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考试试题卷练习题行政执法考试试题卷-500练习题1:行政处罚只能( )。
A: 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 B: 由公安机关执行C: 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 D: 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答案: D2:治安行政案件的审级适用( )。
A: 二审终审 B: 一审终审 C: 一审一复核 D: 一审二复核答案: A3:下列行政强制措施当中,( )属于间接执行性强制措施。
A: 查封、扣押 B: 强制收购 C: 限价出售 D: 代执行答案: D4:行政机关向相对方收取公路养路费、港口建设费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 )。
A: 行政处罚 B: 行政征购 C: 行政征收 D: 行政征用答案: C: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即( )。
5A: 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B: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D: 授权的行政行为与委托的行政行为 C: 答案: A6:《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 )的行政主体管辖。
A: 违法行为人住所地 B: 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C: 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 D: 违法行为发生地答案: D7:( )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A: 法律 B: 地方性法规 C: 行政法规 D: 国务院部委规章答案: C8: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
A: 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 B: 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C: 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D: 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答案: B9: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 )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 具体行政行为 B: 抽象行政行为 C: 行政处分行为 D: 民事侵权行为答案: A10:下列组织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
A: 全国人大 B: 各级人民政府 C: 法院 D: 社会团体答案: B11: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 )。
A: 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 B: 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 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答案: C12: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 )。
1A: 政治监督 B: 法律监督C: 对行政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 D: 市场监督答案: D13:吊销违法者的经营许可证是( )。
A: 执行罚 B: 行政处罚 C: 行政处分 D: 行政强制执行答案: B14:对因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起诉,由原告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这种管辖属于( )。
A: 指定管辖 B: 特殊地域管辖 C: 协议管辖 D: 合并管辖答案: B15:在行政复议中,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原因耽误法定期限的,可以在障碍消除后的( )日内提出申请延长期限。
A: 10 B: 15 C: 20 D: 30 答案: A16:在第二审程序中,有权提起上诉的是第一审程序中的( )。
A: 共同诉讼人B: 人民检察院C: 第三人 D: 当事人答案: D17:行政诉讼参加人不包括( )。
A: 原告 B: 被告C: 证人 D: 第三人答案: C18:对妨碍行政诉讼的拘留决定不服可以( )。
A: 起诉 B: 上诉 C: 申请复议D: 申诉答案: D19:原告在行政诉讼中的义务有( )。
A: 举证 B: 履行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C: 监督审判活动 D: 收集证据答案: B20: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的审理的主要监督方式是( )。
A: 提起诉讼 B: 抗诉 C: 参与诉讼 D: 上诉答案: B21: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辖区内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是( )管辖。
A: 级别 B: 地域 C: 指定 D: 移送答案: B:《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22A: 15日 B: 一个月 C: 二个月 D: 三个月答案: D23:下列案件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 )。
A: 人民政府对某工作人员的开除决定 B: 政府关于在某日某时对某条街禁止通行的决定C: 人民政府责令某企业停产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定 D: 某国家机关对其内部某公务员的降职决定答案: C24:下列行为不属于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 )。
A: 收容审查 B: 劳动教养C: 逮捕 D: 行政拘留答案: C25:行政案件的审判权由( )独立行使。
A: 人民法院 B: 审判员C: 合议庭 D: 审判委员会答案: A26: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 )。
2A: 复议判决 B: 复议决定C: 复议裁定 D: 复议仲裁答案: B27:在我国,提出复议申请的法定期限一般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日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 10 B: 15C: D:答案: B28:行政复议不用( )原则。
A: 调解 B: 便民C: 准确 D: 一级复议答案: A29:行政复议是( )的活动。
A: 行政监察 B: 特定行政C: 行政机关 D: 人民法院答案: C30:根据( )规定,因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国家不予赔偿。
A: 《行政法》 B: 《行政诉讼法》 C: 《宪法》 D: 《国家赔偿法》答案: D31:行政责任是基于( )关系而发生的。
A: 行政 B: 行政法律C: 法律 D: 其他答案: B32:行政违法的主体是( )。
A: 行政主体 B: 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 C: 行政相对方 D: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答案: D33: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相对方权利义务决定时,要说明作出决定的事实原因和法律依据,这是行政程序的( )制度。
A: 辩论 B: 通知C: 说明理由 D: 资讯公开: C 答案34:对所有相对方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给相关利害关系人以同等的辩论机会,这体现了行政程序的( )原则。
A: 程序法定原则 B: 相对方参与原则 C: 程序公正原则 D: 效率原则答案: C35:行政裁决的对象是( )。
A: 特定的民事纠纷 B: 特定的行政纠纷 C: 特定的经济纠纷 D: 特定的刑事纠纷答案: A36:行政裁决的机关是( )。
A: 人民法院 B: 人民检察院C: 国家立法机关 D: 法律授权的特定的行政机关答案: D37:( )不属于行政给付的内容。
A: 职务方面的权益 B: 物质方面的权益 C: 与物质有关的权益 D: 救灾扶贫答案: A338:行政给付的对象是( )。
A: 行政系统内部的公务员 B: 行政行为相对方的公民 C: 特定公民 D: 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答案: C39:行政诉讼强制的主体是( )。
A: 行政主体 B: 有权国家机关C: 人民检察院 D: 人民法院答案: D40:( )属于行政处罚简易程序。
A: 立案 B: 调查取证C: 制作当场处罚决定书 D: 制作申辩笔录答案: C41:受行政处分的是( )。
A: 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 B: 作为行政相对方的法人 C: 行政系统内部的公务员 D: 行政系统的国家机关答案: C42:( )不能成为监督行政的主体。
A: 国家机关 B: 社会组织C: 行政主体 D: 公民答案: C43:行政监督的对象是( )。
A: 行政相对方 B: 行政主体C: 国家行政机关 D: 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答案: A44:行政确认的外部表现形式往往以( )等形式出现。
A: 许可证 B: 执照C: 技术鉴定书 D: 律师证答案: C45:许可证一经( ),即获得法律效力。
A: 公证机关公证 B: 行政机关批准 C: 申请人申请 D: 行政机关颁发答案: D: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 )行为。
46A: 认定 B: 批准C: 允许 D: 认可答案: B47:( )不发生财产所有权的转移。
A: 行政征收 B: 行政征用C: 行政没收 D: 行政征购答案: B48: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应予以( )。
A: 宣布无效 B: 撤销C: 废止 D: 变更答案: C49:行政行为撤销的效力可一直追溯到行政行为( )。
A: 被撤销之日 B: 被废止之日C: 被变更之日 D: 作出之日答案: D50:行政立法的主体是( )。
A: 国家机关 B: 国家权力机关4C: 国家行政机关 D: 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答案: C5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机关中,( )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省级人大C: 国务院各部委 D: 国务院答案: D52: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
A: 行政法律关系 B: 社会关系C: 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 D: 行政法律规范答案: C53:制定编制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
A: 规定机构设置 B: 规定机构职责权限C: 规定机构形式 D: 控制编制答案: D54:在下列几种行为中,对( )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 行政处罚 B: 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 C: 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为 D: 行政强制措施答案: C55:原房屋纳税人把房卖给甲,由甲纳税,这种情况属于( )。
A: 行政法律关系客体变更 B: 行政法律关系内容变更 C: 行政法律关系消灭D: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变更答案: D56:依监督检查机构的任务划分,行政监督检查分为专门监督检查和业务监督检查。
其中,( )部门的监督检查属于专门监督检查。
A: 审计部门 B: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C: 物价部门 D: 卫生部门答案: A57:行政执法行为的失效方式之一是( )。
A: 撤销 B: 过时C: 修改 D: 完成答案: A58:行政执法行为必须是( )的真实意思表示。
相对人 B: 行政机关 A:C: 双方当事人 D: 行政机关行政工作人员答案: B59:行政行为是( )的行为,这是行政行为的主体特征。
A: 行政机关 B: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C: 相对人 D: 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答案: A60:行政行为法具有的两种属性之一是( )。
A: 分散性 B: 统一性C: 多样性 D: 程序性答案: D61:行政诉讼中,负举证责任的是( )。
A: 行政机关 B: 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C: 律师 D: 证人答案: A62:行政诉讼中,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A: 某个体摊贩对罚款、吊销营业执照不服 B: 某企业认为某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C: 某国家机关一处长对撤销职务不服 D: 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5答案: C63:行政诉讼一般都由( )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A: 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B: 原告C: 复议机关 D: 原告选择决定答案: A64: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