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讲解

第3章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讲解

+
C
§3.2 确定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
中间体的捕获
在反应中加入另一试剂(捕获剂)使中间体与加入 的试剂反应。
当用氨基钠或氨基钾等强碱处理芳香卤代物时,不
仅生成正常的亲核取代产物,同时得到异构体。
卤苯中的邻位如果没有氢时,因不能消除卤化氢 生成苯炔,氨解反应不能发生。
Cl NaNH2 NH3
NH2
CH3 Cl NH2Na
X = CH2 Cope重排
§3.1 反应机理的类型
自由基反应和离子型反应的特点
自由基反应
离子型反应
(1) 在气相或非极性溶剂中进 很少在气相进行,溶剂对反
行,溶剂对反应无显著影
应有显著影响

(2) 反应能被光、高温或容易 光和自由基对反应都无影响。
分解成自由基的物质所促
但被酸或碱所催化

(3) 反应可被某些能与自由基 不受自由基引发剂或抑制剂
常温下分离或检验,直接证明其存在。
§3.2 确定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
确定中间体是否存在和中间体结构的方法: 中间体的确定 中间体的检测 中间体的捕获 可疑中间体的合成
§3.2 确定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
中间体的确定
使反应经过一段短时间后停止,将中间产物分离出来。
• 例如霍夫曼降解反应中,可直接分离和测定两个 中间产物 N-溴代酰胺和异氰酸酯:
中间体的捕获
由于芳炔的高度活泼性,到现在一直没有离 析成功,但用光谱证明了苯炔的存在,也可以 通过活性中间体捕获的方法证实
用二烯的Diels-Alder反应捕获苯炔中间体。
O
+
O
§3.2 确定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
可疑中间体的合成 如果某个中间体可疑,而它又能用别的方法得 到,那么在同样的条件下反应应该得到同样的 产物。
点,可对反应历程的推测提供某些线索和旁证:
例如,1-溴-2,2-二甲基丙烷在乙醇溶液中与乙醇 钠起反应,产物为1-乙氧基-2,2-二甲基丙烷:
§3.2 确定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
同一溴代烷与含50%水的乙醇起反应,得到的产物 为2-甲基-2-丁醇、2-乙氧基-2-甲基丁烷和烯烃:
依产物可见,前一个反应是正常的SN2反应,后一个 反应是通过碳正离子进行的重排反应。
中间体 产物
产物
§3.1 反应机理的类型
按照键的断裂方式分类
• 离子型反应(异裂反应):SN1,SN2,E1,E2
AB
• 自由基反应(均裂反应):
CH3CH CH2 + HBr
A+ + B-
CH3CH2 CH2
• 协同反应(concerted reaction): 通过环状过渡态
H Br
X
X
X
X = O Clasien重排
第3章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第3章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3.1 反应机理的类型 3.2 确定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 3.3 动力学控制与热力学控制 3.4 取代基效应和线性自由能关系 3.5 有机酸碱 3.6 有机反应中的溶剂效应
§3.1 反应机理的类型
• 有机反应根据反应时化学键断裂或形成 的方式,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作用的物质(如氢醌、二苯
影响
胺)所阻止
(4) 反应开始时往往有一个诱 无诱导期代反应不服从 芳环上的取代反应服从定位
定位规律
规律
§3.1 反应机理的类型
根据原料和产物之间的关系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 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 消除反应( Elimination ) • 加成反应(Addition) • 重排反应(Rearrangement) • 氧化还原反应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 • 上述几种反应类型的结合
• 异裂----离子型反应 • 均裂----自由基反应 • 协同反应----周环(或分子)反应,
§3.1 反应机理的类型
三类有机反应主要区别
类 型 中间体
与溶剂关系
离子型反应 正、负离子 极性溶剂有利
自由基反应 自由基
关系小,气相允许
周环反应

关系小,气相允许
离子型和自由基反应: 反应物 周 环 反 应: 反应物
CH3
NH3
NH2
CH3 NH2
§3.2 确定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
中间体的捕获 苯炔历程: Cl NaNH2
NH3
NH2
CH3 Cl - HCl
CH3 H - HCl Cl
CH3 - HCl
CH3
NH3
CH3 NH2
NH3 CH3
NH3
NH3
CH3
NH2 CH3
Cl
NH2
§3.2 确定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
§3.2 确定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
3.催化作用 机理应与催化剂的作用相符。 如:在酸催化下烯烃加水,反应过程与质子的作用 相符,即有正碳离子产生而不会产生负碳离子。
§3.2 确定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
4.同位素标记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C14、O18等可以确定反应过程中原 子的去向。
例1:利用标记的水(H2O18)水解丁二酸甲酯,得到 普通的甲醇和含有O18的丁二酸,证明水解反应是通 过酰氧键断裂进行的。
RCONH2 +NaOBr
RNH2
N-溴代酰胺
异氰酸酯
§3.2 确定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
并可间接推测有一个活性中间体酰基乃春(Nitrenes) 的存在。因此历程可为:
N-溴代酰胺 酰基乃春 异氰酸酯
§3.2 确定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
中间体的检测 反应中间体可用分离中间体、“截留”中间体、 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NMR共 振、电子顺磁共振法等加以鉴定。 三苯甲基正离子利用核磁共振谱证明为螺旋浆结构
§3.2 确定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
再例如,甲烷氯化时往往生成少量乙烷,可作为 自由基历程的一个旁证。
CH3·+CH3·→CH3CH3
§3.2 确定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
2.中间产物的确定






的 中
多步反应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
活 性






较活泼的中间产物较易分离得到和测定; 活泼的活性中间体寿命短、浓度低,一般不能在
(Combinations of the Above)
§3.2 确定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
1.产物的鉴别 2.中间体的确定 3.催化作用 4.同位素标记 5.立体化学 6.化学热力学方法 7.化学动力学方法 8.同位素效应
§3.2 确定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
1.产物的鉴别 • 研究所有产物的结构和性质是研究反应历程的起
§3.2 确定有机反应机理的方法
4.同位素标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