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学期课程纲要
•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 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创设教学情境, 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同时 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 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 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继 续学习作好铺垫。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章节 名 称
课时数
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2
第二节 自然环境
2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
2
第二节 东南亚
2
第三节 印度
2
第四节 俄罗斯
2
第八章 第一节 中东
2
第二节 欧洲西部
2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2
第四节 澳大利亚
2
第九章 第一节 美国
2
第二节 巴西
2
第十章
极地地区
2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 评价内容: • 1、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 • 2、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评价 ; • 3、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
行评价; • 4、对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评价。
• 评价形式:
• 1、学生自评:学生自我对照学习本单元以来的变 化,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回答问题的 声音,做作业的质量,上课的表现等等。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
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七年级下册地理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授课教师:程群飞 授课时数:26课时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课程单元章节】
•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 第七章 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 •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 第十章 极地地区
经验和教训。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单元目标: 1、能够说出一个地区对当地或世界影响较大的自然
资源。 2、能够意识到某一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地区或世界中
的影响。 3、学会说明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或其他产业的优势。 4、描述一个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5、能举例说明一个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带来不协
调的问题。 6、概括说明某一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单元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在地图上查找一个国家的领土构成的方法和
技能。 2、学会如何利用资料说明一个国家种族、民族的构成。 3、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及现代经济
的影响。 4、说出农业专业化区域生产的优势,从而培养学生因地制
宜的科学思想和综合考虑各种自然条件的全局观念。 5、概述一个国家的自然、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6、树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单元目标: 1、明确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且能够说出
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指出在两极 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 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 3、感受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增强保护两极 地区环境的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 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 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创造良好的课堂 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 用报刊、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 的血液。
• 2、学生互评:以小组为单位,采取推磨式的方法, 让组与组之间进行互相评价。
• 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作 业完成情况,运用知识的能力,考试成绩等方面 对学生进行评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单元目标: 1、学会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 2、说出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3、说明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经贸联系。 4、例举一个国家人口众多所带来的问题。 5、举例说明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
律。 6、能够说出一个国家在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
【单元课程目标】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单元目标: 1、通过对亚洲的位置的分析描述,使学生学会分
析一个大洲、国家或地区的位置的方法。 2、通过对《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解读,
使学生学会解读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能从图中 读出各种地理要素,并加以归纳分析。 3、通过对亚洲地形和河流分布、流向的关系分析, 树立“各地理要素之间都是相关联的”观点,进 而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