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层模板工程技术交底样本

标准层模板工程技术交底样本

2、 板模采用18厚木胶合板, 梁底模和侧模采用18厚木胶合板。
3、 板模下沿板短向设置横枋( 采用50×100枋) , 厚板横枋间距300。
4、 板模横枋下沿板长向设置纵向支撑杆, 采用φ48钢管( 3.2厚, 每道两根) 。纵向支撑杆必须用顶托与支撑立杆顶牢, 板模底部与支撑体系最上端横杆间距不得超过750, 支撑立杆高出横向联系杆不得超过500。
跨度>8,≥100%
悬臂构件: ≥100%后方可拆模。
已拆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 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
模板拆除应由栋号长填写拆除许可令, 报技术负责人审批后, 方可拆除。
2、 悬挑板板模拆除时, 先用钢管对上飘板回顶, 再拆除梁侧模。
六、 安全、 文明施工
1、 当支拆模板及其它工种进行上下主体进行交叉作业时, 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操作, 下层作业得设置, 必须处于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半径之外。不符合上述条件时, 应设置安全防护层。
L型剪力墙
3、 梁板模
4、 悬挑板模
悬挑板板模
五、 模板的拆除
1、墙、 柱体拆模时, 常温度混凝土强度大于1MPa, 保证拆模时不粘模、 不掉角、 不裂缝。梁板底模拆除时应达到以下设计强度等级的百分率时, 方能拆模:
板:跨度≤2m,≥50%
跨度>2, ≤8m,≥75%
跨度>8,≥100%
梁:跨度≤8m,≥75%
2、 模板、 脚手架在拆除时, 下方不应有其它操作人员。
3、 高处作业人员携带的工具、 物品、 均因放置工具箱内, 严禁随处乱放。
4、 模板的装拆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装拆模板时, 上下应有人接应。模板应随拆随运, 不得堆放在脚手架上, 严禁抛掷踩撞, 若中途停歇, 必须把活动部件固定牢靠。
专业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人:
标准层模板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卡
GD2301003□□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商业、 办公楼工程2幢( 自编18号楼)
分部工程
主体工程
交底部位
标准层模板工程
日期
8月10日








柱脚处理:弹线后采用焊接钢筋头定位。
2、 墙 模
1) 内墙模
内墙模板的支设采用18厚木胶合板, 50*100木枋双面刨光, 背枋间距250mm, 横楞采用钢管, 间距按小于或等于450布置, 离地一道按200设置,对拉螺杆用PVC管穿设,间距450*450布置。在地下室外墙两侧垫一块5cm*5cm的木垫片, 待砼浇筑完成后取出用防水砂浆填补。模板四角用双面胶粘贴。墙脚用高标号早强砂浆封闭, 以防漏浆烂根。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商业、 办公楼工程2幢( 自编18号楼)分部工程 Nhomakorabea主体工程
交底部位
标准层模板工程
日期
8月10日




四、 柱、 墙、 梁板加固方案
1、 柱 模
方柱模采用18厚的木胶合板, 面板后背竖向通长50×100@250木枋, 背枋两面刨光。横楞采用钢管, 加Φ14加工成型的螺杆, 间距为450mm, 在柱宽大于600mm时在柱中每隔450加设一道对拉螺杆。如下图示:
板底支撑: 立杆纵横间距采用1.20m×1.20m。
梁底支撑: 立杆纵横间距采用1.20m×1.20m。
梁截面大于0.35㎡时, 梁底支撑: 立杆纵横间距采用1.20m×0.60m。梁底采用附加立杆加强。
二、 模板支撑体系搭设要求
1、 考虑的荷载主要为浇筑的混凝土( 含钢筋) 自重、 必要的浇筑设备及人员重量及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不得在模板上集中堆放超过250kg/每平米以上的材料和设备。
标准层模板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卡
GD2301003□□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商业、 办公楼工程2幢( 自编18号楼)
分部工程
主体工程
交底部位
标准层模板工程
日期
8月10日




一、 支撑体系
支撑体系采用满堂红脚手架型式, 立杆纵横间距采用1.20m×1.20m进行布置。
水平杆采用1.5m一道, 扫地杆离地20cm双向布置( 安全通道处只设单向扫地杆) 。
5、 可调顶托外伸长度不得大于200 mm, 离梁底的第一道水平杆距梁底不得大于300 mm。
三、 模板支撑
梁板支模前, 先在梁底部搭设满堂红脚手架, 在梁两侧设两根脚手杆, 以便固定梁侧模, 当梁截面大于0.35㎡时, 设附加立杆( 1-2根) 。
标准层模板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卡
GD23010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