥冤”,其冤在何处? “冤”又是如何造成的?
1、问:第三折戏可分为几个场面?
三个场面。
押赴刑场——婆媳诀别——三桩誓愿
2、问:本文篇名“窦娥冤”,其冤在何处? 又是如何造成的?
冤,即无辜受屈。窦娥怕连累婆婆而屈招,可恨 的是官府竟偏听偏信,毫不作调查研究,更不作情理 剖析,严刑逼供,草草结案。
要以曲词为主,但又必须将之与宾白、科范 相结合,整体鉴赏。
鉴赏古代戏曲语言,要注意理解其中的古白 话词语,注意了解曲词的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 特点,以及常用的比喻、夸张、用典、对偶、排 比等修辞方法。
• 三、简介作者作品:
•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杂剧
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 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善良的窦娥
6、探讨交流:曲词中,除叙述窦娥的冤情 外,还表露了窦娥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具体曲词进行分析。
除了“冤”贯穿全篇外,还有“怨”、 “悲”、“恨”的思想感情。
指斥天地
绑赴刑场
怨
鸣冤叫屈
窦娥 婆媳诀别 后街相见
悲
诉说冤情
临刑发誓 怨气冲天
恨
冤情昭然
7、合作探究:读剧本,看戏曲,要注意其矛盾冲突。 问:本折戏中冲突双方是谁?本剧的主题是什么?
• 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958年世界和平理 事会把关汉卿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看觑(qù)
盗跖(zhí) 罪愆(qiān)
燕侣莺俦 (chóu) 隅头(yú) 嗟怨(jiē)
衔冤(xián) 孛老(bó) 错勘 (kān)
亢旱(kàng) 湛湛青天 (zhàn)
绣闼(tà)
苌弘化碧 (cháng)
中 国 十 大 古 典 悲 剧 之 一
元代杂剧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元 散曲 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唱
曲 杂剧 (散曲+“科”+“白”唱)+演
一、了解古代戏曲常识,掌握元杂剧常识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包
括元杂剧,元散曲、明清传奇。
元杂剧一般一本四折(类似于现代戏 剧的“幕”)(也有由五折构成)
尸骸(hái)
亲眷(juàn) 知契(qì)
昏聩(kuì)
前合后偃 (yǎn)
埋怨(mán)
斟酌 (zhēnzhuó)
恓惶(xī huáng) 杳无音信 (yǎo)
忤逆(wǔ nì)
窦娥冤——她为何而冤? 简述故事梗概。
楔子
作用:说明情节,介 绍人物
•
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
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给她做童养媳,然后进京
•
《窦娥冤》被评为“元曲四大悲剧”之 首。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梧桐雨》
纪君祥《赵氏孤儿》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 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 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 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 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 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 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 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 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 向烟花路儿上走!
第3层([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 窦娥在刑场上发下三大誓愿。
4、思考: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 在《滚绣球》一曲中斥责天地鬼神?
窦娥受神权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青天大老爷” 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 了。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 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 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像关汉卿这样豪迈热烈、理直气壮地宣告与正统的 文人儒士治国平天下理想分离,与文人士大夫清雅 生活和道德观念分离,而以市井间花街柳巷为归宿 的又有几人?
• 关汉卿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暴露封建统治 的黑暗腐败,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 遭遇和反抗斗争,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 语言本色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 影响。
有的还有“楔子”,一般置于第一幕 之前,类似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 节,介绍人物 ;有时也置于两折之间, 具有过场戏的性质。
1、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 组成一套曲子。宫调,即乐调,相当于 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
曲牌,是曲调的名称,规定曲的格 式、字数、平仄等。每个曲牌都属于一 定的宫调,就好比词有词牌子。
赶考去了。
(序幕)
第一折
(开端)
第二折
(发展)
第三折
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 亢旱三年
(高潮)
第四折
窦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山阴考 察吏治。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天章查明事 实,为窦娥昭雪了冤案。
(结局)
《窦娥冤》又称《感天动地窦娥 冤》,从文中找出她是怎样感天动 地的?
四、重点赏读课文第三折: 剧本第三折写窦娥被押赴刑场遭杀害的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