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模过程记录表
位用限位装置接触是否良好。 顶针顶出时是否与行位的动作发生干涉(滑块是否回到位)。 模具是否装有顶针复位装置(机械式)。 模具按快、中、慢各3次开合模,观察行位动作是否顺畅。 行位回位是否正常,与顶针是否发生干涉。
行位动作 8 检查
行位定位是否牢靠。 液压抽芯装置动作顺序先后情况。 行位在空运行中有无拉伤、卡死现象。
走水是否平衡 进胶点位置是否OK 流道直径是否OK 进胶点直径是否OK 唧嘴球径是否 匹配注塑机
检查记过记录
备注 记录数据 记录数据 记录数据 判定 判定 判定 判定 判定 判定 判定 判定 判定 判定 判定 判定 判定 提交样板 和流道 判定 判定 判定 判定 判定 判定 判定 判定 判定 判定 判定 判定 判定 判定
2 3
熔料温度 检测 开合模具 状况检查
4
进胶系统 唧嘴长度是否足够? 检查
主浇流道是否有粘前模现象,水口针是否能轻松拉出 分流道是否有粘模现象,尺寸是否合理 热嘴接线盒是否固定 热嘴接气接头是否OK? 接头需在模胚上标注IN/OUT
5
进胶平衡 性测试 顶出系统 检查
依次充满20%、50%、90%的样品各3模,检查产品进胶平衡性(T1试 模),每穴产品重量偏差平均在5%以内为正常情况 顶出动作分各快、中、慢各三次,检查有无异常现象。 平面处顶针(司筒)顶出后,是否会发生松脱或卡死。 斜面顶针或司筒装置,是否加定位销(防止松动或转动)。 顶出系统(顶针或顶块)顶出时是否有异常响声以及振动。 模具分快、中、慢速度各复位三次,观看是否能回到位(复位)。 复位后,斜顶针端面不高于模芯0.1mm或与模芯平齐。
新开模试模以不喷脱模剂为标准,出模是否顺畅,是否有粘模、拉花 、拉断情况等; 产品是否有漏做或多做胶位 9 产品外观 正常试模工艺下,产品是否有毛边,如有毛边现象可打样90%缺胶样 品,如仍有毛边,则表面模具配合不好,不可调节锁模力来解决毛边 检查 问题;如正常现象没有毛边,刻意加大压力15%~20%,如有毛边仍需检 查表面配合和模具是否有变形的可能; 产品外表面是否符合客户要求,是否有明显流纹或气纹等 在同一工艺条件下,打样3PCS,并测量外围数据及重点尺寸数据,并 称重量,记录相关数据 与调机工艺师确认误差及问题,调整工艺 如物料为收缩率较大塑料,需根据实际产品壁厚及大小,按一定比例 调大尺寸 原料使用物料清点并记录数据 11 物料清点 水口料清点并记录数据
判定 判定
提交样板
提交样板 数据及样板 记录数据 提交样板 记录数据 记录数据
10
产品尺寸 检查
审核:
编制:
有限公司
试模过程记录表
序 号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 参考物性表,实际测量温度必须控制在物性表范围内。 1 模具温度 正常打样10啤后,各测量点的实际温度与平均值的差异应小于2℃,如 果平均值的差异超过2℃,则表明模具冷却效果不均,应改善冷却系统 。 炮嘴升到设定值时,先预热测温仪,探入熔料内部测量熔料温度,必 须控制在物性表范围内。 模具分快、中、慢各三次开合,在开合过程中有无异常声响,有无阻 滞现象。 模具开合动作顺畅,有无干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