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分离工程膜分离技术
膜的分类
2. 膜的分类
膜材料
3. 膜材料和制备 固体分离膜大多数是高分子聚合物膜, 近年来开发了无机材料分离膜。
高聚物膜通常是用纤维素类CA、聚砜类 PSF、聚酰胺类PI、聚酯类、含氟高聚物 PTEF等材料制成。
无机分离膜包括陶瓷膜、玻璃膜、金属 膜和分子筛炭膜等。
膜材料
高分子膜制备有相转化法和热致相分离法。 L-S法 (1)高分子材料溶于溶剂中并加入添加剂
第八章 膜分离 (Membrane Separation)
(4)经济性 分离膜的价格要合理。价格取决于材料和 制造工艺两方面。不少高聚物很具特色, 但价格太贵,无法作为商品。
分离膜要求:具有分离作用的膜越薄越好, (30nm);膜如果属于多孔性的,则膜上的 孔要求越多越好,孔径相差不大,只有这 样,膜的透过量才能大,分离物的纯度才 高。
第八章 膜分离 (Membrane Separation)
促进传递:膜内有载体,在高化学位一 侧,载体同被传递的物质发生反应,而在 低化学位一侧又将被传递的化学物质释放, 这种传递过程有很高的选择性。
主动传递:膜中的载体同被传递物质在 低化学位侧发生反应并释放出能量,使被 传递物质由低化学位一侧被传递到高化学 位一侧,物质的传递方向为逆化学位梯度 方向。主动传递尚未用于工业过程。
(2)溶解一扩散机理 假设溶质和溶剂都能溶解于膜中,然后各 自在浓度差或压力差造成的化学位差推动 下扩散通过膜,再从膜下游解吸。溶质和 溶剂在膜相中溶解度和扩散性的差异影响 着它们的通量大小。
(3)孔流模型 流体通过膜孔的流动为毛细管内的层流
第八章 膜分离 (Membrane Separation)
溶质的表观分离率
RE
cb
cp cb
100%
cb、 cw、c-p分别为主体溶液浓度、高压侧 膜处溶液的界面浓度和膜的透过液浓度。
分离系数
yA (1 xA )
四、分离膜应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1)分离性——三个要点 ①分离膜必须对被分离的混合物具有选 择透过的能力(具有分离作用)。
②分离能力要适度。根据被分离混合物 的原始状态和分离后要达到的目标来合理 确定。因为膜的分离性能和渗透性能是相 互关联的,分离性能提高,渗透量下降, 这样就提高操作费用。
第八章 膜分离 (Membrane Separation)
(2)过程不发生相变化,能耗较低;
(3)在常温下进行,适合处理热敏性物料;
(4)设备没有运动的部件,可靠性高,操作、 维护方便。
第八章 膜分离 (Membrane Separation) 三、膜分离过程的传递机理
物质透过膜的三种传递方式:被动传递、 促进传递和主动传递。
被动传递:物质由高化学位相侧向低化学 位相侧传递,化学位差是膜分离传递过程 的推动力,它可以是压力差、浓度差、电 位差、温度差等。
第八章 膜分离 (Membrane Separation)
(3)物理、化学稳定性 分离膜材料:高聚物,需要定期更换。 高聚物的“老化”问题 压密现象:高聚物膜长期处于高压下会发 生被压密,使膜在长期使用中渗透量慢慢 减小,最终不能使用的现象。
膜污染:在使用过程中与混合物接触的表 面会被各种各样的杂质所污染,减少了膜 的有效使用面积。
③膜分离能力主要取决于膜材料的化学特 性、膜的形态结构和操作条件。
(2)透过性
能够对被分离的混合物进行有选择的透 过。不需要通过的物质透过速度要低,需 要通过的物质透过速率要高。
分离膜的透过性能是它处理能力的主要标 志。工业上,透过量不能过低,否则经济 上不合算。膜的透过性能与膜材料的化学 特性、分离膜的形态结构和操作因素有关。
膜过程的分离范围
膜过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D一透析;
• MF一微D一电渗析; CR一控制释放; GS一气体分离;
• PV一渗透汽化; MD一膜蒸馏; LM一液膜; MR一膜反应器; NF一纳滤;
• GM一闸膜;
• AT~主动传递
第八章 膜分离 (Membrane Separation) 二、膜分离特点 (1)无需外加物质,可实现高纯度的分离;
反渗透、超过滤.微粒过滤的比较
第八章 膜分离 (Membrane Separation) 2)纳滤膜孔径为2~5nm,能截留部分离
子及有机物,操作压力为0.7~3 MPa;
3)超滤膜孔径为2~20nm,能截留小胶体 粒子、大分子物质,操作压力为0.1~1 MPa;
4)微滤膜孔径为0.05~10μ m,能截留胶 体颗粒、微生物及悬浮粒子,操作压力 为0.05~0.5 MPa。
推动力:膜两侧的压力差、浓度差、电位 差、温度差等。推动力→膜分离分为多种 过程。
压力推动的膜过程有反渗透、纳滤、超 滤、微滤 。在压力的作用下,小分子通过 膜,大分子和微粒等被截留,其截留程度 取决于膜结构。
1)反渗透膜几乎无孔,可以截留大多数 溶质(离子)而使溶剂通过,操作压力较 高,一般为2~10MPa;
第八章 膜分离 (Membrane Separation) 膜分离过程的机理
(1)筛分机理:膜的表面具有无数微孔, 膜的孔径分布比较均一,大于膜孔径的分 子被截留,而小于膜孔径的分子可以穿过 膜达到分离的目的。
分离机理依据分子大小的差异,如超滤、 微滤过程。
第八章 膜分离 (Membrane Separation)
配制成膜液。 (2)成型。 (3)膜中的溶剂部分蒸发。 (4)膜浸渍 在水中。 (5)膜的预压处理。
膜的分离特性
4.膜的分离特性
分离效率、渗透通量和通量衰减系数。
1) 分离效率。对于溶液脱盐和某些高分子
物质的脱除等可以用脱除率(截留率)R表
示。
R cw c p 100%
cw
膜的分离特性
第八章 膜分离 (Membrane Separation) 8.1 总论
一、膜分离过程 膜分离: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膜 两侧在一定推动力的作用下,使原料中的 某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使混合物得以分 离,以达到提纯、浓缩等目的的过程。
膜:固相、液相和气相膜。
第八章 膜分离 (Membrane Sepa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