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案例】:浅谈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引言人力资本概念起源可以追溯到TheodoreSchultandGaryBecker1960年代的工作。
随着新增长理论的出现,为了解释经济增长率差异,人力资本积累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将人力资本作为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一起的解释变量,但是,它的缺陷是将技术变化看作是外生的。
新增长理论将技术看作是内生的,强调人力资本和知识积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人力资本集中于个人的经济行为,尤其是关其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方式。
由于人力资本在创新过程中是一个关键的因子,所以社会思想的开放、有技能的人力资本的吸引就会不断增强。
在国家背景下,区域人力资本越高,就能支持更多的公司,而且从其它区域吸引公司的能力也越强。
Becker认为个人积累的技能和能力等人力资本是收入分配的重要决定性因素,Rauch则认为人力资本平均水平较高的城市,居民工资也相应较高。
CoulombeS考察了加拿大各省之间人力资本指数和人均收入的条件收敛。
AliYoussef等指出,发展中国家会通过提高当地技术和加强人力资本来吸引FDI,较高的人力资本能够吸引更多的FDI,而FDI的流入又给本地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外溢效应,进而促进了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吸引了众多国际学者的关注。
认为中国现在的投资政策是物质投资高于教育投资,城市人力资本投资高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国内学者也围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
近年来,中国经济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同时,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增长的作用不断提高尤其是人力资本因素在加速区域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中国未来几年人口总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劳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如此一来,作为创新主体和新技术应用主体的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将日益凸现。
因此,对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模型构建与分析(一)模型构建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物质资本投入量、人力资本投入量。
为了估计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将考察有效劳动投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和作用,这里将人力资本投入量与劳动力投入量之积作为有效劳动投入的代表量。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给出了人力资本投入与物质资本投入对产量的贡献比例关系生产函数式如下:其中,t Y 为t 年的GDP,t K 为t 年的固定资产投资, t L 为t 年的劳动力数量,t H 为t 年三个层次学校的学生在校人数,α和β为方程的参数。
三个层次的学生在校率分别为:小学学生在校人数(1t H ),中等学校学生在校人数(2t H ),大专及以上学校学生在校人数(3t H )。
这就是说,有三个模型需要估计检验。
估计下列线性模型。
为了消除异方差,对上式两边分别取自然对数后,得到:0123log log log log t t t t t Y a a K a L a H e =++++(1)将方程(1)中的t H 分别用1t H 、2t H 、3t H 代入,可得到相应如下的三个模型:012310123201233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Y a a K a L a H e Y a a K a L a H e Y a a K a L a H e =++++=++++=++++(2) (二)数据来源文章使用的主要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1985~2006年的数据资料(见表1)。
其中:1.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有很多,从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本文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2.物质资本投入量本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表示,包括国有经济固定资产和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的投入;3.人力资本投入量的的测算方法有很多,但我国人力资本投入的测算又是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这与我国统计资料缺乏和统计口径不一致有关,所以测算结果往往各异。
本文利用小学,中学,高等学校(包括大专)在校学生人数来衡量人力资本投入量,劳动力数量用经济活动人口数量代替。
表1单位:亿元、万(人数)·stats·gov·cn上机步骤一、输入数据新建工作文件二、录入数据在命令窗口依次键入以下命令即可:输入数据三、回归分析:输入命令:lslog(y)log(K)log(L)log(H1)clslog(y)log(K)log(L)log(H2)clslog(y)log(K)log(L)log(H3)c 得到如下三个估计结果及有关信息:DependentVariable:LOG(Y)Method:LeastSquaresDate:02/13/11Time:22:00Sample:Includedobservations:22Variable Coefficient t-Statistic Prob.LOG(L)LOG(H1)C AdjustedR-squared02/13/1102/13/11三个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得到以下三个方程:1log 17.060570.705596log 1.460132log 0.505764log t t t t Y K L H =-+++(3)20.99285R =2log 18.44520.56298log 1.74331log 0.50195log t t t t Y K L H =-+++20.99406R =3log 12.896720.66554log 1.53243log 0.03274log t t t t Y K L H =-+++20.99179R =结果分析.小括号内的数值为对应变量的t —检验值,对这3个方程参数进行估计和检验,结果发现:<1>拟合优度检验:三个方程的R=,说明总离差平方和的99%被样本回归直线解释,仅有1%未被解释,因此,样本回归直线对样本点的拟和优度是很好的。
<2>.模型的显着性检验:三个方程的F 值都大于临界值,通过检验。
可以认为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数量以及三个学历层次的学生在校人数三个解释变量对我国的GDP 整体影响显着。
<3>固定资本显着性的检验:无论用哪一指标表示人力资本投资,国内总投资(GDINV)的估计系数均为正,且在5%显着水平上显着,这说明国内总投资对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有积极的影响。
<4>变量显着性检验:方程(3)中用小学生在校人数代表人力资本投资T 值均小于临界值(在5%范围内有意义),说明小学教育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不显着.而在方程4中中学文化层次的2log t H 的系数为正,且在5%显着水平上显着。
参考强敏<<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到小学层次的在校生对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影响显着说明中国的初等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这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的假设一致,中国过去一直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的,而且大部分劳动力都是来自农村的仅具有小学文化的人口。
而通过今年最新数据看出,log 3t H 虽然系数比较大但影响不显着这显示出中国通过大力推进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发展、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效显着.又通过方程(4)说明我国劳动者文化水平、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企业也改变了旧观念,加大技术要素的投入,贯彻科学展观.<5>.在方程(5),用高等教育学生在校率代表人力资本投资。
方程(3)显示,logHt3在5%的显着水平上不显着,这反映出中国的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未能显现。
这说明尽管中国近20年来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在校学生率也在逐年提高,但是由于社会和政治制度等因素,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本来应该发挥的最为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经济增长中未充分发挥。
一方面,中国拥有最为丰富的人才储备;另一方面,众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却未能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6>.方程检验的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国家不仅要重视中等和高等教育,其初等教育更是这个国家人力资本存量增加的基础。
中国尽管表面上实现了9年义务教育,但在许多农村和偏远山区,却是名存实亡;尽管每年教育经费增长幅度加大,但分配到乡村小学的经费却是风毛麟角,中国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基础教育,使3级教育同时增长,平衡发展。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教育的发展十分迅速,尤其中等和高等教育水平提高的速度十分惊人,3个回归方程都显示,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弹性系数十分明显,表明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十分显着的。
这也证明了“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这一结论,反映了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三、结论从中国1985~2006年的GDP、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数、小学生在校人数、中学生在校人数、大专以上学生在校人数个学历层次的学生在校人数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观察和析,研究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长中的作用,证明了人力资本投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中重要因素,从文章的分析中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生产函数计量模型显示,利用在校学生的比例作为人力资本的表征是合适的,这能够反映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生产函数计量模型显示,利用在校学生的比例作为人力资本的表征是合适的,这能够反映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中国的初级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大对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等教育层次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对本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较显着;中国高等教育层次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着,这说明中国的经济增长空间还很大,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经济时代还没到来,因为经济发展是全局的发展而不是局部的发展。
3.文章的实证研究与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假设是一致的。
通过计量分析充分显示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因此今后中国的教育政策应特别注重改善国家的各级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的投资结构,加大教育投入,实现全民教育,为中国经济增长储备更多的人力资本。
同时,使教育即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成为经济发展的真正“发动机”,促使中国经济走上快速、良性的发展道路。
四、政策建议根据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一种生产性投资而且在现代化生产中,人力投资的作用大于物质形态投资的作用。
各国的实践经验也证明,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实绩越佳,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