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货膨胀
经济二班张丹丹
前言:近年来中国物价水平持续上涨,通货膨胀问题的加剧,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和严峻考验已经不容忽视;当前房价、油糖蒜姜等农产品价格的猛升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冲击。
关键词:通货膨胀、物价水平、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自2007年初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走高,通货膨胀压力日趋加大,各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均超过2006年全年的1. 5%,绝大多数月份也超过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3%的目标综观各月份环比或同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2007年中国通货膨胀的趋势明显加快。
2008年,[1]统计显示:今年5月份以来,我国CPI同比涨幅连续回落。
与4月份8.5%的高峰相比,5月份、6月份、7月份的CPI涨幅分别为7.7%、7.1%和6.3%,逐月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落。
本次通货膨胀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当前的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当前的通货膨胀呈现非平衡性特点;居民对于通货膨胀的信念高度不一致等。
二、通货膨胀的表现及成因:
表现: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
实例,1921年1月德国一份日报的价格为0.3马克,1922年11月,一份同样的报纸的价格为7000万马克。
经济中所有其他价格都以类似的程度上涨。
成因:
货币数量论: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货币流通速度;由数量方程式MV=PY
P表示物价水平GDP平减指数Y表示产量真是GDP M货币量V货币流通速度
由于货币流通速度一直是较为稳定,所以当中央银行改变货币量时,它就引起了名义产出价值(PY)的同比例变动,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产量(Y)主要是由要素供给和可以得到的生产技术决定的。
即,货币是中性的,所以它并不影响产量,因此当中央银行迅速增加货币供给时,结果就是高通货膨胀率。
三、通货膨胀的成本:
1、皮鞋成本,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时所浪费的资源。
2、菜单成本,改变价格的成本。
3、相对价格变动与资源配置不当。
4、通货膨胀引起的税收扭曲。
5、混乱与不方便。
6、未预期到的货币膨胀的特殊成本:任意的财富再分配。
四、通货膨胀的影响
1、通货膨胀对GDP的影响
物价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上升降低了货币的真实价值,并使消费者变穷,这又减少了消费者支出以及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物价水平与投资:利率水平,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上升提高了利率,抑制了投资支出,并降低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物价水平与净出口:汇率效应,通货膨胀本国物价水平上升并引起本国利率上升时,本国货币的真实价值就会上升,而且这种升值减少了本国的净出口以及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由Y=C+I+G+NX得,通货膨胀,即物价水平上升影响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进而影响GDP。
2、通货膨胀影响财富再分配
物价水平的波动会引起财富的再分配。
通货膨胀会产生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的财富再分配,是因为借款者在偿还借款时,通常是按照借款本金的名义额来计算的。
3、通货膨胀影响收入再分配
物价水平的波动会产生收入再分配效应。
如果工资上涨率赶不上物价上涨率,通货膨胀会使工资收入者的实际收入下降,进而会降低工资收入者的实际生活水平。
4、物价波动于资源配置效率
物价水平的频繁波动会使人们的选择更为困难,从而会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
在通货膨胀时期,有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就上涨得多些,而另外一些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涨得少些,因此,相对价格就因通货膨胀而发生了改变。
如果物价水平的频繁波动扭曲了相对价格体系,那么就会相应的扭曲社会资源的配置。
5、通货膨胀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物价水平的剧烈波动还会对金融体系带来冲击。
在通货膨胀时期,各种资产尤其是房地产的价格上涨,从而企业的净值不断增加。
这时,银行等贷款者发放贷款的道德风险和你向选择降低了,因而贷款会大量增加。
6、通货膨胀对总供给的影响
通货膨胀影响预期物价水平上升,预期物价水平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并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7、通货膨胀短期的影响
由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五、如何应对通货膨胀
国家方面:第一,明确中央银行反对通货膨胀的决心与态度,例如明确宣布货币供应与信贷投放的目标甚至是指标;第二,应当宣布目标如何达成;第三,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第四,在实践中寻找最佳沟通策略;第五,央行应该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以应对通货膨胀,可以采取提高基准利率,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来抑制经济过热,同时还可以采取公开市场操作业务来回笼货币,例如买卖有价证券,发行央票等。
个人方面:第一,尽量多持有资产,比持有现金更为合算;第二,并非所有资产都会有超过通货膨胀的升值幅度;第三,持有多种资产。
参考文献:《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宏观经济学分册N.格里高利.曼昆;《金融学原理》彭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