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四

教师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A.卢梭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2.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A.计划策略B.学习策略C.监控策略D.调节策略3.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

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应用技能D.学习技能4.“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5.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A.教学计划B.课程标准C.教科书D.考试成绩6.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7.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小学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反映了小学教育目的的()。

A.教育作用B.评价作用C.导向作用D.激励作用8.在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A.杜威B.赫尔巴特C.孔子D.夸美纽斯9.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10.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中,()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A.头脑风暴训练B.自我设计训练C.推测与假设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11.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A.小学阶段创造力呈发展趋势,其中流畅性最低、变通性居中、独创性最高B.在小学一至三年级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呈阶梯上升状态C.在小学阶段,男女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基本上同步,性别差异不明显D.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创造力呈现上升趋势12.态度不包含以下哪种结构成分?()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13.下列关于发现教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教师要将学习环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B.教师要配合学生的经验,组织教材,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发现C.发现教学要进行的顺利,关键在于恰当地确定学生可进行独立探究的力所能及的最近发展区D.教师要增强教材难度,给予学生一定的挫败感14.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是()。

A.诊断性评价B.配置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15.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文化传统C.社会制度D.科技水平16.我国当前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

A.普通教育B.职业教育C.高等教育D.学前教育17.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措施D.教育内容18.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A.杜威B.卢梭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1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学记》B.《师说》C。

《论语》D.《春秋》20.以下属于赫尔巴特的著作的是()。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人的教育》D.《教育漫话》21.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是()。

A.教育B.教学C.管理D.科研22.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23.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应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这是()的观点。

A.宗教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个人本位论D.文化本位论24.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25.“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A.相似性B.材料特性C.原有认知结构D.学习的心向与定势2.特殊儿童是指在教育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下列选项属于特殊儿童范围的是()。

A.资质优异儿童B.智力落后儿童C.情绪困扰儿童D.学习困难儿童3.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A.上位学习B.概念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4.对形式训练说形成一种挑战的相同要素说是由谁提出的?()A.桑代克B.武德沃斯C.奥苏贝尔D.贾德5.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因素有()。

A.受教育者B.教育者C.教育环境D.教育内容6.认知者自身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认知者的经验B.认知者的性格C.认知者的品质D.认知者的需要7.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成年前各阶段面临的发展任务有()。

A.自主感对羞愧感B.勤奋感对自卑感C.亲密感对孤独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8.加涅按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言语信息学习、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学习和()。

A.智力技能学习B.认知策略学习C.知识学习D.行为规范学习三、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__________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2.学生是具有发展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人。

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的学习。

4._________是实施德育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德育是否达标的标准。

5.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两类,即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_________经验。

7.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指__________的基本阶段。

8.智力是一种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综合的认识能力。

它包括观察力、_________、记忆力、和思考力。

9.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三个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作用。

3.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4.请阐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五、论述题(10分)联系实际谈谈学习动机有何作用。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1.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

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

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

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

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

”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

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

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

”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了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

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晾晾而已。

”画完后,她。

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

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请运用德育原则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批判。

并回答如果你是三毛的老师,你会怎样帮助三毛? 2.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

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四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B[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3.B[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4.A[解析]“三结合”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可以促进学校教育。

把三方面结合起来,可以整合社会各方的教育资源,调动各方的教育力量,对提高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5.B[解析]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6.A[解析]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7.B[解析]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小学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果的评价都是以小学教育目的为根本依据和标准的。

本题考生只要在题干中抓住“活动效果”一词,就能选出正确答案。

8.D[解析]夸美纽斯吸取前人的班级授课制思想的雏形(主要指昆体良的班级授课制的思想萌芽),并总结了16世纪新旧各教派所兴办的学校中实行班级授课的初步经验,提出并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开现代班级授课制之先河。

9.C[解析]贾德在“水下击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迁移理论是经验类化说。

10.C[解析]发散思维训练主要通过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训练学生的创造力。

推测与假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自我设计训练通常需要教师协助学生确定所设计的课题,并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

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完成自己的设计。

头脑风暴训练是指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可以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每个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集体讨论,可以拓宽思路,激发灵感,进而提高创造性。

11.C[解析](1)小学阶段创造力呈发展趋势,其中流畅性最高、变通性居中、独创性最低。

(2)在小学一至三年级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呈直线上升状态,小学四年级呈现下降趋势,小学五年级又回复上升,小学六年级又表现出下降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