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克洛夫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克洛夫
二、效率工资
阿克洛夫也对劳动市场也有独到的研究, 阿克洛夫也对劳动市场也有独到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效率工资理 论上,其观点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成本, 论上,其观点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成本,厂商们愿意使工 资水平维持在高于市场出清的水平上,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资水平维持在高于市场出清的水平上,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一高水 平的工资就是效率工资。厂商之所以会这么做, 平的工资就是效率工资。厂商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他们相信效率 是工资的增函数,是随工资的增加而提高的。阿克洛夫从两个方面考 是工资的增函数,是随工资的增加而提高的。 察了效率工资的合理性。首先, 察了效率工资的合理性。首先,雇主和求职者关于求职者信息的不对 称决定了效率工资的必要性,如同产品市场一样, 称决定了效率工资的必要性,如同产品市场一样,在劳务市场中也存 在信息不对称,而雇佣员工之前,厂商只知道, 在信息不对称,而雇佣员工之前,厂商只知道,不同求职者能力是不 同的,但不知道谁的能力强谁的能力弱,而求职者自己当然很清楚。 同的,但不知道谁的能力强谁的能力弱,而求职者自己当然很清楚。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能通过高工资来挑选高素质的员工,从而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能通过高工资来挑选高素质的员工, 整体劳动效率。 这是因为,高素质的员工会要求高水平的报酬, 整体劳动效率。 这是因为,高素质的员工会要求高水平的报酬,如果 工资定得偏低,则高素质的潜在员工会退出求职的队伍。因此, 工资定得偏低,则高素质的潜在员工会退出求职的队伍。因此,工资 定得高一些, 定得高一些,虽然在吸引高素质求治者的同时也会吸引低素质的求职 但是厂商可以从中进行筛选,例如通过求职者利用学历、着装、 者,但是厂商可以从中进行筛选,例如通过求职者利用学历、着装、
学位
1962年 1962年 耶鲁大学文学学士 1966年 1966年 麻省理工学院哲学博 直系亲属: 直系亲属: 配偶:珍妮特·耶伦( 配偶:珍妮特·耶伦(Janet L.Yellen) L.Yel8-1980年 伦敦经济 学院卡塞尔讲座教授 1994年 1994年 布鲁金斯研究 会高级研究员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乔治·阿克洛夫 乔治 阿克洛夫 ZxÉÜzx TAT~xÜÄÉy
个人档案
全名:乔治 阿瑟 阿瑟.阿克洛 全名:乔治·阿瑟 阿克洛 夫(George A.Akerlof) ) 出生: 出生:1940年美国康涅 年美国康涅 狄格州纽黑文 国籍:美国 国籍: 获奖时间: 获奖时间:2001年10月 年 月 10日,与迈克尔·斯彭斯、 日 与迈克尔 斯彭斯、 斯彭斯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分享 约瑟夫 斯蒂格利茨分享 获奖成就: 获奖成就:对不对称信 息市场作出了贡献
过程只是一个逻辑推演过程,而不会真实发生。也就是说, 过程只是一个逻辑推演过程,而不会真实发生。也就是说,低损坏 程度的旧车一开始就不会在旧车市场上出现, 程度的旧车一开始就不会在旧车市场上出现,于是我们看到了格雷申定 律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另一个版本。 律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另一个版本。上述过程正是我们现在熟知的逆 向选择过程,阿克洛夫用通俗, 向选择过程,阿克洛夫用通俗,常见的例子说明了具有深奥理论意义的 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 要指出的是,其实新车也存在着类似信息问题, 要指出的是,其实新车也存在着类似信息问题,只不过旧车更明显 而已,不仅仅是车,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信息问题, 而已,不仅仅是车,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信息问题,阿克 洛夫要分析的是所有存在信息不对称的交易情况。而且,必须指出, 洛夫要分析的是所有存在信息不对称的交易情况。而且,必须指出,他 就不对称信息对交易的影响进行了严谨,规范的理论分析。 就不对称信息对交易的影响进行了严谨,规范的理论分析。建立了一班 模型。在模型中,他利用了预期效用函数理论,在他的理论中, 模型。在模型中,他利用了预期效用函数理论,在他的理论中,旧车只 是一个例子,用来代表所有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以解释模型, 是一个例子,用来代表所有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以解释模型,这里的 原理就是“柠檬原理” 或称次品原理, 原理就是“柠檬原理”、或称次品原理,它实际上解释了我们所熟知的 逆向选择。阿克洛夫还提出了许多符合柠檬原理的例子,比如, 逆向选择。阿克洛夫还提出了许多符合柠檬原理的例子,比如,在保险 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65岁以上的人难以买到医疗保险 岁以上的人难以买到医疗保险, 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65岁以上的人难以买到医疗保险,即使提高 保费也是如此,在就业市场上, 保费也是如此,在就业市场上,有些工种的雇主不太情愿雇佣少数民族
这并不是因为种族歧视,而只是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 这并不是因为种族歧视,而只是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因此种族可以 显示出受教育的程度, 显示出受教育的程度,这种脍炙人口的内容在几乎所有的现代微观经济 学教科书中都能找到,由此可见阿克洛夫理论的影响。 学教科书中都能找到,由此可见阿克洛夫理论的影响。 另一方面,阿克洛夫也分析了解决不对称信息的一些机制,例如, 另一方面,阿克洛夫也分析了解决不对称信息的一些机制,例如, 一些商品通过长期的努力建立品牌让消费者认同, 一些商品通过长期的努力建立品牌让消费者认同,或者是一些商家通过 设立连锁店建立信誉,或者是在交易中提供担保。但是, 设立连锁店建立信誉,或者是在交易中提供担保。但是,上述种种解决 方案都表明,市场竞争是不完全的。 方案都表明,市场竞争是不完全的。不仅仅是如上所述出现一些市场消 失的现象,也有可能出现均衡得不到实现的结果,上述过程表明, 失的现象,也有可能出现均衡得不到实现的结果,上述过程表明,旧车 的平均质量是随着价格的下降而下降,所以购车者会通过价格的变动对 的平均质量是随着价格的下降而下降, 产品的质量进行推断。他会推断,若产品的价格低, 产品的质量进行推断。他会推断,若产品的价格低,它们质量低的可能 性就大,因为购车者更关心的是车辆的质量价格比,并且会推断, 性就大,因为购车者更关心的是车辆的质量价格比,并且会推断,当价 格降低时,很可能质量价格比也在降低,所以, 格降低时,很可能质量价格比也在降低,所以,购车者在价格降低时可 能反而会减少需求数量,这就与传统的需求定理相悖,于是, 能反而会减少需求数量,这就与传统的需求定理相悖,于是,旧车的供 给和需求都有可能和价格同方向变化,这也就意味着,市场可能不会出 给和需求都有可能和价格同方向变化,这也就意味着, 例如,出现供过于求时,如果降低价格, 清。例如,出现供过于求时,如果降低价格,则低损坏程度旧车退出市 供给减少, 场,供给减少,而消费者则可能推断市场上剩下的旧车质量比价格下降
公职与荣誉
1985年 美国艺术与科 年 学研究院院士 1990年 美国经济学联 年 合会理查德·伊利讲师 合会理查德 伊利讲师 1995年 美国经济学联 年 合会副会长
学术贡献提要
乔治·阿克洛夫是凯恩斯主义的主要代表, 乔治 阿克洛夫是凯恩斯主义的主要代表,也是当 阿克洛夫是凯恩斯主义的主要代表 代主流经济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代主流经济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在次品市场模型 中对信息不对称现象及其结果的分析已经成为现代微 观经济学的经典理论,被广泛地用来讨论市场失灵。 观经济学的经典理论,被广泛地用来讨论市场失灵。 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分析,对市场失灵结论的论证, 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分析,对市场失灵结论的论证, 动摇了新古典主义的理论基础。同样, 动摇了新古典主义的理论基础。同样,他对效率工资 理论研究的参与, 理论研究的参与,以及对近似理性的分析也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在几乎所有的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我们 远的影响。在几乎所有的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 都可以看到阿克洛夫的几种经典分析。 都可以看到阿克洛夫的几种经典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与柠檬原理
1970年 阿克洛夫发表了著名的《柠檬市场: 1970年,阿克洛夫发表了著名的《柠檬市场:质量不 确定性和市场机制》一文,提出了旧车市场模型(在美国, 确定性和市场机制》一文,提出了旧车市场模型(在美国, 旧车被叫做“柠檬”),说明了信息不对称的后果 说明了信息不对称的后果: 旧车被叫做“柠檬”),说明了信息不对称的后果:通过 逆向选择导致一些市场消失, 逆向选择导致一些市场消失,以至于市场经济不再是充分 有较的。 有较的。这一理论成为微观经济学关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分 析的经典理论,为他奠定了广泛的学术声誉。 析的经典理论,为他奠定了广泛的学术声誉。 我们知道,在很多交易活动中, 我们知道,在很多交易活动中,交易的双方对所交易 的对象拥有的信息是不一样的, 的对象拥有的信息是不一样的,一方拥有的信息往往多于 另一方,这样就会对交易造成困难, 另一方,这样就会对交易造成困难,阿克洛夫以旧车为例 对此作出了经典的分析,在旧车市场上,旧车是不同质的, 对此作出了经典的分析,在旧车市场上,旧车是不同质的, 不同的旧车在折旧程度上不一样,从而性能、 不同的旧车在折旧程度上不一样,从而性能、损坏程度也 不同, 不同,其价值自然也不同
通信地址 Professor George.Akerlof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549 Evans Hall #388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Berkeley ,California 947203880 E-mail:gakerlof@
这表明,他实际购得的车可能价格高于价值, 这表明,他实际购得的车可能价格高于价值,也可能 低于价值,他要冒一定的风险,如果,在旧车市场上, 低于价值,他要冒一定的风险,如果,在旧车市场上,不 管车辆的内在价值如何,其售价只能是相同的。因此, 管车辆的内在价值如何,其售价只能是相同的。因此,低 损坏程度的旧车价格将低于内在价值, 损坏程度的旧车价格将低于内在价值,而高损坏程度旧车 的价格高于内在价值。 的价格高于内在价值。 但是, 但是,低损坏程度的旧车因为所能实现的价格一定低 于价值,就会退出市场,很明显,既然购车者是理性的, 于价值,就会退出市场,很明显,既然购车者是理性的, 他就能够思考到这个结果,于是会进一步调整自己的预期。 他就能够思考到这个结果,于是会进一步调整自己的预期。 压低价格,相应地, 压低价格,相应地,旧车市场中剩下的低损坏程度旧车再 一次退出市场。这一过程不断进行, 一次退出市场。这一过程不断进行,最后只剩下最高损坏 程度的旧车,所有稍好一些的旧车从市场上消失。事实上, 程度的旧车,所有稍好一些的旧车从市场上消失。事实上, 购车者虽然不能确知有关新车的信息,但是, 购车者虽然不能确知有关新车的信息,但是,他仍然是理 性的, 这表明, 性的,能够判断出上述过程和结果,这表明,上述