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高等教育模式对比分析

中美高等教育模式对比分析

龙源期刊网
中美高等教育模式对比分析
作者:梁莎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33期
【摘要】通过对比中美教育在信息化手段应用普及度、教学方式、教学规模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分析了中美教育差异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的潜在影响,并结合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提出教师应转变观念,学生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以此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等培养。

【关键词】中美教育差异;高职;翻转课堂
2017年1月,笔者到美国南新罕布什尔大学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学习交流,期间参加了语言学习,同时观摩学习了两门专业课程。

美国灵活开放的教育理念、先进的信息化教育模式以及师生互动,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对美国和中国教育存在的差异分析,探寻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信息化手段应用普及度对比
1.美国学校信息化普及度高,信息化教育资源丰富
在美国,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有的信息都可以从学校官网获取,包括作业信息、作业提交、学习资料下载、社团活动、体育馆场地使用信息等,哪怕是遭遇恶劣的雨雪天气学校无法正常上课的通知都可以在官网上第一时间查询到。

同时校园官网也是教师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协调办公的重要手段,因为美国人习惯用发邮件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

笔者在美国学习期间也养成了每天登陆学校官网查看课程信息和接收邮件的习惯,同时可以了解学校各项活动介绍及时间。

笔者在美国进行语言学习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学习教材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听说和读写教程(Q:Skills for Success,Reading and Writing,Listening and Speaking)老师上课的内容主要以教材为主,同时要求学生配合相应的学习网站——IQonline进行学习。

网站上教学资源多样,包括PPT、音频、视频、教学互动考核试题等。

学生可以通过课下时间进行预习和复习,老师可以通过平台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会结合学习网站上的相关学习资源进行课堂授课和互动学习。

丰富的教学资源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许多便利,帮助学生拓展了课堂以外的学习知识和技能。

2.中国校园信息化普及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育资源需要整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