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确受力分析的方法---很有用哦

正确受力分析的方法---很有用哦

受力分析lE确的受力分析有以下几步:第一步:隔离物体。

隔离物体就是把题目中你分析其受力的那个物体单独画出来,不要管它周围与它相关联的其它物体,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步:在已隔离的物体上ifij和其它已知力。

因高一物理初学时分析的都是地面上的物体,重力是已知力,要把它的作用点画到已隔离物体的中心重力±o另外,物体往往是在重力及其它寸动力的作用下匚了与其它物体间的挤丿乙拉伸以及相对运动等,进而才力产生了弹力和摩擦力,所以必须先分析它们。

第三步:查找接触点和接触面。

就是查找被分析物体与其它物体的接触点和接触面。

弹力和摩擦力是接触力,其他物体对被分析物体的弹力和摩擦力只能通过接触点和接触面来作用,这就是说寻找物体所受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只能在被分析物体跟其他物体相接触的点和面上找,所以要查找接触点和接触面,而且要找全。

每个接触点或面上最多有两个力(一个弹力、一个摩擦力)第四步:分析弹力(拉力、压力、支 持力),在被分析物体与其他物体的接触 点和接触面上,如果有弹性形变(挤压 或拉伸),则该点或面上有弹力,反之则 没有。

在确定弹力存在后,弹力的方向 就比较容易确定了,它总是跟接触面垂 直, 种硬点面接触,就是两个坚硬的物体相接 触时,其中一个物体的一个突出端(点) 顶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如梯子一端 支地,一端靠旬受力物体,弹力的方向,有 :一是两平面重合接触,弹力的 方向跟平面垂直,指孑旨 情况 旬受力物体;而是墙),这时弹力的方向过接触点跟接触面垂直(如梯子靠墙端受的弹力跟墙垂直,靠地端的受的弹力跟地面垂直)。

如果接触面是曲面,弹力的方向和曲面垂直,沿过接触点的曲面法线的方向。

三是软点接触,就是一个柔软的物体通过一个点连接到另一个物体表(如用绳或弹簧拉一物体),这时弹性形变主要发生在柔软物体时弹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和弹簧的轴线,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第五步:分析摩擦力、摩擦力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它们的产生条件是两物体接触处不光滑,除挤压外还要有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趋势,因此分析接触面上有无摩擦力,首先要看接触面是否光滑(这是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其次看有弹力没有(不光滑的有弹力的接触面上才可能有摩擦力)。

然后进行有无摩擦力的判断:接触面上有相对滑动时有fiN,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接触面上没有相对滑动但有相对滑动趋势时有静摩擦力,它的大小和方向总是跟迫使物体产生相对滑动趋势的外力等大反向。

对静摩擦力不好判断的是物体何时具有相对运动趋势及运动趋势方向,比较简单的判断方法还是假设法:设想接触面是光滑的,看这时物体是否还能相对静止,若还能相对静止就是没有运动趋势,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就是此时的相对运动方向,这个接触面上有静摩擦力,方向跟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要注意,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总是随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使物体保持相对静当外力大于或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相对静止破坏,物体开始滑动。

把分析出的所有弹力、摩擦力都隔离体上,就画好了被分析物体的受力图滑动摩擦力,其大小f=。

静摩擦力有最大值丿niflUL ,把受力分析的方法总结起来,我编了几句顺口溜:受力分析不真难,掌握方法是关键。

分析对象先隔离,已知各力画弹力显。

糙面滑动摩擦、欲动未动静摩现。

隔离体上力画全,踏平门槛展笑颜。

望同学们多做一些受力分析题,多做方法自然熟练,熟能生巧。

力的正交分解法把力沿着两个经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叫力的正交分解法,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运用正交分解法的目的是用代数运算公式来解决矢量的运算。

在x轴、y轴分解,则在x轴方向各力的分力分别为F ix、F2x、F3x…,在y轴方向各力的分力分别为F ly、F2y、F3y…。

那么在X轴方向的合力F x = F ix+ F 2x+ F 3x+ …,在y 轴方向的合力F y= F2y+ F3y+ F 3y+…。

合力,设合力与x轴的夹角为e,贝U 在运用正交分解法解题时,关键是如何确定直角坐标系,在静力学中,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Sf。

接触点、面要找全,推压挤压力的正交分解法中,分解的目的是为了求合力,尤其适用于物体受多个力的情况,物体受到F i、F2、F3…,求合力F 时,可把各力沿相互垂直的F v'F x2F y2+ F ytan ——。

为原则;在动,物 体重50N,受到斜向上方向与水平面成 300角的力F 作用,F = 50N ,物体仍然 静止在地面上,如图1所示,求:物体 受到的摩擦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分别是多和竖直方向的分力F y 来代替。

则:IF X F cos30 ,F y F sin30I 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所受合力为零,则在竖直方向有:N Fsin300GN G F sin30少?解析:对F 进行分1的分力和水平向右的分力学中,以加速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 为坐标轴建立工坐标,这样使牛顿第二定 力,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

F 的效果可以由分解的水平方向分力 F x律表达式为:F y0;F xma 例.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 则在水平方向上有:f F COS300解时,首先把F 按 效果分解成竖直向Nf —图1对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f/i/Z7;1:z一*0".WWWWWVA.W?'A 、B 、C 三 者都静止 A c>r zsA大环光滑A~1空中飞行 的足球—®S K ®(A 静止,A 质量大于B 的质量)测验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 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 或不答的得0分。

) 1、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 F 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增大水平力 F ,而物体仍能保持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都不一定增大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支持力一定增大 F ,方向水平向右 F ,方向水平向左 B 上面载着物体A , C 、档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 、档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8、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重力为 G 的物体匀速沿竖直墙壁下滑,如图,若物体与墙壁之间动摩擦 因数为卩,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A 、口 FB 、口 F+GC 、GD I F 2 G 2A 、B 、C D 2、 如图所示,物体 B 的上表面水平, 程中物体A 受力是( ) 只受重力 只受重力和支持力 有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有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 3、 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 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4、 在力的合成中,下列关于两个分力(大小为定值)与它们的合力的关系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 合力一定小于分力; 合力的方向一定与分力的方向相同; 两个分力的夹角在 0° 如图所示,恒力 F 的方向与水平成斜面底部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斜面底部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当它们一起沿固定斜面 C 匀速下滑的过 9、如图所示,F 为其合力, C图中正确的合力矢量图是(F1!F2DF A 、 B 、 C 、D 、 A 、B 、 C、 D 、 A B C D 5、 A 、 cos 6、物体 物体 物体 D 7、 7777777777777 180 °变化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 F 大小与物体重力相等,物体在恒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恒力 角,那么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0、如图所示为四位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作的图示,F i 和F 2是两个弹簧秤同时拉橡皮条时的力的图示, F '是一个弹簧秤单独拉橡皮条时的力的图示, F 是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4/眄JF 和F 2的合力的图示,其中错误的一个图是(.4B 、ctgC 、 cos 1 sinD tg A 、B 、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 A 对物体B 有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B 对物体C 有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桌面对物体A 有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桌面和物体 A 之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a 的斜面上,放一 m 的小球,小球和斜坡及挡板间均无摩擦,当档板绕 有( ) A 、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质量为0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B、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眄二、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1、在“探究力的等效和替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每题5分, 10分)的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O 点,以下操作中错误 的有()A 同一次实验中,O 点位置允许变动。

B 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 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的拉力的大 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节点拉到D 实验中,把橡皮条的节点拉到大小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0点。

0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900不变,以便于算出合力的两根细绳,细绳的一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 地拉像皮条。

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 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 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填入相应的字母)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

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 1、(10分)如图,水平面上有一重为 50N 的物体,受到F 1 = 12N 和F 2= 6N 的水平力作用而保持静止。

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卩=,设水平面对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 摩擦力,求:(1) 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多大(2) 若将F 2撤出后,物体受的摩擦力多大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2、(10分)如图,轻绳0A 一端系在天花板上,与竖直线夹角 37°,轻绳0B 水平,一端系在墙上, 0点处挂一重为40N 的物体.(cos37 ° =, sin37 ° =)(1) 求AO BO 的拉力各为多大(2) 若A0 B0 CC 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 100N,则所吊重物重力最大不能超过多大4、如图所示,拉力 F 作用在重为G 的物体上,使它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若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 因素为卩,当拉力最小时和地面的夹角 0为多大 3、(10分)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7°,物体A 质量为2kg ,与斜面间摩擦因数为,求:(1) A 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多大(2) 若要使A 在斜面上静止,求物体 B 质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sin37 ° =; cos37 ° = ; g=10N/kg 假设F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