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法规知识基础
过档案行政复议机关一次审查并作出 裁决之后,申请人即使不服,也不得 再向有关档案行政复议机关再次申请 复议,只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一 种法律制度。
档案行政复议实行书面审查制度
第十章 档案行政执法监督
档案行政执法监督的内容
抽象档案行政行为、具体档案行政 行为
下一章
第十一章 档案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
第三章 档案法律知识
一、概念
二、档案法律贯彻实施的重要意义 三、相关法律中的档案法律规范
下一章
档案法律:是指国家最高权力 机关按 照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和审 议通过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的关于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行为规范 的规范性文件。
特点:规范性、专业性、具体 性、综合性、一致性。
1.
为依法管理档案事业提供 了法律依据; 奠定了建立和完善档案法 律体系的基础; 提高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地 位。
寄存
第六章 地方性档案法规
一、概念 二、条例 三、条款
下一章
指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常委会根据
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具体 情况和实际需要,按照法定的程序 制定的管理档案和档案事务的规范 性文件。
它的效力等级高与本级和下级地方
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档案行政规章, 低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
《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
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部门标准 四个等级,大多为推荐性标准,不宜强制执行但 具有指导性。
《苏州市档案管理办法》
经苏州市人民政府2003 年第47号颁布,于2004年 2月1日起正式实施。
明确调整范围 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
强化社会化服务功能和文化教育功
能
突出资源建设 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1. 协调原则; 2. 统一原则; 3. 统一领导,分级管 理原则。
1.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2. 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实施办法》 3. 地方性法规 《江苏省档案管理 条例》 4. 行政规章 《苏州市档案管理 办法》
一般是指特定的国家 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根 据一定的立法程序展开的 一项立法活动 。
处理通知书》后,应按通知书提出的 意见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回执退回,如 对处理意见有异议,应于接到该通知 书之日起15日内向通知书发出机关提 出书面意见。15日内既不退回处理结 果回执,又不向通知书发出机关提出 书面意见,查处机关又权询问情况和 建议其上级机关督促执行。
第九章 档案行政复议
一、概念
二、特点
案例
第十七条:属于集体所有、个人
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 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 者应当保密的档案,档案所有者 可以向各级国家档案馆寄存、捐 赠或者出卖。
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
案
清代和清代以前的档案;
民国时期具有重要意义的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中国共产党及 其领导下的政府、军队、团体所形成的档 案;
1998年8月28日,江苏省第 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 通过,于1998年11月1日起 在全省施行。
2003年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
二次会议通过修改.
第六条:省档案管理部门主管全
省档案事业,对全省档案工作实 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指 导;市、县(市、区)档案管理 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 作,并依法进行监督和指导。
苏州市现行文件中心设在三
香路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第三十七条:档案馆应当加
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利用馆藏资源,面向社会开 展经常性的、各种形式的爱 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国 情、市情教育。
第十八条:凡下列涉及本
市的重大活动、突发事件, 有关承办单位应当及时完 整地收集、整理、保管相 关文件材料,在活动结束 后2个月内向同级综合档案 馆移交。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特征 三、基本原则 四、档案法规体系
五、制定
下一章
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 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 实施的调整因档案活动而 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1. 是阶级意志的体现; 2.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并以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性文件; 3. 是调整档案社会管理 的法律规范。
一、档案行政规章概念 二、《苏州市档案管理办法》 三、 《苏州市档案管理办法》的特点
四、档案工作标准概念
下一章
档案行政规章:是指有制定权的国家机关依据档 案法律、法规对档案工作所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 件的总称。 分为:国务院部门档案行政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 档案行政规章。 档案工作标准:指以档案和档案工作为对象而制 定的各种业务规范的总称,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发 展目标和方向,必须遵守的准则。
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档案损 失的 。
第五章 档案行政法规
一、概念
二、相关条款
下一章
指行政机关根据宪法和档案法律,
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或批准的档案和 档案事务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1999年5月5日国务院批准,1999年6 月7日国家档案局令第5号发布。
第三条: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
之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情
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 的,责令赔偿损失,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明确了执法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 门。
明确了处罚对象:直接负责的主管
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擅自公布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倒卖档案
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
第二十三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应当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自行或 委托中介机构将生产、经营管理 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资料妥善保管, 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对国家 和社会有重要保存价值的档案应 当向所在地综合档案馆报送目录, 并书面告知变动情况。
第三十五条:档案馆(室)
应当建立现行文件查阅中心, 提供服务。
下一章
档案行政执法:从狭义上分,
即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 形式档案行政执法职能,把 档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 定适用于有关具体对象或档 案违法案件的行政管理活动。
1.
2. 3. 4.
合法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 越权无效原则; 执法公开原则;
5.
一事不再罚的原则。
第二十条:有关部门接到《违法行为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档案,是指法人、其他组织 和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 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 保护交织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 历史记录。
第三:本市行政区域内涉及档案收集、整理、保 护、利用和管理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 均适用本办法。
“法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六 条:“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第十九条:综合档案馆
可以为苏州籍和曾经在 苏州工作过的具有一定 影响的下列人员建立人 物档案。
第三十六条:档案馆(室)应当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并纳入当 地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对现有 的馆藏档案应当进行数字化加工、 采集、通过计算机网络对现行电 子文件进行接收、管理和利用, 开展公众网上档案咨询服务。
档案法规知识基础
简
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档案的定义 二、档案法律法规
下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 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档案, 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 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 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 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 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 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一章 档案法规概述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领导人以及著名历史人物的手迹、手稿、 心札、日记、声像、谱牒等档案;
其他具有重要价值的档案。
第二十二条:《档案法》所
称档案的利用,是指对档案 的阅览、复制和摘录。
利用的范围:已开放的档案。
现行文件阅览中心
第二十五条:各级国家档
案馆对寄存档案的公布和 利用,应当征得档案所有 者同意。
明确了档案行政执法主体。
第十二条:档案工作人员应
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保 守秘密;应当具备档案专业 和相关专业知识,接受专业 知识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岗位培训 继续教育培训
第十八条:各级各类档
案馆(室)应当建立健 全档案的接收、收集、 整理、保管、保密、保 护、鉴定、销毁、统计、 利用等制度。
《档案法》与《档案法实施办法》对档 案事务中的违法行为大致归纳了十一 种。
下一章
祝各位同仁身体健 康,工作愉快!
2.
3.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一、概念 二、相关条款
三、案例
下一章
是我国有史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颁布的第 一部独立、完整的关于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法 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1987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 十二次会议正式通过,1988年1月1日起施 行。1996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 会第二十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 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 决定。
国有集体企事业改制、破产单位档
案的归属和流向,按照苏州市体改 办、市经贸委、市中级人民法院、 市档案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执行。
1.《苏州市国有(集体)企业产权
制度中档案处置暂行办法》
2.《苏州市国有破产企业档案处置
暂行办法》
之前,档案馆应当为档
案的利用创造条件,简 化手续,提供方便。
第二十条:档案馆库建筑要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